机器人伺服驱动.
《机器人学》
ROBOT COMING
任课老师:蒋志宏、李辉
机电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所 2014年-2015年
《机器人学》
第五章:机器人伺服驱动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5.2 伺服驱动控制
5.2.1 5.2.2 5.2.3 5.2.4 伺服电机运动与驱动控制原理 伺服驱动电路设计 伺服驱动多环路控制器设计 伺服驱动系统测试与指标
20世纪90年代是伺服驱动技术实现全数字解)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3、伺服驱动器种类
电机伺服驱动器(交直流伺服电机:直流电
机、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直接驱
动电机,还有步进电机等。)
液压伺服驱动器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2、伺服驱动简介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机 械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20世纪最后10年间,微处理器(特别是DS础。 20世纪80年代是交流伺服技术取代直流伺服技术;
调节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方法:
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减弱励磁磁通;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 ,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的方式为最好。改变电阻只 能实现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但 调速范围不大,往往只是配合调压方案,在基速 ( 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弱磁升速。因此,自动 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变压调速为主。
5.2 伺服驱动控制
数字电路产生PWM原理
数字电路产生PWM信号的原理与模拟电路一样,不同的 是,数字电路产生PWM信号是通过寄存器的设置来实现的。 数字电路产生PWM信号的原理如图所示。
Period Register Set Ts Ts Value of Timer Register PWM Signal
5.2 伺服驱动控制 模拟电路PWM发生步骤
第一步:通过电阻R和电容C设定开关周期Ts(开关频率f =1/Ts); 第二步:通过振荡器产生载波,即图中锯齿波/三角波; 第三步:根据需要产生一个控制信号即调制波,然后, 载波和调制波的值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
第四步:比较器比较的结果产生PWM信号。
*
*
*
Value of Compare Register
、信息及智能技术等等。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5、伺服驱动控制拓扑
Pos_Ref + Spd_Ref PID + T_Ref PID +
Pos_Fb
Spd_Fb
T_Fb
PID
PWM
H桥
电流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MOTOR
1/N
N-减速器比
伺服电机多环路控制拓扑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6、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原理
模拟电路产生PWM原理
数字电路产生PWM原理
5.2 伺服驱动控制
模拟电路产生PWM原理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 没有限制。模拟电路产生PWM信号的一般原理如图所示。
Ts Vs
载波
比较器 PWM信号
oscillator
Vc
调制波
Vs Vc
R
C
图 模拟电路产生PWM信号原理示意图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8、直流电机位置伺服控制原理
1 m (s) K bTa Tm 1 1 1 U a (s) ns 2 s s Ta Ta Tm
*
+
PID
* +
I*
+ PID H桥
PID
I
5.2 伺服驱动控制
脉宽调制(PWM)技术
内容:
脉宽调制(PWM)定义及PWM信号发生原理; 占空比的含义。
Ud
Rd
Ld
Ue
电流磁效应可知, 通电导体周围会产 生磁场,从而使得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 受到安培力作用。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6、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原理
为了使得通电线圈能够连续运转,当线圈越过 平衡位置后及时改变对线圈供电电流的方向,那 么线圈就能连续转动起来。换向器和电刷的目的 就是改变线圈的供电电流方向。这样线圈就能连 续在磁场中运转。
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对开关器件 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 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 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电路输出电
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5.2 伺服驱动控制
2、PWM信号发生原理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1、伺服驱动定义
伺服驱动器在机器人中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 肌肉:如果把连杆和关节想象为机器人的骨 骼,那么伺服驱动器就起到人体肌肉作用。 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伺服控制 器/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 制器,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定位系统。一般通 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 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
要求:
掌握PWM的发生原理,理解占空比的含义。
5.2 伺服驱动控制
1、脉宽调制(PWM)技术介绍
脉宽调制( PWM:Pulse-Width Modulation)是利用一种数字
信号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 在功率控制与变换、测量和通信等领域中;
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7、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原理
直流电动机转速和其他参量之间的稳态关系:
U-IR n= KeΦ
n-转速 (r/min); U-电枢电压 (V); I-电枢电流 (A); R-电枢回路总电阻 (欧姆); -励磁磁通 (Wb); Ke-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7、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原理
气动伺服驱动器
记忆金属伺服驱动器
压电陶瓷伺服驱动器(致伸缩驱动器)
5.1 伺服驱动控制原则和方法 4、伺服驱动系统组成
控制 指令 DSP PWM PWM 多环路控制器 驱动 功率放大 执行机构 电机 传 动 机 构
输出
检测 电流 转速
ENC 位置
涉及学科:电路原理、模电数电、电力电子、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