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第4章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第4章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5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直 角 坐 标 型 圆 柱 坐 标 型
6
球 坐 标 型
关 节 型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1)直线驱动方式
实现方式:直接由气缸或液压缸和活塞产生,也可用滚珠丝 杠螺母、齿轮齿条等。
7
机电工程学院
16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谐波齿轮 传动比:
如果刚轮1不动 如果柔轮6静止
Z 7− Z 2 i31 = Z2 Z7 i35 = Z 2− Z 7
1—刚轮;2—刚轮内齿圈;3—输入轴; 4—谐波发生器;5—轴;6—柔轮;7—柔轮齿圈
17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谐波齿轮工作特点:
9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1)直线驱动方式
实现方式:直接由气缸或液压缸和活塞产生,也可用滚珠丝 杠螺母、齿轮齿条等。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10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2)旋转驱动方式
①普通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能够直接产生旋转运动,但是, 输出力矩小、转速高。 也可以采用直线液压缸或直线气缸驱动,此时需要将直线运 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②运动的传递和转换方法:齿轮传动链传动、同步带传动、 谐波齿轮传动、绳传动与钢带传动等。 ③旋转驱动的优点:旋转轴强度高、摩擦小、可靠性好。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液压驱动系统的优点
单位面积压力高,体积小,具有大的推力或转矩; 可压缩性小,工作平稳可靠,位置精度高; 力、速度和方向易实现自动控制; 具有防锈性和润滑性能,寿命长。
液压驱动系统的缺点
油液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影响工作性能,高温易燃 烧爆炸; 易泄漏,造价高; 需要相应的供油系统及滤油装置。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第4章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机电工程学院
/
1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1. 机器人驱动方式概述
机器人驱动器——人体的肌肉(臂部及关节——骨骼),带动 机器人自身和负载运动,要求其轻便、经济、精确、灵敏、 可靠及便于维护等。 常见的机器人驱动系统:①电气驱动系统;②液压驱动系 统;③气压驱动系统;④新型驱动器。
【例】梁在负载作用下抗弯曲的刚度;气缸中气体在负载作用下抗 压缩的阻抗;瓶中的酒在木塞作用下抗压缩的阻抗。
②系统刚度越大,使其变形所需的负载越大;相反,系统柔 性越大,则在负载作用下越容易变形。
液压系统刚性很好,没有柔性(液体弹性模量2×109N/m2左右); 气动系统很容易压缩,是柔性的。 刚性系统特点:响应快、精度高。
11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2)旋转驱动方式
齿轮传动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可 以传递运动角位移和角速度,也可以传递力和力矩。 齿轮机构使用中的两个问题: ①齿轮链的引入会改变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减小驱动电机 的响应时间,使伺服系统容易控制; ②在引入齿轮链的同时,由于齿轮间隙误差,会导致机器人 的手臂定位误差增加,且引起伺服系统的不稳定性。
26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
组成:液压源、驱动器、伺服阀、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工作过程:①液压源产生一定的压力,通过伺服阀控制液体的压 力和流量,继而驱动驱动器;②位置指令与位置传感器的差被放大后 得到电气信号,然后被输入给伺服阀中,驱动液压执行器,直至偏差 为零为止;③若传感器信号与位置指令相同,则负载停止运动。
回转式空压机
41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2. 气源装置
通过一个圆柱形的螺杆与两个对称配置的 平面星轮组成啮合副,装在主机壳内。 螺杆的螺槽、主机壳的内壁、星轮的齿面 三者围成的空间构成了压缩机的工作容积。 电机直接带动螺杆轴转动,螺杆再带动星 轮旋转。气体由主机上的吸气口进入螺槽内, 经压缩后再由主机壳上的排气孔排出。 主机壳上还开有喷液孔,将润滑油喷入工 作容积内,起到密封、冷却和润滑的作用。 螺杆螺槽在星轮齿尚未啮入前与吸气腔相 通,处于吸气状态。当螺杆转到一定位置时, 星轮齿将螺槽封闭,此时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结束后,螺杆继续转动,随着星 轮齿沿着螺槽推进,封闭的工作容积逐渐缩小 ,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当工作容积与排气孔 口连通时,压缩过程结束。
27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特点
1)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有反馈连接,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2)系统的主反馈是负反馈,使其向减小偏差的方向移动。 3)系统是一个功率放大装置(即系统的输入信号功率很小,而系 统输出功率可以达到很大),功率放大所需的能量由液压能源提供。
执行元器件 控制元器件 辅助元器件
活塞式空 气压缩机
36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1. 气压驱动回路
(2)工作原理
37
机电工程学院
【例】气压驱动器的控制原理
38 机电工程学院
【例】气压驱动的控制结构
39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2. 气源装置
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40
机电工程学院
气压驱动系统的缺点
要获得较大的出力,其结构要相对增大; 工作平稳性差,速度控制困难,准确的位置控制难; 很难解决除水问题,零件易生锈; 噪声污染。
35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1. 气压驱动回路
(1)四部分组成
气源装置
(1)将空气升压的空气压缩机:按工作原 理分为①容积式 ( 活塞式、叶片式和螺杆式 ) ; ②速度式(离心式、轴流式和混流式等)。 (2)气源净化装置:包括后冷却器、油水 分离器、储气罐、干燥器、过滤器等。
(2)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33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2. 电液伺服系统
(3)液压伺服马达
34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1. 气压驱动回路 气压驱动系统的优点
粘度小,易达到高速; 利用集中站供气,不必添加动力设备; 无污染,安全,可高温作业; 工作压力低,制造要求比液压元件低。
44
机电工程学院
4.3 气压驱动系统 3. 气压驱动器 气缸——分类
有活塞杆 双活塞杆 单活塞 活塞式 汽缸 膜片式 双活塞 平膜式 皮囊 无活塞杆 机械耦合(无杆气缸) 磁性耦合(磁性气缸) 绳索、钢索 单作用 双作用 单作用 双作用
2.传动件的消隙 消隙齿轮
1、2—薄齿轮;3—螺钉
23 机电工程学院
柔性齿轮消隙
24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1.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液压驱动在机器人中应用较早,例如“尤尼梅特”。 液压驱动主要用于中大型机器人和有防爆要求的机器人 (如喷漆机器人)等。
Unimate
25Βιβλιοθήκη 喷漆机器人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1)直线驱动方式
实现方式:直接由气缸或液压缸和活塞产生,也可用滚珠丝 杠螺母、齿轮齿条等。
双螺母滚珠丝杠
数控机床用滚珠丝杠
8
机电工程学院
丝杠螺母传动的手臂升降机构
1—电动机; 2—蜗杆; 3—臂架; 4—丝杠; 5—蜗轮; 6—箱体; 7—花键套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2)旋转驱动方式
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15 机电工程学院
4.1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3. 驱动系统的驱动方式
(2)旋转驱动方式
谐波齿轮传动中,刚轮齿数z1略大于柔轮齿数z2。谐波传动的 齿数差应等于波数或波数的整数倍。目前多用双波和三波传动。
20
机电工程学院
ADEPT机器人——美国Adept Technology公司
ADEPT_cobra800机器人
21
机电工程学院
传动件的定位和消隙 1.传动件的定位 1) 电气开关定位 2) 机械挡块定位 3) 伺服定位
利用机械插销定位的结构 1—节流阀;2—圆盘;3—插销;4—定位油缸
22 机电工程学院
谐波齿轮传动:谐波齿轮行星传动的简称,是一种少齿差行 星齿轮传动。通常由刚性圆柱齿轮1、柔性圆柱齿轮2、波发生器 H和柔性轴承等零部件构成。
柔轮2,其齿数为 z2 ,它相当于行星 轮,可产生较大的 弹性变形。运动由 此输出。 谐波齿轮传动的传 动比与少齿差行星 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公式完全一样。
14
刚轮1,其齿数 为 z1 , 它 相 当 于中心轮。 H为波发生器 ,它相当于行 星轮系中的系 杆,运动由此 输入。
28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2. 电液伺服系统
(1)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液压动力机构组成的反 馈控制系统。
液压油缸
29 机电工程学院
油缸和齿轮齿条手臂机构
30
机电工程学院
4.2 液压驱动系统 2. 电液伺服系统
(2)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喷嘴挡板伺服阀
4.3 气压驱动系统 2. 气源装置
其转子相对于气缸呈偏心式运转, 滑片于转子沟槽中借助离心力被推至 气缸壁,形成压缩室。 高效的喷油系统能够确保压缩机的 冷却及润滑,在滑片沟槽中及气缸壁 上形成油膜,以防止与滑片之间直接 接触。 转子、滑片与气缸之间的压缩室, 随着转子的转动,容积逐渐缩小,空 气因而被压缩。
传动比大 承载能力大 传动精度高 传动平稳基本上无 冲击振动 传动效率较高 结构简单、体积小、 质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