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1、水墨画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
大小、过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
2、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几棵树描绘出
来。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 几种不同季节的树的写生挂图、画树的步骤图。
预习要求 准备好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师生进行简单评价。
2、出示树的写生挂图,通过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形态、种类的树,导入新
课。
3、板书课题:《画树写生》
二、精讲探究
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
错各异,叶子的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
态的树形。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杨柳„„(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
示范,为下一步写生做准备。)
树叶是有大小的,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
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有的树到了冬季,叶
子落尽,树干呈带色彩倾向的灰色。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
觉,树木也表现出季节的特征。
2、绘画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选材构图(画纸横放或竖放,用铅笔定出高宽的位置和比例)。
(2)画出外轮廓(抓住树的伞形和叶子形成的团块结构以及高低左右顾盼
的姿态)。
(3)着色方法:分清整体大明暗关系,大胆用色,灵活用笔,画出大体明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暗,然后点招染细部(局部),最后再画枝干。
形式:
1、铅笔淡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
2、勾线填色。
3、油画棒加水彩。
三、练习展评
1、带领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
2、教师指导,尤其是画树叶时对绿色的使用(例如明部可用浅绿加上柠蒙
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上钴蓝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
树叶的形状)。
四、拓展反思:
展览作业,共同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如树叶绿色不能过
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
11、水墨画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树的自然形态美,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
棵树。
2、用水墨工具表现各种树。
3、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用毛笔作画,概括、简练地画出一棵树。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有关的国画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
教学准备 毛笔、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等、宣纸
预习要求 准备好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展示上节课优秀作品,师生进行简单评价。
2、欣赏课本中的图例,感受国画笔墨的表现力和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树”
的造型美与艺术美。欣赏傅抱石的《大树》及任伯年的《古树》,指出本课
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前课学习用色彩画树,本课学习用毛笔画树,画法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有很大的不同。
二、精讲探究
1、我国传统绘画是用毛笔作画。毛笔画是指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进行
描绘的画,毛笔画塑造的形象以线条为主,并重视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出
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向学生介绍:
毛笔——狼毫、羊毫、兼毫。
墨——中华墨法或书画墨法均可。
宣纸——生宣、熟宣。
用笔方法——中锋、侧锋。技法分勾、皴、擦、点、染
(教师演示)用墨——浓、淡、干、湿、焦(演示)
(在演示时,可以让学生参与)
2、绘画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抓住树的形态,用木炭或铅笔定出树的主要枝干。
(2)从树干到树枝进行勾画(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注意树干的粗细变化。
树干和长树枝用重墨画出,小枝用淡墨画)。
(3)用浓淡来同的墨色表现树叶的疏密、远近。画叶用用点叶或夹叶的方
法,要注意枝干参差错落,有疏有密。用较浓的墨画密处和近处的叶,用
较淡的墨画疏处和远处的叶。
(4)局部可用淡墨渲染,以丰富画面层次。
(5)先用细线勾画枝干、树叶,再上淡墨和色彩。干笔擦出树皮的纹理。
(注意提醒学生试笔,了解用笔、用墨的变化关系和用水的分量。)
三、练习展评
1、根据上一课的画稿为参照创作一幅画。
2、从用笔、用墨方面指出存在问题。
四、反思拓展
收集画家们画树的作品,并袋到学校来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