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第2节
美学的基本形态
(一)自然美 1. 大自然是人类诞生的 摇篮,生活的源泉,栖息 的环境。自然美是非人工 创造的,它们的形态、质 感、线条和颜色的天然感 性特征,激发着人们的美 感。经过人直接加工改造 的自然美形态,也保持着 一定程度的天然美特色。 自然美 (闪电)
2.人体就其基本属性来
说,仍是自然。因为人 体具有遗传学、生物学、 生态学上的特点,这是 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转 移的自然物,达· 芬奇说: “人体是大自然最完美 的造物。”所谓“人的 自然素质”、“天生丽 质”,实际上就是指人 的自然美属性。
第1节 美的基本概念
一、美的产生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
的原理与规律的一门学科,美 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 要程度和它所能满足社会需要 的程度。 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中国猿 人用兽骨做骨器,新石器晚期, 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石器装饰 品,到了陶器时代,人类开始 在陶器上设计颜色和制作纹饰,
意为羊长的肥大为美,另一种是“羊人”为美,说 明美与人有直接关系,这两种解释都与人的劳动有
关,美产生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可见美与人
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而去谈美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
发展的。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
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国未来美学的发展 既要吸收西方美学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同 时又必须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 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
二、美的本质
1. 形象性
2.感染性
3.功利性 4.社会性
1.形象性
美不是抽象的概念,美总
是以一定的具体形态或现 象存在的,人们能强烈地 感觉到它。如泰山的雄 伟 ,《三国演义》中关 羽、诸葛亮、曹操等人物 呼之欲出,关键就在于作 者对人物个性的刻画。
诸葛亮
2.感染性
美的事物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行吟图 南宋 梁楷
清代尤其是清朝后期人们对现
实主义、高尚道德的崇尚已在 美学中逐渐表露出来。这一时 期的艺术风格是用绘画艺术形 式概括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它体现着与作者生活理想相联 系的审美理想,从而对实现反 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起 了不容忽视的推动性作用
汉语中“美”的解释有两种,一为“羊大为美”,
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
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 会萌发美感,常伴有强烈 的情感反应,使人在生理 上产生快感和在精神上感 到舒畅满足。
黄山活本质和规律,
还要有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
美是一种发现,是一种创造。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
与能动的改造世界本质力量的价值,是主观与客观 的统一。
从汉代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出,
表现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事物 的内在精神,而不是光停留 在冷淡地进行外形的摹拟上。 汉代美学成就就在于其艺术 创作重点在发掘题材意义, 注重思想的表现。
东汉说唱俑 灰陶,高66.5厘米。面部表情极其丰富,耸肩曲腿,手持皮鼓, 正在说唱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这是东汉陶塑的杰作。
唐代的美术不仅以风格的独创闻名,而且以宏伟的气魄,丰
富的联想加上写实主义作风和兼容并包的精神,成为对中国 古代美术发展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巨流。
步辇图(唐) 阎立本 《步辇图》是留传下来最早的一幅反映我国各民族人民要求统 一团结愿望的重要画卷。该画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
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古代陶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
了生存,创造出了石斧、 凿等劳动工具,虽然其 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实 用和生存的需要,但也 蕴涵着朴素的美学原理。 到了新石器晚期人类用 野兽的牙齿或骨骼等装 饰自己,这些饰品的出 现,标志着人类创造美 渴望美的审美观念初步 形成。
元谋人牙齿化石(上) 刮削石器工具(下)
美的事物总是包含着一种令人 愉悦、喜爱的东西,它通过美 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 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上受到 陶冶,得到升华。美的感染性 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它既不 是单纯表现在内容上,也不是 单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从内
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圣安娜与圣母子 达.芬奇
3.功利性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艺术作品所给予人的
精神上的陶冶、愉悦和感染作用,就是艺术 美的社会功利性 。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以后, 人类所需要的精神愉悦、休息享受。否认了 美的事物中的潜在功利性就否认了美对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那也就不称其为美。
4.社会性
美的社会性的第一个含义是指美是一种社会
现象,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自然人化”的历史积淀。第二个含义是 指美是一种社会共有的普遍现象和普遍的社 会价值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体现人们 的理想愿望,它不依赖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些 人的主观感受和判断,而依赖于客观的社会 实践。
口腔医学美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美学基础 医学美学基础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口腔软组织美学 口腔医学美学与色彩学 口腔修复工艺美学
休息
第1章
美学基础
本次讲授内容概要
第一节 美的基本概念
(1)美的产生 (2)美的本质
第二节 美的基本形态
(1)自然美 (2)社会美 (3)艺术美 (4)科学美
宋代的美学在其绘画艺术上不光在
技巧上有重要的创造,而且还十分 着重人物的精神境界及思想情绪的 表现,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 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右图为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笔下的《李白行 吟图》,这幅画把李白那种刚刚“月下独 酌”后站立起来,满怀诗情正要吟诵的生 动姿态,勾画得微妙微肖,毫无雕琢造作 的痕迹。
战国时期美学有了划时代
的意义,即在表现美学形 态的美术中,除了表现崇 拜自然、有思想的神话外, 第一次直接反映了现实社 会生活,表现人的社会活 动。

右图为《人物 凤帛画》,是 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 楚墓中出土的。 (最早一副绘画)
根据郭沫若分析:画面一凤一夔作斗争状。凤象征善良,夔象征邪 恶。夔被凤击败。正面的女子正在祈祷善灵的胜利。郭沫若近而以 为,这个女子就是传说中的女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