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美学课件
• 广泛存在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意识中 • 自然美(形式大于内涵) • 社会美(内涵大于形式) • 艺术美 • 科技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5/10
美的本质及美学流派
• 什么是美:柏拉图-美在理念 亚里士多德-美在形式 狄得罗-美在关系 孔子-美在和谐
• 美就是协调
• 美的三要素:完整、和谐、鲜明
6/10
27/10
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
• 口腔医学美学的起源 •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用兽牙制作的女性装饰
物,原始部落的人,从大自然和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将兽牙钻孔 穿绳挂在脖子上,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牙型项链”。 • 古人懂得牙齿在人体美中的重要性,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就有人体美必须牙齿美的记载,当时形容美貌女子“齿如瓠 犀”,就是形容牙齿长的象葫芦子一样方正洁白,排列整齐。 《庄子·盈》篇说:“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贝是古人常用的 装饰品,又是一种货币。以贝喻齿,可见当时人们把牙齿放在一 个很重要的位置。牙齿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年龄的代名词,生命的 象征。“龄”字的造型即起源于齿。《礼记》曰:古者谓年为龄, 年少者称“幼齿”成年称“壮齿”。古代聚会还有按龄入席的习 俗。因此,“齿”字又体现了地位和尊严。
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背景
医学美1学.美研与究的美主学要内容
医学美学的发展史 医学手段的特殊治疗作用 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的美育
医学美学临床特点
14/10
1.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背景
• 医学美学是以医学和美学的原理为指导,运用 医学和美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来揭示医学美和 医学审美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研究、维护、 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和 健康美的新兴学科。
12/10
特殊形式的美:
1、残缺美:断臂维纳斯 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塑 局部的残缺衬托了整体的真实 2、丑与美: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 极处山口白惠的兔牙、面部痣、个性义齿的兴起 3、非对称美:绝对的对称意味着呆板,偶尔出现 的不规则更能使我们体味到对称的妙处
13/10
二、医学美学 基本概念
• 明代的《普济方》、《外 科正宗》等著作中均有一 些治疗损容性皮肤病的方 剂和方法,书中还有驻颜、 美容美发等一些方剂。
• 清代的《医宗金鉴》也记 载了大量的美容方剂,如 玉容膏、水晶膏等。
19/10
•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的传统医学并没有能 够与传统美学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也就没有形 成医学美学体系。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学 美学研究才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理论医学工作者对 医学理论与美学理论结合的问题、医学美学现象、医 学美学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25/10
三、口腔医学 美学基础
口腔医学美学概念及其发展 口腔医学美学形成及研究对
象 容貌美学概论 容貌的美学观及其美学参数
26/10
1.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念及发展
• 概念:口腔医学美学是医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 一门以口腔医学和美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医学方 法来维护和增进口腔颌面健美的一门现代口腔医学领 域中的新兴边缘学科。它常应用正颌、矫正和修复口 腔颌面部外形与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研究口腔医学 美学是为了将美学原理和知识运用到口腔医学领域中 来,以增强广大口腔医学生将美学知识与口腔医学知 识交叉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他 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医学人才,进一步促进口腔医学科 学自身的发展。
31/10
• 19世纪中叶,牙刷在法 国正式生产,不久在全 球推广。20世纪中期出 现了塑料柄尼龙牙刷, 随着科技的发展,牙刷 不断得到改进,许多新 型牙刷相继问世,如: 中国的磨毛牙刷,瑞士 的电动牙刷,法国的音 乐牙刷等。
32/10
• 牙齿的缺失,不仅影响正常咀嚼和发音,也影响了面容美。在古 代,中国人用象牙兽骨雕刻成牙,用铜丝或肠线结扎在真牙上修 复缺牙,这种方法比欧洲早了几个世纪。
复出现 • 韵律:在节奏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韵味和
兴趣
10/10
• 对称:上下、左右、辐射对称,给人以匀 称、整齐、庄严、安稳的审美感受 但缺乏动感和活力,单调感。
•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是“动态的对称” 对称轴两侧的形体不相同,但数量 大体相当,通过虚实、呼应等组合 形式,显示出较对称更大的灵活性 人体两侧基本对称:内脏则呈均衡 状态。
23/10
医学美学有以下几种临床特点:
• 1. 诊断较为容易。
• 2.病人治疗态度积极、合作。
• 3.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心理开通。交谈 中医生询问的技巧至关重要,应以同情、关心、耐心 的语气,必要时可以请心理医生会诊。
• 4.患者的期望值较高,把手术当成一种“再生”,一 种外表和性格的全面改造。
• 古代所用牙签也有金属材料的制作极为精美,既是剔 牙的工具,又是一件稀世的艺术珍品。
30/10
• 我国从宋代开始就注意到茶水漱口,盐水漱口刷牙进行口腔保健 的问题。
• 清代以前,洁牙剂主要以盐为主,再在盐内加些中药装入瓷瓶中 加热炮制,形成一种经消毒而应用的洁牙剂——牙粉。
• 建国后牙膏使用日益增加,已没有人使用牙粉,这也是我国口腔 卫生一大转变
17/10
(1)我国医学美学的发展
• 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 内经》就是运用阴阳平衡动态美 和五行循环动态美为指导原则 编写而成的。
• 东汉医学家华佗将动物中美的 姿态与动作加以利用和编排, 发明了五禽戏,整套功法优雅、 协调,即使人活动筋骨,又给 人以优美、舒畅的感受。
18/10
• 《晋书》中记载了一例成 功的先天性唇裂矫治术, 这是我国首例有文字记载 的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整 形外科手术。
美的范畴
• 崇高 阳刚之美 • 优美 玲珑之美 • 悲剧 痛定之美 • 喜剧 愉悦之美 美是具体的 有载体的
• 一,形式美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1,含义
•
外在的特征 但有一定的条件
• 特征: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辩证统一;具 有直观性、独立性、变异性
8/10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11/10
• 比例: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数量关系 最美的比例:黄金分割 0.618:1。
• 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强化美、突出美。 • 主次:整体与局部,主体与宾体之间的呼应关
系人体美中的容貌美、容貌与眼、鼻、 口的关系。 • 层次:体现其有序性,浙进性,过渡性。 • 前牙:龈缘向切缘,黄→白的过渡。
• “牙刷”一词的出现,在我国始于元末明初 • 1770年英国伦敦皮革匠威廉 ·曼迪斯因煽动骚乱被监禁在新盖特
监狱。一天早晨洗过脸后,他和当时大部分人一样,用一小块布 擦牙,曼迪斯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便想出一个主意,吃肉时留 下一块骨头,在一面钻一些小孔,又向看守要了几根猪鬃,切断 绑成小簇,一头涂上胶,嵌到骨头上的小孔中。据西方书籍记载,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把具有现代雏形的牙刷。
• 色彩:水色:滋润、细腻、柔嫩、光洁、明亮 血色:红润、健康 气色:精神状态、喜悦、自然、自信
• 形体
人体以直线为中轴,与多种曲线组合成多种形体
1、曲线紧贴中轴线向内陷落-干瘪
2、曲线掩盖轴线,向外膨胀-臃肿
3、以直线为主的直线与曲线协调-苗条
4、以直线为主的曲线与直线协调-丰满
• 比例 达芬奇:头=1/8身高,肩宽=1/4身高
28/10
• 公元前1100年,西周时期《礼记》中记载: “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当时就有早起漱口 洁齿的卫生习惯。
• 公元前500年汉代简帛医书《养生方》中有“朝 夕啄齿不龋”等维护牙齿健美的描述。
• 《史记》中记载,龋齿病因是“得之风,食而 不漱”。我们祖先早在2000年前就认识到饭后 不漱口同龋齿有关,不能不说是口腔健美史上 奇异的一页。
口腔医学美学
授课人:王何超
第一PPT模板,
美学基础知识和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课程内容 :
一、美学基础知识: 1.美与美学 2.形式美及其主要法则
二、医学美学基本概念: 1.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背景 2.医学 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医学美学的发展史 4.医学手段的特殊
治疗作用 5.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的美育
• 80年代后期,医学美学理论逐步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十多年来,我国医学美学的学科实践证明,医学美学
理论对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意
义和理论支柱性价值。医学美学研究的初步成果,重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
来展望今后,仍然任重而道远,还应进一步从现代医
学模式转变的高度来认识医学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3/10
美的概念
•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原理与规律, 伴随哲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 无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物质或精神、科学或 技术、现实或艺术,美的现象无所不在、丰富 多彩。
• 原始的美
• 感性的美(生理心理快感、社会快感、审美对 象)
• 理性的美(审美性质、美的本质)
4/10
美的基本形式
•
平伸双臂=身高,乳房平肩胛骨
•
下端
•
巴龙通:身高=7.5头高,肩宽<2头高
• • 声音
髋宽= 1.5头高,膝高=2头高 自然动听,音调适中。
9/10
什么样的形式才美:
• 单纯:各形式因素之间无明显差异 • 齐一:同一形式物体的反复出现
一片绿地、蓝天、但缺少变化,单一 • 节奏:以大体相等的量在等距离的时空中重
的必然性。
20/10
4.医学手段的特殊治疗作用
• 补充
21/10
5.医学生与医务人员的美育
• 补充
22/10
6.医学美学临床特点
• 医学美学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态,以 及医生、患者这两个审美主体心理变化的因素和过程, 使得医学美学专科具备一些自己的特点。熟悉医学美 学的临床特点和患者的求治原因和要求的特殊性,应 当是医学美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