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种常用中药的水试鉴别法

30种常用中药的水试鉴别法

30种常用中药的水试鉴别法
水试是中药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迅速可靠的特点,易于为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所掌握,同时也能为患者辨别所用中药的真伪优劣提供一点帮助。

现结合实践工作,简单介绍如下:
1、牛黄:取少许投入水中,可见吸水变湿而不变形,若迅速膨胀而崩解者则为伪品;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经久不褪色为真品,反之为伪品。

2、红花:花浸入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若有沉淀或有油状物,或水液有甜味则为掺伪品。

3、穿山甲:真品水煮5分钟基本无变化,伪品则变软、变白。

穿山甲珠在热水浸泡10分钟,水色无变化,味淡。

若味咸、涩,水色浑浊,则为增重的掺伪品。


4.蟾酥: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取粉末少许放入水中强烈振摇,产生持久的泡沫,若泡沫不明显或泡沫不持久则大量掺伪。

5.胖大海:热水浸泡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10倍。

伪品园粒萍婆则膨胀慢且小。

6.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见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7、沉香:入水后沉入水或半沉入水,伪品则不沉入水。

8、海金沙:质轻,漂浮于水面上,稍静置并晃动也不下沉。

若有沉淀或水变色混浊则为伪品或掺伪品。

9、蒲黄:放于水中漂浮于水面,水不染色。

若水显混浊有变色,水面部分沉入水底或在漂浮物中可见纤维状物则为掺伪品。

10、青黛:取少许放入水中,漂浮于水面不下沉,水溶液不显蓝色无沉淀,若显色蓝色、有下沉或有沉淀则为伪品或掺伪品。

11、番红花:放入水中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染成橙黄色,无沉淀。

若呈线条状、片状等,水面有油状物,水染成红色、有沉淀则为伪品。

12.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橘红色。

若显现别的颜色同时木块褪色则为其它木块染色的伪品。

13、丁香:入水后,萼管垂直下沉,直立水中,球形花蕾完全浮于水面,整个公丁香并不沉入水底。

若为提取挥发油的干燥品则漂浮于水面。

14、菟丝子:用热水浸泡,表面有粘性。

加热煮沸5-10分钟,则可见白色卷曲状丝状物,形如吐丝。

若质坚,煮沸无变化则为伪品。

15、黄芩:放入冷水中稍振摇,水色无明显变化,若水色立即变黄,则为掺伪品或经染色的伪品。

16、生地、熟地:放入冷水中稍淘洗,水色无明显变化,若水呈稠厚的乌色,水变浑浊,则为掺伪品。

17.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18、血竭:取血竭粉末少许置沸水中,水液不着色。

若水液呈红色或有油状物则为伪品。

水试:加水研靡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静置后不分层。

若为白色混悬液,静置分层则为伪品。

19、琥珀:不溶于水,加热煮沸不溶化不变软。

若加热变软或溶化可能是松香或其它树脂。

20、冰片:放入水中漂浮水面,若大部分沉没则质偏重偏硬,质量较劣。

若溶于水,则为伪品。

21、三棱:质坚实入水下沉,荆三棱质轻入水不沉。

22、小通草:水浸后有粘滑感,而伪品水浸后没有粘滑感。

若加矾增重,则水溶液有咸味。

23、天竺黄:放入水中产生气泡。

天然品加酚酞不显色,而人工合成品显色。

24、金钱草:叶片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或棕色条纹(分泌道),伪品点状(点腺过路黄)或无。

25、海浮石:投入水中浮而不沉,伪品下沉。

26、蛤蟆油:遇水可膨胀10——15倍,伪品膨胀倍数小(一般3—5倍)。

27、金钱白花蛇:用水浸软后观察,蛇头蛇尾齐全,连为一体。

伪品系用大蛇剥皮而成,浸后蛇头可拔出、蛇尾短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