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一、xx市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基本概况xx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邯郸市区的西北部,地处北纬36°30'—37°00',东经113°45'—114°22',东与邯郸县、永年县相连,西与涉县及山西省左权县接壤,南邻磁县、峰峰矿区,北靠沙河市,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土地面积1819.1平方公里,市辖22个乡镇502个村。
(一) 自然资源状况1、地质地貌xx市居太行山隆起与华北沉降带之间的过渡地带,构造比较简单,地层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倾斜,所以地势是西北高,东北低,局部地区由于地质断层使地层复杂化、西北部的阳鄄、庙上、马头店乡分布有太古界、赞皇群的古地层,列江、阳鄄两乡与山西接壤的地带分布有太古生界寒武系地层。
管陶、柳河、只庄、贺近和焦寺乡的北部山区,以及南山沟刘庄、西三乡和冶陶、崔炉两乡的北部,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地层或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的并层。
东部地区从石门—郭二庄—会兰村—高村—下团城—上泉—东孔壁一线以东地区,分布有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地层,其中石炭系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野河安庄的粟山,周庄一带以及康二城以北,清化乡的东部地带。
东南部的鼓山为寒武系地层。
全市除以上所属的中间地带外,包括矿山、寺庄、焦寺、团城、贺赵、百官、石洞、徘徊、阳邑、下白石、磁山、崇义等乡镇,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同时零星分布有燕山期火成岩地层,是全市铁矿的主要产区,面积较大的矿点有矿山铁矿、后山铁矿、磁山铁矿等。
全市广大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内的地质表层,集中分布有第四纪的风成黄土复盖,南河、北河、马会河内是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的河床冲积物,沙、砾、卵石地层分布。
xx市的主要地貌可分为中低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三种类型。
(1) 中低山,占总土地面积的29.7%,可分为①中切割中山、海拔1000-1890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列江、阳鄄、庙上、马店头、活水等乡的北部,岩石主要是,上部为石灰岩、中间夹有紫色页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另外还有零星分布的斑状闪长岩、凝灰岩,局部有洪积物的残留物,水土冲刷严重,这部分占总土地面积15.4%。
②浅切割中低山,海拔高在600-1200米,主要分布在管陶、只庄、柳河、焦寺等乡,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砂岩等,这部分占中低山总土地面积的14.3%。
(2) 低山丘陵,占总土地面积45%,可分为①中切割低山,占总土地面积11%,海拔高度在500—930米,主要分布在南山沟的刘庄、马庄、西蛟三乡和冶陶、崔炉二个乡的南部,岩石为石灰岩,凝灰岩,局部有黄土分布;②浅切割低山,占总土地面积13.9%,海拔高度500—800米,主要分布在石洞、百官、贺赵、矿山、焦寺等乡和伯延片的南鼓山、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也有少量的花岗岩类的闪长岩、片麻岩等,山间有较大面积的黄土分布。
③丘陵、占总土地面积20.1%,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磁山、徘徊、康二城、淑村、野河、下白石、寺庄、土山、邑城、通乐等乡,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砂页岩、泥质页岩、泥质灰岩、花岗岩类等。
另外,还有第四纪以前的古洪积物的分布。
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水土的冲刷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岗丘。
(3) 山间盆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5.3%。
海拔高度在100-200米,主要指的是xx盆地,其中包括城关、宋二庄、骈山、清化、午汲、崇义、团城、赵店、安乐、大同、安庄、伯延、庄晏等乡,除xx盆地较大外,还有局部的小盆地,阳邑盆地、盆地内为大量的第四纪风成黄土复盖,由于侵蚀程度不同,形成分布零散大小不同的黄土台地和切沟。
2、气候水文条件xx市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中干湿季节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日照为2319.2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2%,年太阳总幅射量在4941.8焦兆/米2,详见表1-1、据xx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2.8℃,气温年较差29.5℃,最热月出现在七月,年均气温26.3℃,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份,平均为-3.3℃,极端最高温度为42.5℃,极端最低温度-19.9℃,见表1-1。
表1-1 xx市光能情况统计表≥0℃的积温4869.0℃,≥10℃的积温4347.3℃,可以满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
霜冻初日在10月26日终日在4月10日。
无霜期为190-200天,平均1 9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60 mm,50.3%的降水量集中于七、八两个月,春秋两季稀少,易形成春旱,对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年蒸发量为2000.7 mm,干燥度为1.64。
表1-2xx市气温、降雨量、蒸发量情况统计表3、土壤状况据xx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市土壤面积2440859.3亩。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9.29%。
分为棕壤,褐土两个土类。
棕壤性土、淋溶褐土、褐土、石灰性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六个亚类,21个土属73个土种。
棕壤性土面积21720.5亩,占土壤总面积0.89%,褐土面积最大为2419138.8亩,占土壤面积的99.11%。
其中,淋溶褐土34732.7亩,占褐土面积的1.44%,褐土性土面积1179854.1亩,占褐土面积的48.77%,石灰性褐土1198 990.6亩,占褐土面积的49.56%。
潮褐土面积为643.1亩,占褐土面积的0.03%。
成土母质分有残坡积物,黄土状物质,洪冲积物,堆垫型母质四个类型,按土壤质地分,砂质土面积0.353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14%。
砂壤土面积1.2380万亩,占50.51%,壤质土面积107.6196万亩,占44.09%,粘质土面积0.3397万亩。
占0.14%,砾质土面积19.6945万亩,占8.06%。
全市在农地分等定级工作中,按土壤类型面积的大小,有代表性的取耕层土壤样个,经化验结果,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含量大于1.5%以上的共有点占%,含量小于0. 9%的点个,占%。
碱解氮平均含量mg/kg,大于20 mg/kg 的点个,占%小于5 mg /kg 的点个,占%速效钾含量平均为mg/kg,大于150 mg/kg 的点个,占%小于5 mg/kg 的点个,占%,全市呈现出土壤缺砼少钾的状况。
4、土地资源状况经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1819.1平方公里(2728493.8亩),已利用土地14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53.7%。
其中耕地871602.1亩,占总土地面积32.0%。
园地22636.7亩,占总土地面积0.8%。
林地264793.4亩,占总土地面积9.7%。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8429.4亩,占总土地面积7.6%。
交通用地54259.5亩,占总土地面积2.0%。
水域面积151008.4亩占总土地面积5.5%。
未利用土地1155764.3亩,占总土地面积42.4%。
xx市的耕地中有<2°坡度的平地284282.7亩,占耕地面积31.37%。
坡度2°-6°的坡地357225.5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57.43%;6°-15°的坡地及梯田共有622032.6亩,占耕地面积的68.63%。
其中坡地232497.5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37.38%,15°-25°的坡地26 626.2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4.28%;>25°的坡地全部为梯田5673.4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0.91%。
全市人均占有土地3.95亩,人均占有耕地1.39亩,乡村每个劳力负担耕地2. 74亩。
(二) 社会经济概况据统计,1999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01779户,其中乡村户数为179330户,全市总人口690640人,乡村人口623232人,乡村劳动力318539个,199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69亿元。
农业总产值6.3亿元,1999年遇到严重旱灾,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仍取得好收成。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33824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1904亩,粮食总产量达205864吨,亩产205公斤,冬小麦播种面积268420亩,播种亩产273公斤,秋粮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为351797亩,播种亩产217公斤,谷子播种面积230338亩,亩产155公斤,薯类播种面积51005亩,亩产216公斤。
农业在大旱灾年获得丰收,主要是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1999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863171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133台,小型拖拉机897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953台,农用载重汽车4862辆。
农村用电量16137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有机电井1849眼,其中配套机电井160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559000亩,占耕地面积的64.13%。
旱涝保收面积229500亩,占耕地面积26.33%。
全市1999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法计)18993吨,其中氮肥11807吨、磷肥5487吨,钾肥697吨,复合肥1002吨,耕地每亩施化肥21.79公斤,农药施用量273吨。
1999年畜牧生产好于往年,大牲畜存栏6.85万头,猪存栏12.23万头,羊存栏9.95万只,家禽存栏444.92万只,畜牧业产值达2.9882亿元。
林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仅1999年一年造林面积117795亩,其中人工造林58290亩,飞机播种造林59505亩,四旁植树162万株,干鲜果总产31222吨,当年育苗面积1530亩。
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和任务(一)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分布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已基本查清,并通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保持了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的现势性。
关于土地的质量以前虽进行过土地资源评价,但多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不明,特别是耕地质量不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土地等级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等级评定标准,对土地等级进行评定‖。
同时,还规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土地等级每六年调整一次‖。
其目的就在于准确掌握农用土地的质量,特别是不同质量耕地的面积及分布状况,以满足建立和完善农村地籍管理系统的需要;为调整农业结构和搞好土地规划、征收和合理调整土地税(费)、以及征用土地补偿,承包转让,流转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任务农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以及鱼业养殖的水面用地。
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试行)的规定,这次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只对耕地划分等级。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选定的分等定级因素,利用有关图件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分等定级单元界线必须按照实地明显可辩的原则,确定每个单元的空间分布位置和界线;按照―规程―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确定每个单元的等别;量算每个单元的面积,并计算其耕地净面积;以单元为单位,逐级汇总出村、乡、镇各等别的面积,编绘出全市农用土地等别图,编写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