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记录

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记录

填写说明:
1.【工作任务描述】:根据实际按照工作岗位、工艺流程、工作区域或设备设施等进行分级划分,直至分解到具体的操作动作。

2.【任务类型】:分为一般任务T和关键任务R。

关键任务分为常规作业R1;临时作业R2;交叉作业R3;承包商作业R4;无操作规程作业R5;特种作业人员作业R6;办理作业许可作业R7。

表中可直接填写代码。

3.【可能产生的后果描述】:【后果类别】分为四类,财产损失、人员伤害、健康损害、环境污染和声誉影响。

人员伤害按照GB6441细分为【伤害性质】和【伤害方式】。

4.【危害因素描述】:根据产生后果的根源和状态,从危险物质和能量载体、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三方面描述。

每个危害因素为一行。

5.【危害因素分类】: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的要求对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表中应填写分类标准号和分类类别代码。

6.【风险技术分级】:根据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技术分级,分为1不可承受风险、2高风险、3较高风险、4一般风险、5低风险等五个等级。

表中可直接填写代码。

7.【控制措施类别】:控制措施类别分为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培训为管理措施。

8.【风险管理分级】:根据落实防控措施的责任主体进行风险管理分级,分为C、B、A三个等级。

C级为员工独立操作可以防控的风险;B级为必须由基层干部带班进行防控的风险,细分为2小级,B1级为班组长或技术骨干带班防控的风险,B2级为小队干部带班防控的风险;A 级为必须由上级领导干部带班防控的风险,细分为3小级,A1级为必须由矿(大队、车间)领导带班防控的风险,A2级为必须由二级机关部门或领导现场带班防控的风险,A3级为必须由油田公司机关部门或领导现场带班防控的风险。

表中可直接填写代码。

9.【增补措施类别】:增补措施类别分为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