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
简易速记
14、P-齐-R(Δ ↑)-----预激A 15、P-齐-R( Δ ↓ )-----预激B 16、 P-齐-R(T尖)-----高钾 17、 P-齐-R(U)-----低钾 18、 P-齐-R(Q/ST ↑ )-----心梗 19、 P(>100)-齐-R-----窦速 20、 P(<60)-齐-R-----窦缓
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 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界区 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律点就 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
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应诊 断为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first degree A-V block
心电图特征 P-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R≥0.21
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 P-R间期延长超过0.04sec。(P-R间期随年龄心 率而存在明显变化)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
Ⅱ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 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 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 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 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 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 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beat
连发室性早搏 repetitive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a brief episod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henomenon
Ⅰ
Ⅱ
发
作
中
V1 V6
简易速记
7、P-不齐-R(提前、窄)-----房早 8、P-不齐-R(提前、宽)-----室早 9、P-不齐-R(脱漏)-----二度房室传导阻止 10、P-齐-R(P>R)-----三度房室传导阻止 11、P-齐-R(P-R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止 12、 P-齐-R(宽、M)-----完右 13、 P-齐-R(宽、R)-----完左
简易速记
1、无P-不齐-R(窄f)-----房颤 2、无P-不齐-R(宽)-----室颤 3、无P-齐(F)-R(窄)-----房扑 4、无P-齐-R(宽250)-----室扑 5、无P-齐-R(窄160)-----阵发性室上速 6、无P-齐-R(宽160)-----阵发性室速
心电图特征 1. QRS波通常无增宽变形。 2. 心室率为150~240次/min,绝对匀齐。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不一定具有器质性心 脏疾患,但常有反复发作趋势。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VT 心电图特征
1. 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而变形,QRS时限 >0.12S;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
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
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3.0sec
V1
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occasional un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frequent un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in the form of bigeminy)
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 frequent mult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低血钾心电图表现
U波振幅增大,可达0.2 mV以上,超过T波振幅,对 诊断低血钾具有相对特异性;T波低平或倒置;ST 段压低≥ 0.05 mV;QTU间期延长;P波增高。
低钾血症心电图
女,41岁,甲状腺机能亢进,周期性麻痹,A:胸导联T波倒置,U 波增高明显,血钾2.0mmol/l;B:补钾后,血钾4.0mmol/l.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5.0sec
常见异常心电图 诊断
心内电生理检查
(1)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ia
Ⅱ
心电图特征
1.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
(即Ⅱ、Ⅲ、aVF、V5 P波直立,aVR P波倒置);
2. P-R 间期在0.12-0.20sec; 3. 频率40-150次/min;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
高血钾心电图演变
高血钾心电图
高血钾心电图
女性,55岁,慢 性肾盂肾炎,血 钾7.8mmol/l。P 波消失,QRS波群 时限增宽,T波增 宽,V1-V4明显, 心率减慢
高钾血症心电图
患者,男,62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运动耐力不足数周。血钾9.1 mmol/l, 心电图显示心律规则,正弦波形,QRS波群增宽,无明显P波。T波与QRS波 群融合,形成正弦波形(窦室节律)。
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 I型较II型常见。
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 的近端,预后较好;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 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早搏之P波引起的QRS波有时也可增宽变形, 形成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称房性早搏伴室内差 异传导(aberrant conduction)。有早搏之P 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且与其前面的T波相融 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
高血钾心电图演变
血清钾高于8.0 mmol/L 时,心房肌较心室肌 对钾更为敏感,心房肌激动已停止,但窦房 结的起搏功能尚存在,此时的窦性激动经过 结间束达到房室结进入心室。心电图上P 波 已经消失,但窦性QRS 波群仍规则出现,称 为窦室传导节律。
血清钾高于10 mmol/L,心室肌普遍受到抑 制,室内传导异常缓慢,增宽的QRS 波群与 T波融合而呈正弦形。
关,多无临床意义。
窦性静止 sinus arrest
心电图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
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 规则的P-P间隔中P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 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
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心电图特征 I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
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 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其后P -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 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
心电图特征 II型: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恒
2. 常有继发性ST-T波改变;
3. 心室频率为140 -200次/min,基本匀齐;
4. 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 不同部位。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VT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orsiv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缩短,有时尚可继发ST段轻度压低和T波低平。 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
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
窦性心律不齐 sinus arrhythmia
Ⅱ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
期差异大于0.16sec。 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
100次/min;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0.16sec。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Ⅱ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
多见于颅内高压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阻滞剂作用时。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Ⅰ
Ⅱ
Ⅲ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次/min。 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QRS及Q-T时限均相应
电解质紊乱心电图
高血钾心电图演变
血清钾在5.5~6.5 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T 波高耸,QT间期缩短。
血清钾在6.5~7.0 mmol/L时,心电图上表现 为QRS时限延长,呈现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 障碍图形。T 波进一步增高变尖,呈帐篷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