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
心室颤动的处理
• 胺碘酮可在室颤对CPR、除颤、血管升压药 无反应时应用。首次剂量300mg静脉/骨内注 射,可追加一剂150mg。
• 利多卡因可考虑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首 次剂量为1-1.5mg/kg,如果室颤持续存在, 间隔5-10min重复给予0.5-0.75mg/kg静推, 总剂量3mg/kg。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①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P与R无固定 时间关系; 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③心室率慢而规则,其形态和时限取决于阻滞的 部位,部位越低,QRS波群越宽大畸形,频率就 越慢,反之,则相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处理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心率较慢者,可给予异丙肾上
室上速的处理
2.药物治疗: 2.1 维拉帕米和三磷酸腺苷:为多数室上速的
首选药物,前者宜缓慢注射;而后者应原液快速 静脉注射。 2.2 毛花甙丙:对伴有心衰者首选。 2.3 苯肾上腺素和间羟胺:低血压者首选。 2.4 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及β受体阻滞 剂,应注意其副作用
室上速的处理
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大而宽
右房肥大
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左房肥大
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双侧心房扩大
右室肥大 1、V1导联出现正向波,R>S。 2、V1导联的大R波在V2~V6逐渐 变小,V5导联中S > R 。
(右胸至左胸导联逐渐变小)
正常胸导联心电图:
V1、V2导联反映右室面心肌 激动的图形,呈rS型, R/S<1. V3导联反映室间隔心肌激动 的图形, 呈RS型,R/S≈1. V4、V5、V6导联反映左室面 心肌激动的图形,呈Rs、R、 qRs或qR型,R/S >1。 胸导联的R波电压从V1到V5 导联应逐渐增加,S波电压从 V2到V6导联应逐渐减低以至 没有S波。
胺碘酮、利多卡因静注,有效后维持治疗。 2.慢性心脏疾病:除对因治疗外,无症状者可不
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胺碘 酮等治疗。
3.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表现为心房肌不协调地颤动。心 室率多较快。阵发性者多见于无器质性心 脏病患者;持续性者最多见于风湿性二尖 瓣病变,其次见于冠心病患者。其他病因 有高心病、甲亢、肺心病等。房颤发生在 无心脏病变基础者,称孤立性房颤。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无血流动力 学障碍者,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也可 使用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无效时用胺 碘酮或心脏电复律;对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者,首选心脏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引起 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
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二、预防复发: 防治病因、祛除诱因:如纠正心肌缺血。 药物预防: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
3、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
左室肥大
V5导联是面向左心室的,故左心室肥厚 时,增大的除极波必然朝着V5导联移动,结果 就出现V5出现高大的正向波(R波)。
V1面向心房,和V5除极的方向刚好相反, 所以,V1导联必然会出现深深的S波!
具体数字:V5的R波高度+V1的S波深度> 35mm时,就存在左心室肥厚。
房性前期收缩
特征: 1.于Ⅱ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0.12秒 2.P‘后QRS波群多正常 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
特征: 1.提前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其前面有逆行P'波,P'-R 间期<0.12秒 2.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心电图表现: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秒。 QRS波前无相关P波。 ST段、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代偿间歇完全。
P-R间期≥0.21s,固定。 (本图为低钾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 0.26s,心率87次/分,无QRS脱漏。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本图心房率96次/分,心室率80次/分,P-R间期逐 渐延长,每3~4个P波有1个P波后QRS波脱漏,呈3: 2~4:3下传。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P-P整,R-R整,数个P波有1个未下传心室,下传的PR恒定,QRS为室上性。本图2个P波有1个下传(2: 1),下传的P-R 间期固定0.14s,心房率96次/分,心 室率48次/分。
心率 300 150 100 75 60 50
次/分
正常心电图: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是: ①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②PR间期 0.12~0.20秒; ③频率在 60~100次/分; ④ P-P间距固 定,同一导联P-P间距之差< 0.12秒。
正常肢体导联:
一般电轴在正常范围时, I、II、aVF导联QRS主波向 上。aVR导联QRS主波向下。 III导联在II、aVF导联无明 显异常Q波下可呈Qr型,Q 波时限可达0.04s,无明显挫 折。
右心房肥大
左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 1、为P波增宽>0.11s,呈双向/峰型,以在V1导 联上最为显著。
2、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3、补充知识: 该心电图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
尖瓣型P波”。
左心房肥大
小结:
出现双向p波
心房肥大!
特点:P波增宽>0.11s,呈双向型,以在V1导 联上最为显著。
出现双向p波 -- 心房肥大!
右房肥大
特点:assw 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P波的宽度增加, 出现双向P波,并且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
2、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 II、III、aVF导联表现最突出;
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
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3.直流电复律:对有严重心绞痛、低血压、 心衰者,宜早期电复律,对药物治疗无效 者也可使用。此外,食管心房起搏能有效 终止室上速。
6.心室颤动
心电图表现:QRS-T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 等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每分钟200~ 500次。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的处理
治疗围绕连续不断的CPR( 30∶2比例给 予按压和通气)循环(5个循环或2分钟)。 在电击(单向波除颤能量360 J)后应立即 开始继续CPR。电击后不检查心律和脉搏, 5个循环(大约2分钟)后再检查心律。复 苏者应尽量减少因建立高级气道或血管通 路而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二、常见异常心电图
1.心房及心室肥大
肥大:指心肌壁厚度增大超过了正常的厚度。
复习: P波:代表两侧心房的收缩 QRS波:代表两个心室同时的激动 V1在心房、V2对着房室结 V5、V6对着心室
V1导联位于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刚好 在心房上,这样V1的P波变为我们提供了 心房肥大的最好指征。
2、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患不能耐受患者, 应当使用氯吡格雷(玻力维),第一天300mg, 以后75mg/d;或者抵克力得250mg,2/日,共一 周,后改为250mg/d;
3、 静脉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由 于价格昂贵,国内尚不能常规使用;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PCI) 外科搭桥手术(CABG)
4.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T波
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室速频率通常为140~220次/分,心律略
不规则。
偶有夺获心房,或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后二者是室速的可靠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腺素、阿托品或舒喘灵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对心室率太慢者,尤
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应安装临时 或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8.其他:①高血钾
高血钾
9.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特征: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上抬+缺 血型T波
定位:前间壁
V1-V3
前壁 广泛前壁 下壁 高侧壁 正后壁 右心室
钟内追加1次;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2.5~5mg 静注,必要时重复; 保持大便通畅,可以予肠道润滑剂,如20%甘 露醇80ml或适量,必要时重复,但不宜用藩泻 叶; 饮食少量多餐,清淡为主;
B、抗血小板治疗
1、应当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 马上给药(300mg,3D)并持续用药(50-325mg, 常用量100mg 1/日),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 血,呈剂量依赖性。
谢谢!
V1-V4
V1-V5 II、III、AVF I、AVL V7、V8、V9 V3R、V4R、V5R
AMI的诊断
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 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
动态改变。
A、一般处理
吸氧;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建立静脉通路;除颤仪床旁备用; 卧位与活动控制;患者教育; 充分镇痛:硝酸甘油1~2片舌下含服,可3~5分
左心室肥大
总结:
阅读心电图,要想知道是否存在某侧心腔肥厚。 怎么办??
首先,要检查V1中P波是否是双向; 第二,检查V1中的R波及S波,再检
查V5中的R波。
这非常重要,请紧记!
2.期前收缩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起源于窦房结 以外的任何部位。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 前收缩。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可见于正常 人和心脏病患者。病因包括心脏外疾病及各种 原因的心脏病,临床表现有心悸不适。
等可用于预防。 外科手术或射频消融术:对折返引起的室
速有效。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