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pptx
第八章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pptx
核心归纳重难突破
考点一 环境问题 常考角度
[典题1] (2011·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 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 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 些环境问题。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 人为:三过(伐牧垦)、人口、工矿活动
如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分析西南地区的石漠化
(三)、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
CO2 SO2 含氟气体
环境污染对策:
•保护从不同层面: 政府 (立法、执法、国际合作)、 企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个人(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 洋污染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 盐碱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__枯__竭___,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__生__态___破__坏___,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 水污染 _生__活__污__水__、工业废水、农 ___人__体__健__康_____,破坏
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_生__态__环__境___,造成水质恶化
大气 污染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 状态污染物,常见的有 __二__氧__化__硫__、硫化氢、 __一__氧__化__氮__、一氧化碳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 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 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 效应、_臭__氧__层__空__洞__和 __酸__雨___等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土壤 污染
有机污染物、 __重__金__属___、放射性 元素、病原体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 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 能失调、__土__壤__质__量____恶化
• 替代回收: 替代品(如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 回收利用(如煤灰矿渣是建筑材料、二氧化硫回收制取硫酸)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 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2008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基础回顾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自然环境
作用
反作用
物质和能量
人类
废弃物
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 对人类及其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
原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环境污染问题,哪些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简述理由。
1、核电厂排放热废水
2、臭氧层空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全球气候变暖
5、泥石流 6、海啸
环境污染问题:1,2,4。 生态破坏:3。
•易混淆概念: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
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多指自然现象对
环境和人类的破坏和危害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暴雨、雪灾、冰雹、 风灾(台风、飓风)、酷热、寒潮、雷电等;海洋灾 害:风暴潮、海啸、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地震、 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地陷等;生 物灾害:外来物种入侵、虫灾、鼠害等。
第八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高考考试大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掌握人类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典型环境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
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
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达令盆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
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命题探源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 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 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资源枯竭 资源问题对策
完善运输网,区域外输入 开源: 新能源、新材料和替代品
加强资源勘探
提高利用率 节流:
节约意识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如: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1)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__高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 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青__海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 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减__少__污__染_。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 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北方降水少;②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性物质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 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43、(1)偏高 青海
(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3)①北方降水少;②北方扬沙浮尘偏碱性,中和雨中酸 性物质。
(4)①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 使用新能源;②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 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