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出版社第二版)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科学出版社第二版)期末试题及答案
论是( BET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只适用于其中的第Ⅰ种类型的吸附理论是(朗格谬尔单分子
层吸附理论)。
10、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底 )板被吸收,吸收中
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 顶 )板被吸收。
二、选择题(本大题 20 分,每小题 2 分)
1、汽液平衡关系 pyi i xi pi0 的适用条件是( B )。
答:从图看出:实线体系加入萃取剂之后,在高浓度区 P 变化比较大,说明此体系是正偏
差体系;虚线体系加入萃取剂之后,在低浓度区 P 变化比较大,说明此体系是负偏差体系。说 明溶剂对 大的作用较小,对 小的作用较大。因为:当无溶剂存在时,由(1)式知,温度固
定, A12 1 2x1值大,使 值越大,则当有溶剂存在时, A12 1 2x1 值大,(2)式值反而小,
2 2.3120
所以 p 1x1 p10 2 x2 p20 86.279 86659KPa
3分
2、用郭氏法计算简单吸收塔的设计变量(1)固定设计变量数;(2)可调设计变量数;(3) 两者可取的变量;(4)写出吸收塔工艺计算设计型和操作型命题。
解:(1)按郭氏法有:
固定设计变量
1、在 A-B 双压精馏操作中,A 塔的操作压力为 20atm,塔底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 B 塔。B 塔的操作压力 为 10atm,试问:
(1)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2)如果 B 塔的操作压力为 5atm 时,与 10atm 操作情况有何不同? 答:(1)经节流后有气相产生,由于气化要吸收自身的热量,系统温度将降低。 (2)B 塔的操作压力为 5atm 时比操作压力为 10atm 时气化率大,温度下降幅度也大。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 20 分,每空 1 分)
1、分离工程操作中,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分离剂)和(物质分离剂)。
2、拉乌尔定律表达式为( PA =PA0 XA
),其适用条件是( 稀溶液中的溶剂 )。
3、对于二元溶液的范拉尔方程,当 x1 0
四、分析题(本大题 10 分,每小题 5 分)
1、对于二元恒沸精馏,在压力变化明显影响恒沸组成时,常采用变压操作的双塔精馏(双 压分离精馏)。现有甲乙酮(1)- 水(2)物系,在大气压下该物系形成正偏差恒沸物,恒沸 组成为含甲乙酮 65%,而在 0.7MPa 的压力下,恒沸组成含甲乙酮 50%,试分析:利用双压分离 精馏分离含甲乙酮小于 65%的甲乙酮-水物系(画出 T-x-y 及流程图,具体标出每个塔进料、塔 顶、塔底物流)。
由恒沸物的特点有:
ln
1 2
1n
p20 p10
4
2007 —2008 学年第 1、2 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装订 线左侧请不 要答题,请 不要在试卷 上书写与考 试无关的内 容,否则将 按相应管理 规定处理。 院系:化学 化工学院
专业:化工
班级:04-
姓名:
(C)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由相律可知恒沸物在两相平衡时其自由度为“0”
(D)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压等于两饱和蒸汽压之和
4、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组成将( A )。
(A) 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在液相部分互溶的二元系恒温相图中,下列( B )系统的两液相共存区的溶液蒸汽压大于两纯组分的
学号:
由于 ln 1 2
0.59 x22
1.42 x12
1.66 x1x2
故
ln
37.311 82.372
0.58x22
1.42x12
1.66x1x2
x1 x2 1
由上式解得: x1 0.8475
x2 0.1525
4分
由活度系数公式得: 1 1.0475
p 值越小,即溶剂对其作用也越小。
lg
lg
p10 p20
A12 1 2x1 (1)
lg
p
xP
A1' P
A2' P
A1'2 1 2x1
- A12 1 2x1(2)
3
五、简答题(本大题 15 分,每小题 5 分)
3、在某吸收塔中用烃油吸收含 95%乙烷,5%正丁烷(摩尔百分率)的气体,采用的油气比为 1:1,平均操作 温度为 26℃,操作压力为 3 大气压。今要从气体中回收 90%的正丁烷,求所需要的理论板数,并讨论下列情况理 论板数的变化(1)降低操作温度;(2)增加油气比;(3)增加操作压力。
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关系式如下:
2、试分析多组分精馏在最小回流情况下,恒浓区出现的位置(按清晰分割处理,分只有轻非关键组分的物系、 只有重非关键组分的物系两种情况论述)。
答:进料中恒浓区出现的位置与进料中有无非分配组分有关。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只有轻非关键组分的物系:按清晰分割处理,则轻组分为非分配组分,上恒浓区在进料板上,而下恒浓区 出现在提馏段的中间。 (2)只有重非关键组分的物系:按清晰分割处理,则重组分为非分配组分,上恒浓区在精馏段的中间,而下恒 浓区出现在进料板上。
位是 mmHg) 已知:
ln
1
x
2 2
(0.59
1.66 x1 )
ln 2 x12 (1.42 1.66 x2 )
lg
P1 0
6.90328
1163.0 227 t
lg
P20
6.46827
1152.05 231.48 t
解:温度为 55℃,则由饱和蒸汽压公式得 p10 82.372 p20 37.311
2007 —2008 学年第 1、2 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装订 线左侧请不 要答题,请 不要在试卷 上书写与考 试无关的内 容,否则将 按相应管理 规定处理。 院系:化学 化工学院
专业:化工
班级:04-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得分
专业:化工
班级:04-
姓名:
学号:
三、判断题(本大题 14 分,每小题 2 分,对的打√,错的打×)
1、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 ) 2、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与进料中易挥发组分含量无关………………………( √ ) 3、恒沸精馏流程中恒沸剂用量过多,则塔底流出的是恒沸剂和重组分的混合物。……( √ ) 4、如果二元物系有最大正偏差存在,则此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为最高温度恒沸物。……( × ) 5、在萃取精馏操作中,溶剂回收段液相流率小于气相流率。……………………………( √ ) 6、吸收中吸收因子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 √ ) 7、无论 A-B 组成何种物系,若 A 为轻组分,则分离时易挥发组分一定是 A。…………( × )
(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D)是传质过程
8、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 A )。
(A) p10 2 p20 1
(B) p10 1 p20 2
(C) p10 2
p
0 2
1
(D) p10 1
p
0 2
2
9、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C )。
N
E x
:混合气体进料变量数为
C+2Biblioteka 吸收剂进料变量数为 C' 2
压力等级数为 1
所以
N
E x
C
C'
5
(2)可调设计变量
N
E a
:串级单元
1
个,1×1=1
加料板 1 个,1×0=0
所以
N
E a
1
4分
(3)
N
E x
:塔压
1
个,混合气体进料温度
1
个、进料的压力
1
个、流率
1
个、进料中组分
的浓度 C-1 个;吸收剂进料温度、压力、流率、浓度 C′-1 个,共 C′+2 个。
度大致相等,萃取剂将从塔(底或釜)出来。
7、活度系数 1的溶液为(正偏差)溶液,活度系数 1 的溶液为(负偏差)溶液。 8、双组分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 i 应等于( p / pi0 ),最高温度均相恒沸物
判断条件为(
1
P20 P10
1
2
)。
9、单组分气体在固体上吸附时适用于五种类型吸附等温线中的Ⅰ、Ⅱ、Ⅲ种类型的吸附理
(A)正偏差溶液
(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一定
10、用郭氏法分析可知部分气化和绝热闪蒸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A)1,1
(B)1,0
(C)0,1
(D)0,0
B )。
2
2007 —2008 学年第 1、2 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装订 线左侧请不 要答题,请 不要在试卷 上书写与考 试无关的内 容,否则将 按相应管理 规定处理。 院系:化学 化工学院
3、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加入第三组分,形成非理想溶液;都提高相对挥发度; 都应用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相平衡关系式。
不同点:恒沸精馏加入恒沸剂形成恒沸物,沸点低,从塔顶出来; 萃取精馏不形成恒沸物,沸点高,从塔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