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解读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解读
二、这项工作要做什么?
(一)清理政府债务,新老划断。 (二)甄别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三)调查统计在建项目,严控过渡期融资。 (四)统计可偿债财力和可变现资产,做好风险评估。 (五)统计融资平台公司名录,妥善转型。 (六)统计债券置换需求,缓释流动性风险。
三、谁来做?
责任主体,地方政府。
重要手段。
(三)将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后,财政管理人 员将逐步向CFO的角色转变。
谢谢!
12
3
甄别确认
审核汇总
2
债务单位应在2013年政府性债务审计结 果基础上,与债权人共同协商确认2013年7月 -2014年12月债务变化情况,根据合同逐笔核 对债务明细数据。对核对无误的债务数据, 债务单位要根据审计口径确定的地方政府负 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 的债务及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 债务分类填报。在建项目情况及融资平台名 录随同上报。各债务单位对清理核实结果的 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何时做?
2015年1月5日之前,各省级财政部门将清理甄别 结果上报财政部。 2014年12月10日之前,各市财政局将清理甄别结 果报财政厅;12月5日之前,省级部门将清理结果报 省财政厅对口业务处室。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完成本级政府债务甄别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完成本级政府债务清理工作。 省财政厅完成培训和工作部署工作。
牵头部门,财政部门。
配合部门,发改,审计等。
地方各级政府
负责牵头对在建项 目进行清理认定, 各级财政部门 会同财政部门核实 在建项目资金安排 情况。 发改部门
是清理甄别工作的责任主体,各 级政府应成立以财政、发改、审 计等部门为成员的存量债务清理 领导协调机构。
审计部门
负责提供债务审计结果, 对有争议的存量债务数据进行 审计核实。
四个流程 工作按照先清 理后甄别的顺 序开展
4
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各主管部门上报的债务数据, 凡与审计结果或审计口径不一致的,应退回债 务单位重新核实填报。财政部门根据根据标准, 对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中继续由 政府承担的部分,纳入政府债务,并根据项目 收益等情况,逐笔甄别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财政部门及时将甄别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及债务 单位,由部门及债务单位对甄别结果进行签章 确认。 对按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审计口径填报的 地方政府性债务存量有争议的,争议双方提出 解决方案及依据,经同级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 见后,报同级政府确定。
逐级报送
1 财政部门负责汇总本级存量债务清理甄别 数据,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按财政管理级 次逐级汇总上报。市县级财政部门应抓紧 将清理甄别情况上报省级财政部门。各地 清理甄别汇总结果由省级财政部门汇总, 经省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
清理核实
六、做到什么程度?
实事求是。不能虚报,不要瞒报。每一笔存量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 管理清理甄别办法》 政策解读
2014年11月11日
内容概要
要明确如下问题: 一、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二、这项工作要做什么? 三、谁来做? 四、何时做? 五、怎么做? 六、做到什么程度? 七、其他
一、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国发43号文件的规定。 清理甄别工作的目的。
债务都要有明确的偿还来源。
程序严谨。见人,见账、见物。 信息公开。办法、程序、结果等要公开。接受 社会监督。 接受检查。结果经得起财政专员办和审计部门
的检查。
七、其他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通过PPP模式吸引社 会资本、降低政府举债压力的作用。 (二)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分清政府与市场的 责任,是在准公益资一)工作准备。布置工作,做好培训。
(二)债务清理。做好债权债务对账,夯实项目自身收 益情况,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严格按照审计署口径 做好清理结果的整理和统计工作。 (三)债务甄别。新老转换。 (四)完成在建项目、融资平台名录等统计工作。 (五)将清理甄别结果的逐级上报。
工作流程
各主管部门负责部门本级债务清理核实工作, 并对债务单位上报的存量债务清理结果进行审核, 在此基础上,汇总本部门存量债务清理核实结果, 报同级财政部门。省级各部门应及时将清理核实结 果录入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