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教案
理论兼实践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基础知识——第一章工具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及分类
2.熟悉常用的古汉语与中医药工具书
3.掌握查检有关资料的方法
4.带着问题使用工具书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工具书的编排方法(20分钟)——讲解
2.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二.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使动用法及定语后置句式。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第七课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有关的书目文献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前置宾语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
班固及书目文献知识介绍 (10分钟)
讲解第1自然段。先秦学术发展情况及汉代整理书籍情况。(30分钟)
第五节:
第13自然段。结语。(40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词语及语法现象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复习思考题
1.解词
2.说明下列语法现象
3.翻译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一.部首编排法
二.笔画编排法
三.音序编排法
四.类别编排法
第二节工具书的使用方法(60分钟)——实践课
一.字词的查找
二.人物、地名、年代、职官的查找
三.中医文献的查找1.查目录、索引2.查类书、丛书
第三节常用工具书简介(20分钟)
安排学生分组到图书馆实际观摩、操作使用工具书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部首编排法 2.常用目录、索引、类书、丛书等 3.古代中医文献资料的查找方法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二课《华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面了解我国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华佗卓越的医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一、题解:(大约10分钟)
第二节:
讲解第1、2、3自然段。介绍书目体例并讲解医经与经方的作用。(40分钟)
第三节:
讲解第4、5自然段。解析神仙、房中与今天的不同及其积极作用。(40分钟)
第四节:
讲解第6自然段。总结方技的功能、内容。(40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词语及语法现象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八课 《伤寒论》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张仲景及《伤寒论》的版本文献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前置宾语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句子今译
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②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③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④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5.《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2.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汉字部首的位置。
3.工具书的编排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4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4.阅读课后的短文,按要求作题。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五课 《丹溪翁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朱丹溪的生平事迹
2.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语法问题
3. 医学方面的内容可少讲、快讲,引导学生从古汉语的角度读医籍。
二、课文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华佗的生平及其在医学上的突出成就。(大约30分钟)
第二段(第2~16自然段)通过诸多治病的典型事例说明华佗绝妙的医道。(大约80分钟)
第三段(第17、18自然段)叙述华佗被曹操杀害的不幸结局并补叙了一个典型病例,说明华佗的被害给人民带来的损失。(大约40分钟)
第四段(第19自然段)叙述华佗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的贡献。(大约35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使学生明确:医古文乃是学好中医的入门之阶,是探求医学宝藏的启门钥匙。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谈谈自己对学习医古文的认识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4.需借助多媒体及书籍实物帮助掌握工具书的内容。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医古文习题集》许敬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1月
2.《文史哲工具书简介》南京大学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范家永、吉文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五版《医古文》教材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2.自时厥后,以迄于今。其中的通假字是------,其本字是---------。
3.功侔造化,恩迈财成。“造化”指-------,“财成”指------。
4.“羽、毛、鳞、介,无远不臻”中,“羽”指____类,“毛”指____类,“鳞”指____类,“介”指____类。
5.“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铅翰”本指书写用的笔墨,此指____;“丹青”本指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料,后泛指绘画艺术,此指____。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句子今译
(1)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2)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二、文章分析
第一段简述秦越人的身世及学医的经过。(大约40分钟)
第二段记述秦越人给赵简子诊病的故事,说明他精于切脉,诊断准确。(大约25分钟)
第三、四段记述秦越人给虢太子诊病的故事。从诊病到治疗以至于最后“起死回生”,说明秦越人精湛的医术。(大约60分钟)
第五段记述秦越人给齐桓侯诊病的故事,表现了他高超的望诊技能。(大约20分钟)
4.讲授课文第三部分,即第三自然段。阐明重修的意义、编写原则、编写过程;古代官职制度;一义多词现象;同义词的使用。(30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通假字、同义词、典故、实词活用、特殊语序
难点:骈体文的理解及语译、一义多词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1.暨炎辉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炎辉”指-------,“云瑞”指------。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1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特点、要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目的、方法;强调医文互动关系。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简单介绍本课程的大致情况,使学生在开学伊始即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学生在古医籍方面加大学习力度。
1.简单介绍本篇的时代、背景、意义及写作特点(5分钟)
2.讲授课文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简述药物学的起源、发展及作用;同义对举、反义对举的应用;一义多词现象;通假字现象。(25分钟)
3.讲授课文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肯定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对后世的影响;同义词的使用;特殊句式。(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