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文明礼仪

教师文明礼仪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一、校园礼仪
(一)形象礼仪
1.着装得体整洁。

服装符合职业特点,校园不穿拖鞋,男教师不穿背心,女教师不穿吊带衫和超短裙。

2.仪表端庄大方。

男教师不留过长头发,女教师可化淡妆。

3.卫生习惯良好。

保持口腔清洁,不随地吐痰,不当众抠鼻、挖耳、剔牙、搔痒、摇腿、脱鞋、伸懒腰、哼小调,若打哈欠、喷嚏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面向一旁。

4.与人交往真诚。

面带微笑,保持亲切、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不流露厌烦、冷漠、蔑视、愤怒等表情。

5.说话态度亲切。

与人交流语言自然、清晰、亲切,多用敬语、礼貌用语,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二)行进礼仪
6.进出校门时,应主动与门卫及值班教师点头问候示意。

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车辆。

不得鸣笛或大声吼叫。

7.离开校园时,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不在校门口拥堵。

8.在校园内遇到同事、来宾(含家长)、同学时,应主动微笑点头示意或问候,如有学生或他人问候,要点头微笑回礼。

9.上下楼梯靠右行进,轻声慢步,遇到来宾主动让路。

10.工作区域里停步讲(谈)话要轻声(以两人谈话听见为好),不影响他人行进和工作。

(三)课堂礼仪
11.进教室前检查上课用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

12.上课预备铃响,亲切走进教室,摆放好上课用具,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后,从容走上讲台,肃立(规范地立正),师生相互问候。

13.用普通话教学,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禁止在学生面前指指点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与学生交流时语气、语调友好、诚恳。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14.下课铃响,不拖堂也不匆忙离开教室,师生相互道别。

(四)办公室礼仪
15.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课间相见,微笑示意;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他人帮助,及时表达谢意。

16.不打探别人隐私,不散布谣言,不拨弄是非,不争吵或者打架,不拉帮结派。

不高声讲话,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播放录音,打电话时注意不影响他人工作。

男女同事健康交往,有礼有节。

认真工作,不做任何妨碍他人工作的事。

17.不在办公室抽烟喝酒,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办公室的清洁卫生,节约水电,保护好学校和个人财产。

18.客人来访时热情迎接,微笑起立让座,主动与个人交流,礼貌回答客人的提问。

(五)与学生交往礼仪
19.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不辱骂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0.师生相遇,面带微笑,礼貌回应学生的问候。

21.与学生沟通时,态度亲切,平等交流;教育学生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鼓励,少批评。

22.教师自己有错误,应坦诚向学生致歉。

对学生的过失,要耐心开导,不吼叫或训斥,也不要动辄向家长告状。

(六)集会礼仪
23.升旗礼仪
服装整洁,精神饱满,神情庄重,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国旗正在升起时,不东张西望、窃窃私语。

若迟到应原地站好,凝视国旗,等国旗升上后再入队伍。

24.集会礼仪
提前到场,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没有特殊原因不中途退席。

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振动,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集会开始后,不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若因故迟到,应悄悄入场,坐在后排位置。

尊重报告人的劳动,适时适度鼓掌。

若在集会上发言,要先举手,得到主持人同意;发表意见
要观点明确,以理服人,包容不同见解,切忌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在室外集会时,不交头接耳,注意坐姿和站姿,以身作则感染和教育学生。

25.听课评课礼仪
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

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讲课教师互致问候。

专注静听,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认真记录。

不交头接耳,不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听课时将手机关闭或调到震动状态。

不要在听课教室接打电话。

评课时做到客观公正,理性分析他人课堂优点。

对他人教学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评课时观点鲜明,真诚交流,乐于分享,表现出教师良好的学术素养。

二、社会礼仪
(一)与学生家长交往礼仪
26.家长会礼仪(包括会见家长时礼仪)
做好会议或交流准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

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尊重家长,语言礼貌,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情况。

对家长的建议应用商量的口吻传递,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不训斥家长。

27.家访礼仪
选好时机,预约前往。

举止庄重,温文尔雅。

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全面具体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多从鼓励出发,语气和蔼可亲。

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物、钱财、宴请或外出游玩等。

(二)就餐礼仪
28.在食堂就餐,有序拿取餐具,互相谦让,不拥挤,打饭时依次排队等候,不插队。

29.进餐时不边说话边吃饭,不大声喧哗。

30.节约粮食,不剩饭菜。

31.进餐后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自己吃饭用过的餐桌在离开时应保持洁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