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前言
关于中国近代史。

说来有点惭愧,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常人眼中的如同天之骄子一般存在的中国大学生,对于所谓的“中国近代史”这个概念依然是模糊不清------记得高考之前的历史课上是讲过,不过,大家心知肚明,那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已,高考式的“过河拆桥”总是很常见的……抱歉,扯远了,说回中国近代史这个概念------上网以及到图书馆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总算得到了官方的还算权威的定义,现引用如下: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便是“中国近代史”的定义。

通过这个定义,我了解到,中国的近代史,最晚也是六十二年前的事,彼时之我应该还是某颗原子、彼时之我的爸妈应该也还是某些颗分子,而彼时之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叙述需要,请原谅我的不敬。

)……总而言之,这是一段十分遥远的过去,于是如今要就《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这个标题写点什么就显得天方夜谭了,毕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代,能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并不是很多,很遗憾的,我也并不在那“并不是很多”的集合内,于是,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大概地就自己所知写写,经过从前爷爷的口头述说,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所以,内容方面多少有点擦边球的意思,还请谅解。

正文
关于我的家族。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黄姓由来。

黄氏宗族,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648年。

“黄为赢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12里,犹有黄国故城。

黄既为楚所灭,子孙散
之四方,以国为氏。

”○1从东晋末年开始(后在唐末至五代),远在江夏繁衍生息的
黄氏,为避免战乱,大举向东南迁移。

到了宋代,已繁衍成为闽南八大姓氏之一,而且遍及福建各地。

南宋末年至元代间,黄氏又从福建南迁入潮汕。

大约在明末清初,黄氏其中包括我们这一支的6个宗支流入主要分布在、等十几个村落。

清乾隆年间,即距今两百多年前,又从迁出一部分人口至山脚
下,形成了我而今所在的村落------ 。

○2
日月相易,流光飞逝,转眼便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间期发生过许多大事,而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了,也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
以及当时社会性质的悄然转变并没有太大地波及到我们这里的山野村落,连鸦片也不曾流入这里,犹记得年幼时期听爷爷讲过,当时全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个秀才也没有,所以都是勤勤恳恳地劳作,发展也不是很快,大概也就十几户人家。

在当时那个不太稳定的社会里,我们村子算是“偏安一禺”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林姓的一个宗支也流入了我们村,从此村里面就有了两个姓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时光荏苒,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二十世纪初期。

这期间,中国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巨大的耻辱!中、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彼时之中国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让每一次尝试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输了,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输了,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我们又战败了,继而签订了《马关条约》……一条一条不平等的条约在嘲笑当时我们这个千年古国的无能!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被镇压、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也失败了……中国危矣!我华夏民族危矣!一直到了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变革,如此巨大的冲击波也终于扩散到我们这里的边远小村落,然而村里的村民们终究是世代皆为农民,没有太多的文化,也没有多高的思想觉悟,得知了清政府被推翻,以为只是皇帝换了一个而已,对民主共和这个概念没有多大的理解,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想也是,毕竟这里太过偏僻,民风也十分保守,连当时一些先进的洋玩意儿都没有怎么见过,大伙的视野并不开阔,思想境界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了。

不过,听爷爷说,当时也有县里的一些进步人士到我们村进行演讲,尽管大部分人不太清楚人家讲的民主啊、共和啊之类的词汇意味着什么,但是也有几个上过几天学堂的青年响应,这也就算是一种进步了吧。

时间再次推移到二十世纪中期,全国抗日战争也开始了。

在此之前所发生的几件大事,诸如袁世凯称帝、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以及合作破裂、红军长征……由于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原因,我们村子一直没有多么优秀的表现,也有出过多少响应爱国运动的进步人士,明哲保身,安分守己,这是普遍劳苦大众所能想到的。

不过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中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场,老百姓就是要明哲保身也保不住了,于是,在当时红军反围剿失败后转入广东的一支部队的带领下奋起反抗,至此,我们村也终于——按照时下流行点的说法——牛气了一回。

还是先简单地记一下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吧。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彼时,我爸爷爷也已经出生了,对这段时期所发生的故事我大多是从他那里听来的,而这其中有些是爷爷的父辈们讲给他听的,有些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

小时候听他讲抗战故事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那么激动,现在想想,不激动能行吗?那是怎样一种屈辱的现实啊!日本人都打到自个儿家门口来烧杀抢
掠了,不激动那还算是家里人吗?爷爷回忆说,当时尽管我们这里是偏僻之地,但也有一小股日本鬼子找上门来,好在当时也有一支红军队伍转入广东地区,而且走的也是农村群众路线,村里一些成年男子在其带领下,一边掩护老人妇女小孩到附近黄岐山上避难,一边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对日本鬼子进行反击。

山顶岐山塔底下那个幽深的防空洞至今还在,就是那个时期全村人抗争的见证。

这里还有一两个有趣的传说,是真是假已不可考。

据说当年来犯的日本鬼子里是有骑兵的,然而就在他们要经过村口榕树下的庙宇时,那些马儿全部受惊似的把骑兵摔倒在地,老人们说那是庙里供奉的马将军显灵了。

还有就是传说日本鬼子怕脏东西,所以,当时妇女们一边逃到山上避难一边还往路边泼粪……凡此种种,当然个人觉得有些传说不可信,但这些也正好反映了当时村民们对日本人的痛恨!爷爷还告诉我,当时村里有几个年青力壮的还参加了榕江边上的几场小战役,战役当然是有名称的,不过爷爷没读过书,所以也没办法记得太多,只是依稀记得当时打了几个小小的胜仗,把战死的日本人的尸体都丢进榕江的一口旋涡里……
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爷爷告诉我,知道日本鬼子被赶走这一消息后,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大家舞狮开堂会来庆祝这一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了,按理说中国应该迎来一派和平的景象,可惜好景不长,抗日战争胜利不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单方面挑起内战,人民期待的和平并没有来到。

为筹措经费,在国统区,国民党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外,还无限制发行纸币,导致物价飞涨。

恶性通货膨胀让百姓深受其害,爷爷回忆说:“48年用的金圆券一元可以买五升米,到49年连一粒米也买不了了,家里的钱都被拿去叠纸飞机了。

”甚至到了战争中期,国民党更是到处抓壮丁,幸运的是,当时村子的地理优势再次发挥作用,再加上有过跟随红军抗战的基础,我们这一片地区算是最早摆脱国民党控制的地区之一了。

经过三年多的内战,国民党在大失民心的前提下败局已定。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消息传来,举国欢庆。

至此,中国近代史结束了,而我的家族史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后记
有关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坦白地说,在这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里,我的家族——作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存在——并没有给中国做出多么大的贡献,然而,要说我的家族史与中国近代史没有太多的关系也不尽然,正如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有家才能有国呢?中国的近代史影响着每一个中国家族、家庭,而大大小小家族的家族史也堆砌而成这部中国近代史啊!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想,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的关联了吧。

注释:
○1引自《诸暨孝义黄氏族谱》
○2引自《县区区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