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全集7本),前后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明(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

就像看完了一部历史剧,可能因为主角是明朝,所以很希望看到它的强大。

从开始时候的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又是一个从兴而衰的更替,历史规律就是这样,它不可能永远强大。

看到最后的时候感觉很遗憾,崇祯真是一个悲剧的皇帝,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但,还是那个经典的评论“无力回天”。

他20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还多,天天上朝,穿旧衣服,不好色,没享受到权力,尽承担义务,多次颁布“罪己诏”,无奈啊,还是在他手里亡国了。

用当年明月的话说“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明朝亡国跟以前朝代亡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官场腐败,但有两点还是不一样的。

一,崇祯个人为“中兴”国政励精图治,勤勤恳恳,绝不昏庸;二,猛人救火,孙承宗、袁崇焕两个偶像级大哥人物在前,洪承畴、曹文诏、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在后,并有关宁铁骑、洪兵、天雄军、秦兵一干勇猛战士。

有这两点注定了这最后的历史不会是一段一边倒的屈辱史。

困扰着崇祯的三个难题(文官、满清、农民军)也把明朝打垮了,松锦大战败于清,猛将死的死降的降,李自成直捣京都。

朱杀妻女后自缢煤山。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无伤百姓一人”,遗言如此,好心疼。

想起那句“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大明气数已尽,崇祯,怨不得你,你已经尽力了。

相信对于开国第一猛人朱元璋,有这样的后世,也不会强加责备的,毕竟崇祯接手的就本是个烂摊子,积重难返。

倘若朱由检生在哥哥朱由校这个木匠之前,明朝不至于乱成这样。

这个木匠把朝纲搞得乌烟瘴气,结党乱政。

没有如果,历史偏让你一个如此勤勉之人做了亡国君!纵然你也生性多疑、求治心切,纵然你无法媲美先祖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但你无愧自己短暂的一生,扪心自问确实努力了,无悔矣。

对这个大明甚至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的皇帝,我深表敬重。

能青史留名真的是很不容易,看着大明一代,能人辈出,很是欣慰,我简单总结一下这些猛人。

1朱元璋。

幼年悲惨,开创大明基业,刚猛治国,少有的强势皇帝。

2朱棣。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沟通南洋、平定安南、打压蒙古,其中任何一件事都是丰功伟绩,上马冲锋下马治国的典型代表。

3郑和。

原名马三宝,七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于谦。

官至少保仍两袖清风,京师保卫战立功,名族英雄,德才兼备,死于“意欲”谋逆罪。

5王守仁。

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并能统军征战,中国历史罕见的全能大儒。

其学说世称“心学(或王学)”,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徐阶张居正等,名扬海外。

6胡宗宪。

抗倭名将,是戚继光上级,一生精力投入抗倭,因政治斗争入狱,死前两句诗“宝剑埋深狱,忠魂绕白云”。

7张居正。

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

改革推行鞭法和考成法,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明朝重获生机。

8魏忠贤。

立“阉党”,自称“九千岁”,最黑暗的宦官专权头目,后被崇祯打倒。

9孙承宗。

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最后自杀而亡。

10崇祯。

知道悲剧的结局,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人生一大悲哀。

还有很多出类拔萃之人:文臣—刘基、姚广孝、杨士奇、徐有贞、杨廷和、李东阳、夏言、徐阶、申时行、钱谦益;武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张玉、俞大猷、李如松、李成梁、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吴三桂;奸佞—王振、刘瑾、严嵩、严世蕃、魏忠贤;其他—方孝孺、宋濂、解缙、万妃、唐伯虎、海瑞、李时珍、徐霞客、黄宗羲、秦良玉。

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于谦。

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群臣主降,一片亡国之象。

在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英雄。

所谓英雄者,挽狂
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北京保卫战成功。

他很强硬,怒斥朱高煦,跟王振干仗。

他身居高位,从不滥用权力,清廉正直。

徐有贞的“意欲”杀掉了于谦,臭名昭著堪比“莫须有”。

于谦才能过人,品德上也无可挑剔,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

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

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

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