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初中物理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

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 ,第2秒内运动4m ,第3秒内运动6m ,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 和第2秒的4m 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
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

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

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

师:我们求出了汽车在前3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m/s,能不能说汽车在第3s内运动速度是4m/s呢?
生:不能,前3s的平均速度是汽车前3s运动的全部路程12m除以3s钟的时间得出的4m/s,若求第3秒内的运动速度,应用第3s通过的路程6m除以1s,得出6m/s。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

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那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它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上节学习的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要懂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1、课文第44页作业1、2题。

课时作业设计
1、某次列车20:00准点从A站发车,至次日18:00到达B站,行程1150Km。

该列车在A.B站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2、物体先以11m/s的速度行驶了10s,再以5m/s的速度行驶了2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中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s钟通过的路程是17m,那么,物体在第一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在第二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它在前20s钟的平均速度为。

4、某物体运动速度为4m/s,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
A. B. C. D.跑步的人
5、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4h后,两车同时开到相距100Km的乙地,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这4h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100Km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前60Km路程上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7、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9.67m/s
B.12m/s
C.8m/s
D.9m/s
8、用刻度尺和表可测出小车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

有一斜面长1.6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需5.0s。

如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小车从斜面顶端撞击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根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由此可见,物体学里所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时,必须指明是在的平均速度。

9、钢球沿20m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静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平均速度.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0、某同学骑自行车到离他家3000m的学校去上学,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0km/h,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提前多少h动身?合多少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