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相关专业知识-8(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首次通过法显像时,呈现“U”形影像,其组成是A.肘静脉锁骨-下静脉B.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C.上腔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肺静脉组成E.肺静脉-升主动脉(分数:1.00)A.B.C. √D.E.解析:2.下列哪项不是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A.二氧化碳(CO2)试验B.乙酰唑胺试验 C.过度换气试验D.直立负荷试验 E.运动负荷试验(分数:1.00)A.B.C.D.E. √解析:运动负荷试验不是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
3.如果左心和降主动脉提前显影,则一般会存在A.右至左分流 B.左至右分流C.三尖瓣反流 D.主动脉瓣反流E.肺动脉瓣反流(分数:1.00)A. √B.C.D.E.解析:右向左分流者,左心提前显影,几乎与肺同时显影,而肺野的显像剂分布稀少。
4.首次通过法显像,右房显影后,左房左室立即显影,是由于A.右房至左房分流 B.左房至右房分流C.三尖瓣反流 D.肺动脉瓣反流E.主动脉瓣反流(分数:1.00)A. √B.C.D.E.解析:5.目前关于门控心肌断层显像的采集,常用的采集矩阵为A.32×32 B.64×64C.128×128 D.256×256E.512×512(分数:1.00)A.B. √C.D.E.解析:6.关于心肌灌注靶心图,下列哪一个不是其显示的优点A.可以做相对定量分析B.可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C.显示病变的程度D.可计算心肌对显像剂的绝对摄取量E.可对病变血管定位(分数:1.00)A.B.C.D. √E.解析:心肌灌注靶心图只能进行相对定量的分析。
7.正常情况下脑细胞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A.葡萄糖的有氧代谢B.脂肪酸代谢 C.无氧酵解D.氨基酸代谢 E.果糖(分数:1.00)A. √B.C.D.E.解析:正常情况下脑细胞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葡萄糖的有氧代谢。
8.下列哪项不是多巴胺D1受体显像剂A.123I-IBZP B.11C-NMSPC.123I-FISCH D.123I-TISCHE.123I-SCH123982(分数:1.00)A.B. √C.D.E.解析:11C-NMSP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显像剂。
9.正常人全脑葡萄糖代谢率(CMRGlu)范围是A.5~10μmol/(100g·min)B.10~16μmol/(100g·min)C.18~26μmol/(100g·min)D.29~32μmol/(100g·min)E.30~45μmol/(100g·min)(分数:1.00)A.B.C.D. √E.解析:正常人全脑葡萄糖代谢率(CMRGlu)范围在29~32μmol/(100g·min)之间。
10.首次通过法显像时,若弹丸式注射不合格,对下列影响最大的是A.定量测量 B.图像的清晰度C.主动脉瘤的诊断 D.左向右分流的诊断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弹丸注射不合格,会影响ROI的测量,从而影响定量。
11.有关脑脊液间隙显像描述错误的是A.可分别进行脑池显像,脑室显像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B.放射性显像剂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C.常用的显像剂为99m Tc-DTPAD.脑池显像时脑室系统可显影E.脑池显像目前仍是唯一直接确诊交通性脑积水的方法(分数:1.00)A.B.C.D. √E.解析:脑池显像时脑室系统始终不显影。
12.下列心肌灌注显像剂中,存在再分布显像的是A.201T1Cl B.99m Tc-sestamibiC.99m Tc-CPI D.99m Tc-TBIE.99m Tc-tetrofosmin(分数:1.00)A. √B.C.D.E.解析:再分布是指正常心肌细胞清除201Tl的速度较缺血心肌快,随着时间延长,二者的放射性浓度差别越来越小,甚至消失(一般在3~4小时),在延迟显像图上可见到放射性“充填”现象,核医学称为“再分布”。
在心肌显像中只有201Tl有这种现象。
13.有关脑代谢显像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脑组织氧代谢率与脑血流量比值固定在1:12~14之间B.常用15O气体进行脑代谢显像C.脑氧气代谢率(CMRO2)正常值为4.9~6.2D.脑氧代谢量灰质高于白质E.脑氧提取率灰质低于白质(分数:1.00)A.B.C.D.E. √解析:脑氧提取率灰质高于白质。
14.目前认为99m Tc-MIBI进入心肌细胞后,主要分布于A.细胞核内 B.散在胞浆中C.线粒体内 D.吸附在细胞膜内层E.以上均不对(分数:1.00)A.B.C. √E.解析:99m Tc-MIBI是一种脂溶性正一价的小分子络合物。
静脉注射后通过被动扩散机制进入心肌细胞,再由主动转运机制浓聚于线粒体中。
15.关于心肌细胞的生化代谢,不正确的描述是A.正常情况下,脂肪酸、葡萄糖均是心肌代谢的主要底物B.脂肪酸是心肌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心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3以上通过脂肪酸供应C.当空腹时,心肌耗氧量几乎全部来源于脂肪酸氧化D.进食状态下,葡萄糖就成为心肌细胞的主要代谢底物E.心肌细胞不能利用不同的能源物质(分数:1.00)A.B.C.D.E. √解析:正常情况下,脂肪酸、葡萄糖均是心肌代谢的主要底物。
由于心肌细胞可根据血浆中底物浓度不同而利用不同的能源物质,因而脂肪酸、葡萄糖等物质参与心肌代谢的比例是不恒定的。
其中脂肪酸是心肌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心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3以上通过脂肪酸供应,1/3左右由葡萄糖供给,特别是当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少,心肌耗氧量几乎全部来源于脂肪酸氧化;反之,进食状态下,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脂肪酸代谢被抑制,血浆脂肪酸水平下降,葡萄糖就成为心肌细胞的主要代谢底物。
16.关于心脏的解剖和生理,下列错误的是A.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B.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C.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明显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D.正常情况下,脂肪酸、葡萄糖均是心肌代谢的主要底物E.葡萄糖是心肌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分数:1.00)A.B.C.D.E. √解析:脂肪酸是心肌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17.下列哪一个不是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A.冠心病的诊断 B.心肌梗死的诊断C.冠心病血运重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疗效的评估D.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诊断E.心肌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数:1.00)A.B.D.E.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的主要临床应用为:冠心病的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存活心肌的判断、室壁瘤的诊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疗效判断、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
18.下列99m Tc标记显像剂中,下列哪一种显像剂一般情况下不用于核素心血管造影A B.99m Tc-HASC.99m Tc-DTPA D.99m Tc-MIBIE.99m Tc-HAM(分数:1.00)A.B.C.D.E. √解析:19.肥厚性心肌病的心肌灌注图像表现,下列正确的是A.室间隔增厚 B.心尖变薄C.心腔变大D.放射性分布呈斑片样改变E.右室壁显影明显(分数:1.00)A. √B.C.D.E.解析: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肌显像图上可见到心肌不对称性增厚,以室间隔与心尖部多见,心腔变小。
20.关于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下列正确的论述是A.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炎具有高度的特异性B.心肌运动负荷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低于静息显像C.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是心肌灌注显像D.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可用于存活心肌的判断E.心肌灌注显像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分数:1.00)A.B.C.D. √E.解析:心肌显像对于CAD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负荷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利用心肌灌注显像对判断CAD的相对危险性是有帮助的。
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仍然是X线左室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时心肌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壁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21.可以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A.对于膈肌衰减所致的下后壁稀疏缺损,可使用俯卧位显像进行鉴别B.可以不考虑心外放射性的干扰C.心脏周围的放射性会不会导致伪影,也不影响心肌的定量计算D.心尖部组织放射性摄取较高E.患者在检查中移动不需要进行图像校正(分数:1.00)A. √B.C.D.E.解析:一般在断层显像之前应对原始投影数据做电影显示,以观察患者有无移动,如有肉眼可见的移动,可使用相应的移动校正软件校正后再进行断层处理,否则须重新采集成像,有明显移动的数据经断层处理后,在短轴图像上左室各壁心肌可出现对称性的放射性减低区;对于膈肌衰减所致的下后壁稀疏缺损,可使用俯卧位显像进行鉴别,亦可使用门控心肌显像或衰减校正装置进行显像,能提高对衰减所致稀疏、缺损区的鉴别能力;对于心外放射性的干扰,一般可通过禁食、口服过氯酸钾、服用脂餐、延长时间采集等手段以降低心脏周围比邻脏器的放射性,否则心脏周围的放射性会导致伪影及影响心肌的定量计算。
另外,由于心尖部组织薄弱,血流量少,放射性摄取低,常引起心尖部放射性不同程度的稀疏。
22.下列心肌显像剂中,肺、肝本底最高的是A.201Tl B.99m Tc-MIBIC.99m Tc-tetrofosmin D.99m Tc-teboroximeE.99m Tc-NOET(分数:1.00)A.B. √C.D.E.解析:23.下列哪项不是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应用A.隐匿性脑缺血病灶和小梗死灶的探测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C.精神分裂症的诊断D.失联络现象中血管反应性的判断E.脑血管储备能力的确定(分数:1.00)A.B.C. √D.E.解析: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不是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适应证。
24.心肌灌注显像极坐标靶心图,是根据下列哪个图像制成A.垂直长轴图像 B.水平长轴图像C.LAO45°图像 D.短轴断层图像E.冠状断层图像(分数:1.00)A.B.C.D. √E.解析:重建心肌短轴断层图像时,自心尖向心底部制成连续短轴切面,每一层面形成一个圆周剖面圈,按同心圆方式排列,圆心为左室心尖部,从心尖到心底部的各层圆周剖面圆依次套在外圈,形成左心室展开后的全貌平面图。
25.关于断层心肌显像图的分析,下列不正确的阐述是A.判断断层心肌显像图异常的原则是在1个层面上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方可定为异常B.负荷心肌显像表现为局部心肌节段存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图上明显或完全填充,为典型心肌缺血C.负荷与静息心肌显像图上见到同一部位均呈放射性缺损区,形态大小一致,可判定为心肌梗死D.负荷图像上的放射性缺损区,在静息图像上有部分填充,可判定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E.在负荷或静息图上均表现为心肌壁内放射性分布弥漫性不均匀,但不呈心肌节段性分布,多见于心肌病或心肌炎(分数:1.00)A. √B.C.D.E.解析:判断断层心肌显像图异常的原则是在两个不同方向的断面同一心肌节段在连续2个或2个以上层面上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方可定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