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法学概论的所有名词解释

自考法学概论的所有名词解释

答:
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不得为某种行为的规范。
37.法人6-228
答: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8.危害结果9-364
答:
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39.物证10-410
答: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38.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39.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工作相采取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的诉讼活动。
40.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广义的条约指不论以何种名称成形式出现的国际法主体间达成的国际协议。狭义的条约仅指以条约为名称的协议。
39.上市公司
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40.条约
指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结缔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法律适用
2.国家机构
3.继承权
4.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5.外交机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8.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9.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0[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
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结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指定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准据法的适用,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认的脱法行为。
36.法律解释
37.专利
38.抗税
39.直接故意
40.行政诉讼的证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国家性质
37.行政行为
38.债
39.税收
40.共同犯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法律关系
2.犯罪构成
3.民事法律行为
4.可撤销婚姻
5.移送管辖
6.行政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2、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照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的再审请求以及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已经发生法律效率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程序.
3、取保候审: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侦察、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1.国家结构形式
2.公诉
3.代位继承
4.要约
5.反诉
6.行政法律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
2.社会主义民主
3.不正当竞争行为
4.数罪并罚
5.法律规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民族区域自治
2.自诉
3.转继承
4.承诺
5.第二审程序
6.诉讼参加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引渡:一国应某外国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请求国审理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5、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国家机构
37.代理
38.产品质量法
39.数罪并罚
40.行政争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责任
37.相邻权
38.税法
39.犯罪的主观方面
40.行政诉讼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0.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36.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37.专利: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成果享有一种独占的利益。
38.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9.直接故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39.不正当竞争行为8-P334
答: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0.行政诉讼12-P455
答: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成文法1-P38
38.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39.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
合法权益的行为。
40.空中劫持:是指在航空器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非法干扰、劫持或以其它不正当方式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或准备采取此类行为,以致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裁人员、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意识
36是统治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任何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37.行政处罚
37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法行为。
40.行政诉讼的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37.商业秘密
38.民事判决
39.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40.国际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违法
37.著作权
38.支票
39.罚金
40.行政诉讼的被告
40.外交特权与豁免13-502
答: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指根据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使一国外交代表在驻在国能够有效地执行职务,而由驻在国给予的特别权利和优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渊: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37.人格权:是指公民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公民依法享有这种资格的权利就是人格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的实施
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实施的方式有两种: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37.(我国的)国家公务员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8.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公民4-P148
答: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37.继承权6-P279
答:
继承权(即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遗产的权利。
38.犯罪对象9-P363
答: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
答:
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成文法因其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所以又称为制定法。
37.知识产权6-P249利。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P346
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8.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38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拒绝强制交易行为的权利。
39.股份有限公司
39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全部资本分为均等的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0.国家责任
36.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又称政权性质,或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7.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38.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
39.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管理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36.法律责任
37.行政立法
38.经济法
39.(刑事诉讼中的)立案
40.冲突规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行政区域
37.(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38.(行政诉讼的)被告
39.债权人会议
40.国家领土
三、名词解释
1、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39.犯罪客体9-P362
答:
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40.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2-P459
答:
行政诉讼法中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主管范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