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7.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主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权利。
38.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9.罚金是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4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原告诉称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由受诉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的行政机关。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1)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有重要作用。
法的制定要依靠法律意识的指导。
法的适用也要运用法律意识来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做到公开、公正、廉洁和效能。
(2)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有重要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清除旧法律意识也有重要作用。
42.简述我国行政机关的特点。
1)它是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一切行为及其结果,都归属于国家。
(2)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
(3)它所行使的职权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
(4)它实行首长负责制。
43.简述经营者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行为。
(2)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44.试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
1)在保障宪法实施中,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负有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直接责任。
(2)保障宪法实施,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是宪法得以实施的最根本保证。
(3)党还要领导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宪法,通过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宪法家喻户晓,成为全体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体现了全体人民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的新宪法,又由全体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努力来保证其实施,就一定能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伟大的作用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
成文法因其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所以又称为制定法。
37.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9.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40.行政诉讼法中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主管范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
2-P62-63依据立法法对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的规定,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法律案的提出;(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案的公布。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法律的创制即立法过程便告终结。
42.简述我国行政机关的特点。
5-P194-195我国的行政机关具有下列特点:(1)是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一切行为及其结果,都归属于国家。
(2)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
(3)所行使的职权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所担负的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能,因而它不同于行使其他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如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
(4)实行首长负责制。
43.简述人身保险合同的特点。
7-P315人身保险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保险主体的自然性和广泛性。
主体的自然性是指合同的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身体利益,不能是法人,不能是身体之外的任何财产。
(2)保险金的定值性。
是指保险标的的价值和保险金额在订约时采用投保人和保险人商定的方式,不允许在事故发生后再行议定。
(3)保险的储蓄性。
(4)保险费的非讼性。
是指人身保险合同关系中,保险人不得以诉讼的方式向投保人讨要未获给付的保险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4-P119(1)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内容(国家性质)与形式(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
(2)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否则,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就无法行使其国家权力,实现阶级统治。
但政权组织形式对于国家本质的反映并不非消极的,形式不当或不完备,就不能正确地表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就会影响统治阶级实现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任务。
所以,任何阶级在取得政权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统治,都要采取与其政权的本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不断加以完善。
(3)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政权的组织形式。
但阶级本质相同的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不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政权组织形式除取决于国家的阶级本质外,还受该国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革命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传统、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然而,不管政权组织形式怎样,都必须与其所表现的国家本质相适应,即必须有利于该国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
归根到底,政权组织形式仍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全国2009年07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37.继承权(即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遗产的权利。
38.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
39.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0.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4-P163-165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42.简述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5-P204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是:(1)合法与合理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效能与便民原则;(3)临督与责任原则。
43.简述本票的特征。
7-P322答:本票的特征表现为:(l)本票是自付票据,即本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为同一人;(2)本票没有承兑制度,这一点与汇票不同;(3)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3-P87答: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的作用。
制定任何一项法律,都要依靠法律意识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产物。
同时,由于法律的规定具有概括性的特点,执法人员在适用法律时,就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做到公开、公正、廉洁和效能。
特别是在立法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法律意识对于司法人员正确处理案件就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之所以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是与他们的法律意识密切联系着的。
一个公民如果不知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就不可能指望他会很好地遵守社会主义法律。
(3)对清除旧法律意识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本质决定了它毖然要积极地引导全社会去同轻视法律、以言代法、以权抗法、有法不依等剥削阶级法律意识作斗争,清除旧法律意识的影响,以巩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统治地位。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
37.相邻权是指不动产的相邻人在相邻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38.税法是调整国家通过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产生的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9.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在某些犯罪中还包括犯罪目的。
40.行政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
2-P62-63依据立法法对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的规定,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法律案的提出;(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案的公布。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法律的创制即立法过程便告终结。
4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5-P193-194行政法律关系同其他性质的法律关系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者根据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根据。
(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接受制裁。
(4)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43.简述商法的存在形式及其内含。
7-P290-291(1)按照商法的表现和存在形式,可有形式和实质两种意义上的商法的划分。
(2)形式意义上的商法是指在民商分立的国家在民法典之外所制定的商法典及相关的单行法。
(3)实质意义上的商法是指调整商事关系的一切法律规范,由民商分立国家的商法典及相关单行法和民商合一国家包括在民法典和商事单行法中的商法规范构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适用原则。
2-P70答:(1)这项原则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