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审计
2.客户动态管理
关注交易对手面临的外部监管处罚、重大诉讼或风险 事项等,是否及时向总行同业中心上报;交易对手的 基本底线指标发生变化时,是否及时了解并上报总行 同业中心;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对交易对手和同业业 务开展情况进行风险监测与动态分析;如对单个交易 对手业务总量的监测、交易对手集中度分析、交易对 手实时风险事项汇报等;
四、同业业务审计思路和方法
准确把握同业业务特点
1 重点关注签订抽屉协议和“隐性担险”等问题; 2 关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客户动态管理; 3 揭示同业资产业务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4 加强对票据业务风险的揭示; 5 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和反洗钱审查。
四、同业业务审计思路和方法
注重各类渠道的信息获取和运用
1 收集内外部相关业务的检查结果和处罚决定。
2 收集媒体报道、监管最新政策、监管风险提示等外部信息 。
3 了解监管对同业业务的最新导向、市场信息、其他金融机
构同业业务的经营模式及风险暴露情况。
4 利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系统,查询代理类产品涉及的项目
状况。
5 通过当地税务系统及监管网站查询交易背景及发票的真实
同业专营产品
•存放同业•同业借款 •同业代付 •同业拆借•同业投资•买入返售(卖出回购)
资产管理
•第三方存 管 •基金托管 •年金托管 •CTS
代理类业务
•代理清算
•代理开票
•代理基金
•代理保险
•代理信托
•代理债券
买卖
•代理金融机构发债等
一、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16家上市银行同业发展情况
业务审批 基础资产为单一产品或组合产品的同业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审批通过 后,再报同业业务中心进行业务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业务。
三、同业业务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同业投资简化审批流程
对以下交易结构简单、风险程度较低,信用风险主要在金融 机构的额度授信环节控制的同业投资业务,为提高审批效率,可 由同业业务中心直接进行业务审批:
性等。
四、同业业务审计思路和方法
保持敏感性,及时关注同业业务的新动向、新风险
1 密切关注新的违规事项、变种业务及操作手法。 2 关注业务创新中可能出现的趋势性、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
五、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一、卖出回购
1.客户准入
关注交易对手是否由总行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 理;一级分行是否与指定交易对手开展业务;交易对 手资质是否符合监管部门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和“穿透原则”要求
1 关注交叉感染风险
了解完整的业务链条,整体把握我行所处的角色及可能面临的 交叉性传染风险。
2 把握实质性风险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对相关业务解包还原、逐 笔穿透,准确分析实质性风险。
3 关注延缓风险暴露的问题
关注是否存在通过同业业务与其他表内、外业务相互转换 ,以此承接风险资产、延缓风险暴露的问题。
•金融脱媒 •金融创新
同业业务飞 速发展
同业初拆期借
同业业务 起步
一、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信贷资产转让模式 信用挂钩收益互换产品模式
买入转售模式
配资模式 存单质押模式 委托定向投资模式
二、同业业务规范的政策背景
2014年5月,监管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 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和中国银监会办公 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4]140号)两份同业监管新规,俗称127号文和140 号文。
20,000,000
单位:百万元
18,00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同业资产 同业负债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2012 2013 2014 2015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从实际效果看,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股份制银 行和城商行受到的影响较大,国有大行受影响较小。
二、同业业务规范的政策背景
——周慕冰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指出“同业业务本来是一项传统业务,即银行间临 时性、短期性资金头寸调度业务,问题是有的银行在某种 程度上把它变成了一种展业和盈利方式,从而存在着较大 的资金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同业业务改革的关 键是要回归其作为银行临时性、短期性资金头寸调度手段 的本性,控制同业业务的规模和比重。”
金融债 次级债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信托投资计划
证券投资基金
资产管理计划
三支柱体系存在的问题
同YO业U投R资 金 或T融 委I机 托T构其L购他E买金(融
机构)同业金融 资产或特定目的 载体(SPV)的 投资行为
一、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银行
证券
保险
基金
期货
信托
汽车金融 消费金融
金融租赁 财务公司
3.授信客户管理
一是授信客户准入管理;二是授信客户评级管理;三是授信客户 授信管理;四是授信客户贷后管理。
五、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4.业务准入
受托机构是否与非辖内客户开展存放同业业务;是否 有权限开办存放同业业务;向总行提交的业务申请是 否经相应负责人审核;存放同业业务是否符合期限规 定,是否为业务展期申请。
同业业务风险审计
1.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2.同业业务规范的政策背景 3.同业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4.同业业务审计思路和方法 5.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6.审计案例分析
一、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同业存 款
$
同业拆 借
同业借 款
同业代 付
买入返 售(卖 出回购 )
一、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主要运作模式
五、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5.票据及重要单证管理
关注同业专营部门向票据所有机构提取票据时,是否 具有票据出入库审批单;是否双人对拟卖出回购的票 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之后,是否与票据所有机构做 好出库交接登记;与交易对手交接票据时,我行是否 双人与交易对手共同封包;业务到期后,同业专营部 门是否双人与交易对手共同拆包,并双人对票据进行 真实性审查;是否按规定将票据交接至票据所有机 构,并填列交接登记簿。
“当前,可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由法人总部建立专营部 门单独经营,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再经营,分支机构不 能做资产转让、卖出回购、买入返售等同业业务,分支机 构不得在银行间市场单独立户”
二、同业业务规范的政策背景
新规主要规范的业务内容 ——明确了六大类业务的定义和范围 ——重点叫停了买入返售信贷资产和信托收益权 ——叫停了同业代付(资金投向为境内贸易) ——规范了会计核算 ——为同业投资明确范围 ——确定资产和负债的比例上限 ——规定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
五、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二、存放同业
1.客户准入
同业业务专营前,存放同业业务是否逐笔经总行审批;同业业务 专营后,受托机构是否与指定交易对手名单客户开展业务;外币 存放同业是否按照交易对手要求开展业务;理财资金存放同业是 否按“保本型理财产品交易对手名单”开展业务。
2.客户动态管理
交易对手面临外部监管处罚、重大诉讼或风险事项等情况时,是 否及时向总行同业中心上报;交易对手的基本底线指标发生变化 时,是否及时了解并上报总行同业中心;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对 交易对手和同业业务开展情况进行风险监测与动态分析。
5.落实审批条件
实际存放同业金额、利率、期限与总行批复是否一 致;是否在审批前办理存放同业业务。
6.协议签订
存放同业协议内容是否与总行批复相符;协议要素填 写是否完整,签字用印是否合规;协议签订流程是否 合规;协议为非标文本时是否通过法律部门审核。
管理,以分散业
务风险。
三、同业业务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同业投资业务审批流程包括信用风险审批和业务审批,授 信审批部门负责同业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审批,同业业务中 心负责同业投资业务的业务审批。
信用风险审批 基础资产为单一产品的同业投资业务,比照单笔信贷业务授权,报 有权审批部门逐笔审批,但该类业务审批权不得向二级分行转授。 基础资产为组合型产品的同业投资业务,需将组合产品整体方案报 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批,审批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交易结构、投资组合、退 出机制、政策合规性以及流动性安排等。具体单笔资产比照单一产品的 同业投资业务审批机制执行
代客
理财产品
基础资产
同业投资 (SPV)
自营
基础资产
三、同业业务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存放同业 保本理财 结构性存款 存单质押融资等
同业借款 券商收益凭证 国内信用证收益权等
委外投资 债权类同业投资等
三、同业业务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同业业务中心对同业 投资业务交易对手以 名单制方式,实施集 中统一准入管理,定 期评估交易对手信用 风险,动态调整交易 对手机构范围。
五、同业业务风险审计重点
4.协议签订
关注协议是否使用总行制订的示范协议文本或人民银 行标准合同文本;使用非标准文本,是否经总行同业 业务部、分行法律部门审查;协议要素是否与总行批 复及系统清单数据一致;协议约定的交易对手付款账 户是否符合外监规定;是否在总行审批通过、非示范 协议文本经总行和分行审查后才与交易对手签订协 议;是否存在用印未审批、先用印后审批等逆程序操 作行为;合同签字人是否为有权签字人;审批条件落 实前,是否违规与交易对手签订协议。
8,000,000
存放同业 拆出资金 买入返售 同业存款 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2012 2013 2014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