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分公司无线网络平滑过渡实施体系华为设备替换经验总结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三月目录1、无线网络频率规划 (1)1.1频率规划分析 (1)1.2频率规划问题 (3)2、设计方案比较 (3)3、施工技术规范 (7)3.1割接施工技术规范 (7)3.1.1 施工前准备 (7)3.1.2 施工实施细则 (8)3.3基站调测 (11)3.3.1 基站调测步骤 (11)3.3.2 基站调测注意事项 (12)3.4基站倒回实施细则 (13)4、主设备功耗对比测试 (13)5、无线设备安装示范站 (15)5.1开箱验货流程 (15)5.2安装机柜 (16)5.3电源线和保护地线的安装及布放 (19)5.4防雷告警线的安装 (21)5.5传输线和告警线缆的安装及布放 (22)5.6机柜内射频电缆、信号线、电源线的安装 (24)5.7安装完成 (24)1、无线网络频率规划1.1 频率规划分析对清溪镇的频率规划是在对现有网络结构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之后进行的,一方面保证了现有网络频率规划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频率规划原则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1)GSM900频率规划分析移动GSM900M的频率带宽共24MHz,频率间隔为200KHz,可用频点为1~94,还包括E频段的1000~1023,为避免与联通频点产生干扰,95号频点暂不使用。
BCCH采用32~57共26个频点,8×3的复用模式;TCH采用1~31、58~94、1000~1023的频点,共91个,分为12组,采用4×3复用模式;整网测试发现频率干扰问题较小,无明显的同邻频干扰存在,现网频率规划良好。
详细频率规划原则如下表:表1.1-1 900M频率规划模型现网900M小区基本采用空腔合路器,进行基带跳频,每个小区的频点分为两组group0和group1,group0包含BCCH频点和TCH频点,均参与基带跳频;group1包含用于PDCH规划的频点,PDCH频点在频模给出的TCH频点中选择,不参与跳频。
900M 频模如上表所示,GSM900M在不考虑E频段的条件下采用4×3复用,最大配置可达到S7/7/7,且现网频率规划中同一小区内频点间间隔均大于我司空腔合路器所要求的600KHz,故现网900M的频率规划基本可以满足现网扩容要求,建议在替换过程中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仍使用原网频率规划。
2)DCS1800频率规划分析移动1800MHz的频率带宽31.4MHz,频点间隔200KHz,BCCH采用5×3复用,频点范围512~541共30个频点,TCH采用5×3复用,频点范围543~676共127个频点,全网除个别小区以外,均采用射频跳频,已细分15个MA集,如下:MA1:543、558、573、588、603、618、633、648、663MA2:544、559、574、589、604、619、634、649、664MA3:545、560、575、590、605、620、635、650、665MA4:546、561、576、591、606、621、636、651、666MA5:547、562、577、592、607、622、637、652、667MA6:548、563、578、593、608、623、638、653、668MA7:549、564、579、594、609、624、639、654、669MA8:550、565、580、595、610、625、640、655、670MA9:551、566、581、596、611、626、641、656、671MA10:552、567、582、597、612、627、642、657、672MA11:553、568、583、598、613、628、643、658、673MA12:554、569、584、599、614、629、644、659、674MA13:555、570、585、600、615、630、645、660、675MA14:556、571、586、601、616、631、646、661、676MA15:557、572、587、602、617、632、647、662、677现网1800M小区频点分为3组,group0、group1和group2。
group0为BCCH频点,不参与跳频;group1为TCH频点,参与射频跳频;group2为PDCH频点,PDCH频点在频模给出的MA集中选择,不参与跳频。
1800M频率规划模型如下表所示:表1.1-2 1800M频率规划模型现网1800M网络按目前规划最大配置可达到S10/10/10,且采用射频跳频,扩容时只需规划相应的MAIO,不采用空腔合路器,频率分配完全满足现网要求,且测试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干扰存在,建议搬迁后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仍使用原网1800M频率规划。
1.2 频率规划问题1)BCCH间邻频干扰现网频率规划较为宽松,明显的同频干扰没有发现,但个别区域存在BCCH的邻频,900M小区间BCCH邻频的两个频点均参与各自小区的基带跳频,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均化可能产生的频率干扰,对网络造成明显干扰的可能性较低,测试中未发现造成明显干扰,后期替换为华为基站后值得关注。
而1800M小区BCCH频点不参与跳频,邻频可能会产生干扰。
此外多数区域也存在着邻区间TCH邻频现象,由于TCH大量采用跳频技术可以均化可能存在的干扰,对网络造成的影响也不会有BCCH那么明显,可在后期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再调整。
2)同基站小区频点存在邻频现网存在同一基站下的不同小区间存在邻频的现象,爱立信基站由于射频性能原因可能支持这种配置,但是华为基站不支持这种理论上应该避免的频率规划方式,这样的频率规划有可能会造成明显的干扰,应严格避免。
2、华为设备设计方案注意事项2.1 主设备设计方案本次华为主设备替换项目采用的华为主设备型号为BTS3012、BTS3002E和BTS3006C机架,根据不同机架类型,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2.2.1 BTS3012机柜设计方案本次华为主设备替换项目宏蜂窝基站主设备一般采用的是室内型宏基站BTS3012机架。
华为BTS3012 是华为公司GSM 室内型宏基站的新产品,性能优越同时具有高可靠性,支持双密度收发信机,单机柜最大支持12 载波。
BTS3012机柜按IEC60297 标准设计,机柜尺寸为1600mm(高)×600mm(宽)×450mm(深);空机柜重120kg,满配置重200kg。
设计方案一共有四种类型:插位安装,拆架安装,新位安装,原位安装。
华为主设备与爱立信主设备对比,在设计上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华为设备采用的是并柜方式,三个小区是有主从机架之分,一般第一小区机架是主机架,三个小区之间有并柜线。
因此,华为设备三个机架必须在3.5米范围内,否则会超出并柜线的距离。
(2)华为主设备三个机架间的顺序也是有约束的:必须按顺序放置,不能出现第三小区机架位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机架之间的安装方式。
2.2.2 BTS3002E机柜设计方案本次华为主设备替换项目微蜂窝基站主设备一般采用的是双密度EDGE基站BTS3002E。
华为BTS3002E具有覆盖能力强、体积小、安装灵活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节省机房建设投资,单机柜最大支持2 载波,最大支持6机柜并柜。
BTS3002E机柜尺寸为700mm(高)×470mm(宽)×335mm(深),安装防雨帽后高度为780mm;机柜重19kg,满配置重60kg;支持挂墙安装和抱杆安装。
原爱立信微蜂窝主设备一般采用RBS2308、RBS2302或RBS2309,最大尺寸为710mm(高)×430mm(宽)×270mm(深)。
对比华为BTS3002E机柜与爱立信微蜂窝主设备,两者尺寸相差不大,因此BTS3002E机柜设计方案共有两种类型:新位安装,原位安装。
由于华为BTS3002E机柜采取的是右侧开门方式,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在右侧空出至少400mm的空间方便工程操作。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设计方案选择时,优先考虑新位安装方式。
2.2.3 BTS3006C机柜设计方案华为BTS3006C机柜是GSM双密度直接风冷型室外小基站,采用双密度收发信机,单机柜最大支持6载波。
BTS3006C机柜具有建网成本低、建站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BTS3006C机柜尺寸为700mm(高)×600mm(宽)×470mm(深),安装底座和防雨帽后高度为980mm;单机柜满配置重量为130KG;支持室外落地、抱杆、平台安装。
BTS3006C在室内与宏蜂窝设备的安装大同小异;但因为该设备是采用下出线的方式,所以在室外安装的情况下就必须安装底座以避免设备浸泡于水中而影响正常工作。
BTS3006C在室外落地安装时,需在地面上构筑混凝土基墩,以便安装BTS3006C 主机柜和蓄电池机柜,注意应使水泥基础的厚度大于200mm,建议为400mm。
具体厚度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必须保证在下大雨或有洪水时,机柜不会进水;下大雪时,积雪不会覆盖到机柜外部最低的进风口,有利于机柜的散热。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BTS3006C最大支持6载波,因此在某些机房承重实在无法满足要求的宏蜂窝基站,可以考虑用BTS3006C机柜代替BTS3012机柜,室外安装。
2.2 天馈系统改造在天馈系统改造方面,华为设备与爱立信设备有两点不同之处:1)在室外方面,馈线接地要求不同。
当铁塔在机房顶上时,至少保证2处有效接地,接地点在馈线下塔拐弯前1.5米处和楼面拐弯下机房前1米处,如果馈线下塔处与楼面下机房拐弯处馈线长度大于30米时则每隔20米接一次地。
当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至少保证1处有效接地,接地点在馈线下塔拐弯前1.5米处,如果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20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
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支撑杆时,要求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约1米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支撑杆馈线长度大于10米少于30米时则在馈线下支撑杆后约1米处增加一处接地,如果两处接地点间馈线长度大于30米时则每隔20米接一次地。
2)在规模与天线配置方面有所不同。
GSM900系统建设时由于采用了DFCU型合路器,与爱立信的CDU_D和CDU_F 合路器的天馈线配置需求是完全一样的:无论多大规模,始终每小区只配置1根天线和2根馈线。
华为设备的DCS1800系统采用的是DDPU型合路器,DDPU内分2个双工器,共处理2路发射信号和8路接收信号;同时华为的dTRU发射信号是采用宽带合路,接收信号是分集接收,因此2个dTRU板(4个载波)刚好需要1个DDPU板(2发8收),即1个dTRU板对应需要2根馈线(每根馈线有1发1收,其中接收信号在DDPU里面经低噪分路成4路信号)和1付双极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