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学习资料

人工挖孔桩基础方案学习资料

110kV骏康〜大梅沙、骏康〜东部华侨城双解口进上洞站线路工程人工挖孔桩、掏挖桩基础施工方案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06月28日批准:日期: 技术审核:日期: 项目部审核:日期: 编写:日期: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02.编写依据 03.作业流程 (1)3.1 作业(工序)流程图 (1)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5. 作业准备 (5)5.1 人员配备 (5)5.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5)6.作业方法 (6)6.1 现场准备 (6)6.2 材料准备 (6)6.3 挖孔要求 (8)6.4 开挖基坑 (9)6.5 清理基坑 (10)6.6 钢筋笼的制作 (10)6.7 混凝土浇制 (10)7.安健环控制措施 (11)7.1 预控措施 (11)7.1.1 执行南方电网公《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11)7.2 危险点辨识 (12)8.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3)8.1 质量控制措施 (13)8.2 检验标准 (13)9. 声测管埋设要点 (13)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人工挖孔桩、掏挖桩基础;本工程为110kV骏康〜大梅沙、骏康〜东部华侨城双解口进上洞站线路工程,人工挖孔桩、掏挖桩基础共:10基,总方量为:744.4 方;挖孔桩基础的型式有:G001-G014 T002、T003 T007、TOO8、T009、T01O T013 T014T015 等型式。

1.2线路方向及基础编号规定:1.2.1线路的前进方向在杆塔结构明细表中标注,与其相垂直的方向称为横线路方向。

1.2.2铁塔基础位置按下图的规定编号为A、B、C、D号,且四个基腿的相对坐标是固定不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前(骏沙线N39#、N37#右C中心桩横线路方向D后(上洞站构架1.3 混凝土强度:基础及护壁均采用C25,基础垫层及保护帽采用C15 本工程所经区域多为山地,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植被茂密地势起伏大,大部分地形陡峭, 交通条件比较困难。

2. 编写依据序号标准名称颁发机构1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建设部、质监总局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设部、质监总局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建设部、质监总局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设部、质监总局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设部、质监总局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建设部3. 作业流程3.1作业(工序)流程图基础施工包括路径复测、分坑、平整基面及挖坑、基础钢筋安装、浇制、养护、拆模板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基础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按《指南》中与普通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及直柱全掏挖式基础作业相关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安全施工作业票有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需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5. 作业准备5.1 人员配备说明:根据实际工程量配置。

说明:工具配备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6. 作业方法6.1 现场准备6.1.1挖孔桩施工应遵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要求,并须符合设计图纸《挖孔桩基础施工统一说明》,混凝土浇注要求一次性完成。

6.1.2挖孔桩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的硬塑状土和岩石地质。

施工前应有塔位详细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施工措施。

6.1.3施工前应做好场地平整,做出有效的排水措施及安排好运土通道及设备等。

6.1.4根据设计图纸规定进行分坑,建立桩位测量点。

6.1.5充分了解桩位的工程地质资料,对不良地质条件的对策应有准备。

6.2材料准备6.2.1水泥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其品种与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水泥除必须取得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外,尚应有出厂日期。

采购的水泥应委托认证的土建试验室抽样复检,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库存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包,并用防潮板垫起,保管过程中必须每月翻包一次。

因保管不良受潮结块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变更水泥的厂家或标号时必须重新检验。

水泥每200吨为一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混凝土所使用的轻骨料要求是天然河砂,从现场采样回来并作试验鉴定合格后,才能在工程混凝土中作轻骨料。

混凝土使用的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有关规定。

每批砂均应经质量检验。

砂每400n3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6.2.3 碎石混凝土用的碎石应符合JGJ5A 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每批石子均应进行质量检验。

碎石为天然坚硬岩石经人工或机械加工破碎,且筛分,其粒径20〜40mm的岩石颗粒<: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必须合格,颗粒大小符合检验和试验样本要求,其表观、堆积、紧密密度应符合要求。

采用单一单粒级配制混凝土,必须对配合比进行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碎石每400n3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6.2.4 水砼浇制和基础养护的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饮用水及清洁的河溪水可不用化验,只进行外观检查,水中不应含有油脂及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和糖类。

②、污水及PH值少于4的酸性和含硫酸盐(SO4)超过水重1%1 勺水均不得使用。

③、难以判断水质的,应取样到专业的化验室进行化验,以免影响砼的质量。

④、不能使用海水。

6.2.5 钢筋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材的钢号、规格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表面不得有折叠、裂纹、刮痕、结疤、麻点、分层等缺陷。

每一批钢材均应有出厂的合格证明和材质化验报告,成批购买的钢材应抽样进行试验。

各种规格的钢筋每60 吨为一检验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6.2.6 焊条钢筋焊接所使用焊条型号有E43 E50等,焊条型号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型号进行选用。

E43型焊条用于I级钢筋的焊接,E50型焊条用于II级钢筋的焊接,各种焊条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在使用前应做外观检查,选用的焊条应与被焊钢筋的强度和性能相当,受潮的焊条必须经过处理,并经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焊药剥落者不准使用。

627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所有原材料的检验必须由监理见证送检628配合比按试配的数据执行,配合比按下表填写。

6.3挖孔要求基坑采取人工挖孔成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挖孔时必须同时设置做护壁,一般护壁混凝土的厚度为100〜150伽,每节高度为1000伽,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桩身相同。

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150〜200伽,上下节搭接不小于50伽,如下图所示。

桩孔采用挖一段,即浇注一节护壁,拆模后再继续掘进,最终形成的桩孔,护板必须在浇制24小时后方可拆除。

挖孔桩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遇有流塑状淤泥、流沙或孔壁坍塌时,应停止挖孔,待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掘进。

对于坍塌段可采取边挖边校对孔位,护壁结构应做适当加强。

6.4开挖基坑641根据基坑开挖尺寸线先挖出样洞,深约300伽,样洞直径比设计的基础尺寸小30〜50伽,样洞挖好后应复测根开、对角线等尺寸,合格后再继续开挖。

6.4.2基坑主柱挖掘过程中,为保证桩的垂直度,每挖3米深后,在坑中心吊一垂球检查中心位置、垂直度及主柱直径一次。

桩位允许偏差土5mm垂直度允许偏差0.5%。

6.4.3每日开工前及桩孔开挖过程中,必须检测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孔内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通风设施,确保孔内作业时空气清新,避免缺氧;当桩孔深超过10米时,还应有专门向孔内送风的设备。

5.4.4施工过程中,孔口应有专人监护,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偑戴安全帽并系安全带;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孔内设半边井的安全网,并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当暂停孔内作业时孔口应用盖板盖好。

6.4.5基础主柱开挖深度距设计要求尚有100〜200伽时,检查主柱直径正确后,用钢尺在主柱坑壁上量出基础底部扩大头挖扩位置线。

由挖扩位置线下方20〜40mm 处开始挖掘扩大头部分。

6.4.6基坑开挖至距设计要求埋深尚有约50mm寸,在基坑底部钉出基坑中心桩,边挖掘边检查尺寸,直至基坑周边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为止。

基坑底部应预留约50mn暂不挖掘,待清理基坑时再修整。

6.4.7基坑内提土应采用吊篮或吊桶,提升装置及井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提运方法应采用辘轳或三脚架或杠杆,以人力操作将土提运至坑口上方再倒至距坑口不小于5 米远的安全地带。

648基坑施工的铲、镐等工具的把柄长度应限制在500mm以下,视坑口直径而定,以方便操作。

6.4.9 掏挖基坑过程中如发现土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时应暂停挖掘,报告工地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

6.5 清理基坑6.5.1 清理基坑的任务是修理坑壁及清除坑底未挖掘的部分,基坑清理应由上至下进行。

6.5.2 清理基坑应有与主柱直径等长的专用测量工具测量主柱基坑直径,以保证基坑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清理基坑时应保留基坑中心桩,以基坑中心桩为准测量基坑中心桩至四周坑边尺寸应相等。

6.5.3 清理好的基坑,如需过夜浇制基础,应采取防止雨水或泥土流入坑内的措施,例如加盖塑料薄膜,在坑外侧开挖小排水沟等。

6.5.4 基坑清理完毕,应测量立柱断面尺寸及坑深,符合规范偏差要求,并作好施工记录;基坑尺寸属隐蔽工程应有监理代表在现场复查并签字认可。

6.6 钢筋笼的制作6.6.1 主筋接头焊接时,要求二面焊接,焊接长度取5 倍主筋直径;搭接后的两根钢筋应在同一重心线上,主筋接头必须错开连接位置。

6.6.2 桩外箍筋采用螺旋筋形式,注意钢筋笼的组合连接,钢筋笼制作完毕后应核实各施工图纸。

6.6.3 护板可用预制混凝土绑扎垫块代替,但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6.6.4桩主筋与地脚螺栓锚板间应用①10钢筋焊牢。

6.6.5 钢筋接头错开位置见施工图。

6.7 混凝土浇制6.7.1 钢筋笼应按设计图纸配置,吊装应防止扭转弯曲,其接头应符合有关规定。

6.7.2 桩身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