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剖析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 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 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 增加氧的消耗量。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 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 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 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沈阳事业部交通事故模拟图
沈北路
站等处
事故 发生 地
正门经警警室
杜慧萍
注意事项
1、不驾驶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无证驾驶车辆。 2、严禁酒后驾驶车辆。 3、步行或骑自行车不要带耳机,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 过”。 4、不穿越道路隔离护栏。 5、骑自行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看望,伸手示意,不突然猛拐。 6、骑电动车时,要走非机动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要靠右慢行。 7、遇恶劣天气时,不穿带严重阻挡视线的衣物。 8、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或游戏,在马路上不急拐猛跑。 9、驾驶机动车时,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凡发现安全性能不合格的, 要立即停驶修复,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车况良好,车辆有故障 绝不上路行驶,坚持出车“三检”制度,确保不出机械事故。 10、不开快车,不开三超车,不开疲劳车,不把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 ,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11、行驶中,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不开斗气车,精神集中,不干与 驾驶无关的事情,按规定限速行驶,尊重他人路权。
/v_show/id_XMzQ0Njc2Njg0.html
三忌———吸烟 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 如大风天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 在床上吸烟等,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
四忌———儿童玩火 家长们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 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引火物很感兴趣。使一些小孩在 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作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冬季安全知识
主要内容
冬季消防安全知识。 预防煤气中毒事故。 安全用电知识 冬季交通安全知识 怎样预防冬季流行病
冬季消防安全知识
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的用火、 用电、用油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 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 宿舍、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 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火灾,至关重要。
冬季交通安全
2012年11月2号十八点三十分,沈阳事业部品 保处考核员杜慧萍在下班时,从正门到对面乘坐出 租车,由于过往车辆较多且速度较快,杜慧萍在马 路中间双黄线处站等车辆通过,由于当时沈北路路 灯未开导致吊车司机未能及时发现杜慧萍,将杜慧 萍撞到,杜慧萍被吊车前风挡玻璃带出20余米后停 下,司机当时拨打120及122报警,十八点五十分左 右120到达现场,对人员进行急救,人员已无生命 迹象,当场宣布死亡,目前事故正在沈阳市大东交 警支队处理中,肇事车辆已被交警队扣留,肇事司 机已经投案自首。
“流感”有别于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 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 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 人、婴幼儿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易并发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脑 水肿、脑炎、心包炎、心肌炎、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流感还可促使 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如哮喘、慢性心衰患者常因患流感而使病情恶化。 由于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 且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严重。 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常易合并 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 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 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经5~7天痊愈。
安全用电知识
2、按规程操作家用电器:各种用电设备,应在充分了解设备原理、 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写明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使用。 3、应使用正规设备厂家生产的家用电器。过期、超期设备应及时淘 汰,切勿因尚能使用,舍不得丢弃报废,以免因小失大,酿成事故。 4、冬季使用空调,除特殊需要外,空调的温度设置不宜过高,以防 其长期运行出现过热,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另外,室内外温差不宜过 大,最好保持室内比室外高8摄氏度。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人在骤冷骤 热的环境下,容易伤风感冒。对于老人和患高血压的人而言,室内外温 差更不能过大。开空调时紧闭门窗,时间长了会导致室内缺氧,细菌、 病毒也会趁机大量积聚,因此,空调每次开2个多小时就应该停下来,并 开窗通气。
视频:冬季用气安全
预防煤气中毒事故
预防煤气中毒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煤气中毒 也叫一氧化碳中毒。煤气是煤炭在没有充分燃烧时产生的, 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到的有毒气体。人吸入了这种气体以后, 它很快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影响了养气的吸收。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缺氧现象,产生头疼、头晕、 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瞳孔放大、 昏迷不醒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造成死亡。
女生群租宿舍内, 8人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 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 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 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 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 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使用电热棒
1、烧水时,水一定泡过电热棒
2、一定要放到不导电的东西里面烧水
3、烧水时不要接触水因为水是带电的 4、烧开后不要马上取出来,因为它的加热丝还没冷却,对加热棒不好 5、使用电热棒时,最好本人有充裕时间,以便烧开后马上断电 6、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时间间隔,以防电热棒暴裂 7、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在冷却之后用醋+钢丝刷清理上面的水垢 8、电源一定要稳定 9、应该每次用统的冬季流行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和手足皲裂皮肤瘙痒 等,今年我们要重点预防的是甲型HINI这种流行病。 H1N1是一种病毒,它的宿主是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 所有亚型的H1N1病毒已被隔离野生鸟类,但疾病是罕见。 有些H1N1病毒引起严重的疾病大多发生于家禽方面,而人 类却很少出现。但经过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传播和变异,这可 能导致疫情或人类流感大面积传播。 1.甲型HINI这种流行病的预防 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二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 抗能力;三要避免和和这种病人的正面接触,以防传染;四要 按要求服药,积极预防。
特别提示:煤气中毒的误解
6.烧液化石油气不会引起煤气中毒。液化石油气比空 气重,如果灶具漏气,易在低处聚集,吸进体内也会发生 煤气中毒。 7.灌醋和灌酸菜汤能救中毒病人。对煤气中毒的病人, 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硬往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 易呛入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使病情加重,甚至死 亡。 8.煤气中毒病人抢救过来就没事了。煤气中毒对人的 肺、心、脑等器官的损害都很大。对抢救过来的病人如不 继续精心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特别提示:煤气中毒的误解
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 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 化碳,因此也能引起煤气中毒。 2.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煤气是一种无色、无 味气体,室内没有煤烟,不等于没有煤气。煤气中毒是在不 知不觉中发生的。 3.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煤气中毒。其实,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而且水分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内含有大量一氧化碳, 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增加中毒危险性。 4.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煤毒。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 质,也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煤气和预防中毒。 5.门窗上有缝隙不会引起煤气中毒。空气比重为1,煤气 比重为0.967,室外空气比煤气重。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 煤气便不易排出。因此门窗上有隙也可能发生煤气中毒。
怎样识别煤气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 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 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 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 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 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 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 高。即使有幸不死,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安全用电知识
5、电熨斗、电吹风、电热梳、电烙铁、电炉等电热器具不要直 接放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器具用后要随手 关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6、电暖气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取暖器,若使用不当往往 会因温度过高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火灾等事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选 用质量合格产品;使用带安全接地三孔插座并确保插接牢靠;电暖器 功率档位应适当调用,不宜调温度过高;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电源线 和插头插座是否发热发烫,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人离开家中必 须关闭电暖器并断开电源,将插头拔下,严禁电暖器在无人监护状况 下运行。 7、电热毯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睡前1小时左右通电加热,入 睡时关掉电源,尽量不要通宵使用,尤其是小孩子。 电热毯不要与 人体直接接触,最好在上面铺一层毛毯或床单,千万不要折叠使用, 否则易烧坏电热线的绝缘面,造成漏电, 发生意外伤害。
五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妥 家庭里经常使用 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钢瓶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一些城乡家庭已经购置上了小汽车,不少农村居民家中也购买了 农用车、卡车等车辆从事农业生产或运输行业,随之而来,液化石油气、 汽油、柴油等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