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核心素养解读教学内容

历史核心素养解读教学内容


水平3:能准确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的空间特征,并能结合所 学知识给予解释,但对于列强侵华战争与海关设立的关系阐述不 够。

水平2:能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的空间特征,并能结合所学知 识进行一般解释。

水平1:能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的空间特征,但不能给予解释。
素养3 史料实证: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 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概念界定: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 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水平4:能准确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的空间特征,并能结合所学 知识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示例:中国近代海关的设置呈现出由沿海向沿江延伸、由南方向 北方延伸的特征。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开放数量的增多与中国近代 海关在空间布局上的延伸,是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逐步加深和从 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而展开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伴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这种影响自中外冲突比较集中的东南 和东部沿海地区,逐渐从南方扩延至北方,从沿海溯长江而深入 到内陆。
素养2 时空观念: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 必备的重要观念。 评价表现:
晚晴中国近代海关设关地点和时间一览表
(1)采用一个恰当的时间尺度,对上表中中国近代海关的设置进 行阶段划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过程的空 间特征并进行分析。
评分参考:

(1)采用一个恰当的时间尺度,对上表中中国近代海关的设置 进行阶段划分。
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 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 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 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 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评分参考:
水平2: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如结合近代史上列强 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或重大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标志,对 中国近代海关的设置进行阶段性划分,但未就其特点进 行概括。
水平l:能对中国近代海关的设置进行阶段性划分,但未 指出划分的标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关设置的空间特征 并进行分析。

水平3: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术语,如结合近代史上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战争或重大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标志,对中国近代海 关的设置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对其特点进行概括。

示例:分为四个阶段,其标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阶段划分依据;或 以《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为阶段划分依据。其基本特点是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逐步加深, 海关的设立不断增多。
概念界定: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内涵阐释: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 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 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素养2 时空观念: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 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
具体要求: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
素养1 唯物史观: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
基本原理: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4)社会制度(形态)规律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注意: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 等
素养2 时空观念: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 所必备的重要观念。
素养3 史料实证: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 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评价要求:

一份奏折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 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 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 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 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 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 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 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动态
核心理论 核心思维 核心方法 核心能力 核心价值观
素养1 唯物史观: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 基本要求: 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 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 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 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
核心素养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 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内涵阐释: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 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 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素养3 史料实证: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 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具体要求: 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 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 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 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 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 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