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室满堂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地下室满堂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二)柱模施工方法:
A、矩形柱模板:采用拼合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每块面板后背3~4根竖向通长60×80mm杉木枋(水平间距200~250mm),上下各一道60×80mm横枋。背枋两面刨光。柱模采用双钢管柱箍配合对拉螺栓(螺杆直径φ14)双向对拉加固,上、下柱箍间距300~500mm,第一道柱箍距模板底口不大于200mm。 柱子的水平支撑利用满堂支模架作为水平支撑,每柱水平支撑不得少于上、中、下三道,水平支撑的间距不得大于1.5米。
5、梁底承重立杆的设置:梁底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当梁模板支架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当梁宽超过400mm时,在搭设支模架时应在梁底设置承重立杆,且应连成整体。
6、扣件设置:在承重纵横向水平杆的下面应设置防滑扣件,以增加上部扣件的承受能力。
7、施工荷载:一般不超过100kg/㎡,如需承受较大荷载应采取加固措施,或经设计。
5、使用工具严禁随意抛掷,乱抛,以防物体打击;
6、在进行定型模板吊运、安装作业时,各班组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严禁因为班组争用塔吊吊运模板闹矛盾而发生与指挥、司机打架或关电源的现象发生;
7、卸料平台使用时,各班组必须按要求方案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超载或强制要求指挥人员进行违章起吊作业;
8、上下层交叉施工作业时必须按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上方作业人员进行拆模和搭设作业时,材料必须距离楼层0.5米进行堆放,更不允许有悬空未拆除杆件,搭设时手必须握紧物件,以防物体掉落造成打击;
D、梁板支撑说明:
1、一般梁支模架立管间距小于800×1000,板支模架立管间距1000×1000;
2、梁高 600以上的采用双排对拉螺栓,螺栓纵向间距为300~500mm。
3、所有架下支承立管梁底,板底主受力接点扣件下端必须设置防滑保护扣。
(三)安全技术:
1、所有外剪力墙柱模底加固钢管不得与外架相连;
B、梁板模板支撑采用满堂钢管(φ48×3.0钢管)脚手架。梁下小横楞间距300mm,大横楞(两根钢管)顺梁轴方向布置,间距约为(梁宽+400mm),立杆间距:(梁宽+400mm)×500mm(500mm顺梁轴方向),水平杆步距约1500mm,扫地杆距楼地面不大于200mm。
C、板下横楞(φ48×3.0钢管)间距500mm,垂直于面板下木枋方向布置,板下纵楞间距1000mm,立杆间距1000×1000mm,水平杆步距约1500mm,扫地杆距楼地面不大于200mm。
13、地下室外架与外剪力墙的离墙间距在考虑模板、木枋支设空间的情况下不得大于30㎝,架体与楼板接邻的部位必须做好全封闭,地下室三层每次必须做好每层脚手板的满铺,操作层必须有不低于1.5米的防护栏杆。
所有班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施工,由于违章所出现的安全事故均自行负责。
3、水平杆布设:离地200mm设一道扫地杆,纵横向布置,梁、板底部根据支模需要标高搭设一道水平杆,扫地杆和顶层水平杆之间应增加水平连结杆,纵横两向布置,水平杆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0米。
4、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9、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10、在高温天气进行施工作业,应合理安排好休息的时间,不得违章进行作业,避开高温时段,避免人员中暑;
11、昼夜间施工作业,无防护用品严禁在无防护设施临边进行作业;
12、施工作业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符合临电要求,严禁私拉乱接或使用传动部位无防护罩的机具;另严禁用砂轮机进行圆盘锯片的打磨或在砂轮片上进行材料的打磨作业等;
满堂支模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地下室
分部(分项)工程
模板工程
交底内容
支模架搭设安全技术
交底日期
(一)支模架搭设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2、立管间距:梁底两边立管采120mmm、100mmm平板下立柱可采用1.0×1.0平方米的立柱网,梁底加设一道立杆支撑,立杆下设150×150㎜见方的模板。
2、拆边梁时的模板、木枋、钢管、扣件严禁长时间的积压在外架上,另外架上严禁堆放工具箱、脱模剂桶、吊模等;
3、外架上的架板严禁挪作它用,另外架上的安全网不得随意的掀开,如有需要必须经施工员同意;
4、电梯井内支模架搭设和支模时,必须按要求做好底部封闭工作,满铺竹脚手板,在未做好封闭工作时,不得从事作业;
交底人
姓名
安全员
姓名
职务
项目总工
接受交底人(施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