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害结构安全。通过沉降和裂缝观测,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少的裂缝,待地 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 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荷载裂缝
因承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墙等方法处理,对那些可能 导致结构垮塌的裂缝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情施。
砌体裂缝常用处理方法
1.填缝封闭 2.表面覆盖 3.加筋锚固 4.灌浆 5.钢筋水泥夹板墙 6.外包加固
7.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8.整体加固 9.变换结构类型 10.将裂缝转为伸缩缝 11.其他方法
加筋锚固
砖墙两面开裂时,需在两侧每隔5皮砖剔凿一道长1m(裂缝两侧各0.5m)、深50mm的砖缝,埋 入Ф6钢筋一根,端部弯成直钩嵌入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严实,施工时 注意一下几点:
2.地基不均匀沉降
(1)地基沉降差较大 (2)地基局部塌陷 (3)地基冻胀
(4)地基浸水 (5)地下水位降低 (6)相邻建筑物影响
3.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1)受压,受弯,受剪,受拉强度不足。 (2)局部承压强度不足。
砌体裂缝主要原因
4.设计构造不当
(1)沉降缝设置不当 。 (2)建筑结构性差。 (3)墙内留洞不当 。
鉴于上述事故,对使用灰砂砖的墙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
·对于空旷库房,当车间纵墙很长时,最好不采用灰砂水率过高。
·一般情况下,灰砂砖含水率为5%~7.5%,可以不要浇水湿润。在干燥高温时可适当浇些水,但应提前一 些,因为灰砂砖吸水速度慢,临时浇水形成水膜而未吸收,反而降低砌体强度。
(1)设计截面太小,承载力不够。 (2)水、电、暖、卫和设备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 (3)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掺和料等。 (4)施工质量差,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施工时砖没有浸水,引起灰缝强度不足等。
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2. 砌体稳定性不足
这类事故是指墙或柱的高厚比过大,或施工原因导致结构在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失稳变形。 原因分析:
本章重点分析了砖砌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砌体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不足质量事故种类、原因和常用处理方法,还分析 了砌体局部损伤或倒塌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混凝土砌块(混凝 土小型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事故也进行了分析。
目 录
CONTENTS
1
砌体裂缝
2
砌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
砌体局部损伤或倒塌
(3)不均匀震陷
(4)机械振动
砌体裂缝处理原则
砌体裂缝中最常见的3种裂缝是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处理这3种裂缝时,可以参照以下原则:
1.温度裂缝
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 经过一段时间观测,等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成局部修复方法 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热工构造,以防再开裂。
2.沉降裂缝
5.材料质量不良
(1)砂浆体积不稳定
6.施工质量低劣
(1)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 (3)留洞或留槽不当。
7.地震和工程振动
(1)地震
(2)无下弦人字木屋架
(4)不同结构混合使用,又无适当结构。 (5)新旧建筑连接不当。 (6)留大窗洞的墙体构造不当。
(2)砖体积不稳定
(2)砌体用断砖,墙中通缝,重缝较多。
砌体裂缝的分类
1
竖向裂缝
砌体中常见的裂缝
2
水平裂缝
3
斜裂缝 (正八字形, 倒八字形等)
4
不规则裂缝
砌体裂缝主要原因
1.温度变形
(1)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大的约束。 (2)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大。 (3)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4)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缝)较大。
事故分析
·如对以上性能掌握不好,处置不当,则易造成开裂事故。
·该工程使用灰砂砖,由于灰砂砖供应也很紧张,所有使用的砖都是在砖厂堆放不到4d就运到工地砌筑,有的 一旦出窑便装车运往工地。施工时工人不懂灰砂砖的特点,考虑到新疆库尔勒属于干燥地区,施工时又猛浇了 水,使砖的干燥时间大为延长。施工时值7、8月间,天气炎热,地表温度有时可达60摄氏度,这些因素加剧了 砖的干缩变形,从而造成大面积开裂。
⑨预应力锚杆加固
如重力式挡土墙预应力锚杆加固,提高抗倾覆与抗滑能力。
⑩局部拆除重做
用于柱子强度、刚度严重不足时
案例展示
案例一
某企业新建一车间,砌体结构,3层,高12m.建筑面积1500㎡。第1~2层为生产用房,1层通开,多孔预制板架 设在10m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上。当施工到第2层时,应业主要求增加了1层,并把原设计的硬山搁檩、挂瓦屋 面改成现浇混凝土平顶屋面。竣工不久,突然倒塌,造成重大倒塌事故。
(1)其抗压性能与普通粘土砖相当,但抗剪强度的平均值只有普通粘土砖的80%,并且与含水率有很大的 关系,其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见下表。
含水率(%) 3(烘干)
7.24(自然状态) 1.62(饱和)
砂浆强度(Mpa) 3.79 3.79 3.79
砌体强度(Mpa) 0.09 0.14 0.12
可见,灰砂砖的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均使抗剪强度降低。 (2)新出厂的灰砂砖,其含水量随时间而减小,收缩变形大,约于25d后趋于稳定。 (3)灰砂砖的饱和吸水率为19.8%,与红砖相当,但其吸水速度比红砖慢。
案例一
事故概况:
某职工宿舍为3层砖混结构,纵墙承重。楼面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支承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横 梁上。承重墙厚为240mm,强度等级为M7.5。工程6月初开工,7月中旬开始砌墙,9月份第一层楼砖 墙砌完,10月份接着施工第二层,12月份屋面施工完毕。当三楼砖墙未砌完,屋面尚未开始施工, 在底层内纵墙(走道墙)上,发现裂缝若干条。裂缝的形式上大下小,始于横梁支座处,并略呈垂 直状向下,一直延伸至离地坪面约1m处为止,长达2m多。裂缝宽度最大为1~1.5mm。同样外纵墙的 梁支座下面也发现一些形式相似的裂缝,但不明显。
原因分析
(1)经试压检测,砖与砂浆的强度分别低于MU1O、M5的40%,大大降低砌体强度,水泥混合砂浆虽用机械搅 拌,但搅拌时间少于2min.
(2)改变屋面结构,增加了屋面荷载。 (3)将2层改为3层,增加了底层砖壁柱竖向荷载。 (4)改变了砖墙壁柱的截面,使砌体受压面积减小(如图)
·采用灰砂砖的砌体宜适当增加圈梁。在窗下、墙顶两皮砖位置可施置直径为4的一级钢筋网片,两端各 伸入墙内50cm。
·采取以上措施后一般可避免裂缝事故。
目 录
CONTENTS
1
砌体裂缝
2
砌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
砌体局部损伤或倒塌
4
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
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1. 砌体强度不足
砌体强度不足,有的变形,有的开裂,严重的甚至倒塌。对待强度不足的事故,需要特别重视没有明显 外部缺陷的隐患性事故。 原因分析:
·裂缝大多从窗下口开始,大致垂直向下发展,370mm厚墙由外向里裂透,裂缝发展了3个月,基本上稳定,最终 在两壁柱间均有道大裂缝,山墙上有1~2道裂缝 。
事故图片
12 34
事故分析
本工程原设计采用红砖MU7.5,因红砖供应缺乏,经协商改用MU10灰砂砖,但对灰砂砖的性能缺乏深入了解, 只是按等强度替换。其实,灰砂砖的性能有一定的特点,主要有: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Masonry Stru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s
——建工1703第五组
前言
虽然现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其成本 高,施工工艺复杂,大型设备较多,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不可 能在中小城市及县城中大规模发展,而砌体结构的材料来源广泛, 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较简单,可以不用大型机械,能较好地连续施 工,还可以大量地节的木材、水泥和钢材,相对造价低廉,因而得 到广泛应用。
常用处理方法
①应急措施或临时加固
对那些强度或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倒塌的建筑物,应及时支撑,防止事故恶化。如临时加固有危险,则不要冒险作业, 应画出安全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不必要的伤亡。
②校正砌体变形 可采用支撑顶压或用钢丝、钢筋校正砌体变形后,再加固处理。
③封堵孔洞
由墙身留洞过大造成的事故可采用仔细封堵孔洞,恢复墙整体性的处理措施,也可在孔洞处增加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4
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
砌体裂缝
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 并且由于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原 因引发的砌体结构的质量事故也较多,其中砌 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 中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 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也会给房屋使用者 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在很多情况下, 裂缝的发生与发展还是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 须认分析,妥善处理。
案例二
事故概况:
由中国塔里木石油开发指挥部投资,在新疆库尔勒市石油物资基地修建四栋危险品仓库。库房施工刚刚结束, 准备办理交工手续时,发现墙体出现裂缝,并不断增多,最大裂缝宽度达2.1mm,一般为1mm左右,不得不停办交工 事宜,请专家检查墙体开裂原因。
工程概况:
·该工程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设计院设计,由新疆兵团农二师工程团承建,手续完备,程序合格,设计 和施工管理均符合要求。库房为砖混结构,每栋面积937.7㎡,库房长60.5m, 宽4.32m。中间无任何内隔墙,前后 墙上每隔6m有一外凸壁柱(37墙,37×37垛子)。两壁柱间墙上离地面3.12m处设有两个高窗(1.5m*1.2m),窗上设道 圈梁(240mm×180mm)。前窗上开有两个2.1m×2.4m的大门。屋盖为钢筋混凝上V型折板,上铺珍珠岩、 保温层,采 用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小豆石。地基为戈壁土,地质勘测报告建议承载力为180KN/M2。 基础采用C10毛石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