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与生活论文

物理与生活论文

物理与生活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物理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通过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来自生活的物理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最终达到科学育人的教学目标。

本文通过非常简单的教学实例,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教学的方法的思维模式进行了举例介绍,并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浅要的总结。

0 引言
物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物质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对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生活中妙趣横生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认知自然界的最好教材。

将物理教学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会使枯燥的理论教学课程充满乐趣与无尽的奥秘。

同时,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近年来改进物理教学方案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贴近实际生活的物理现象融入理论教学,将物理教学走向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奥秘,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来自生活的物理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最终达到科学育人的教学目标。

本文通过非常简单的教学
实例,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教学的方法的思维模式进行了举例介绍,并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浅要的总结。

1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的缺点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枯燥,不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概念,有很多学生只是硬生生的将此概念记于心中,当在遇到一个比较应用性较强的题目时,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比如液体压强随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问题,在考试的时候给出一幅图片和命题如图1所以,仍然会有一部分同学选择D选项。

由于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很少有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生活实践类的活动,在遇到这种与生活实际非常贴切的问题时,主观臆断就成了他们做出问题选项的直接思维方式,也是很大程度上没能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造成的误选。

因此,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兴趣的重要方法。

2 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部分教学实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结果是理论的支撑。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掌握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任务、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才是教学的目标。

将物理教学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切身的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理论。

2.1 串并联电路的教学实例
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内容板块,笔者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采用3人一组的实验教学方式,分别为每组学生提供了3个电键、两盏带灯座的小灯泡、电池组、若干导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日常的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连线方法使两盏灯都亮起来,并将本小组绘制的电路图画到黑板上。

根据学生设计出的有效电路图,汇总如下:
全班共有学生45人,分为15组,其中三组学生绘制的电路图如图2中A所示,四组学生设计出B电路图,五组学生设计出了C电路图,两组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中D所示,一组学生设计出了E组电路图。

根据学生所设计出的电路图,对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a. 根据所学知识,都有哪几组电路可以实现串联电路,哪组电路实现并联电路;
b. 分析每个电路的特点;
c. 你认为哪组电路图设计的最科学?
通过讨论和验证,学生总结出了各个问题的答案,也对电路串并联的概念有了一个最直观认识。

由于最后一组电路图同时具有串联、并联、短路三个特征,使学生的印象最为深刻,讨论的也最为激烈。

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多的利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实物图与电路图的
转化。

同时,通过此次教学实验,也使笔者掌握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2.2 如何给出一个电路图的等效电路图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知识板块中,如果需要解决一个电路的问题,通常需要给出其相应的等效电路。

如在一个很简单的电路图中(如图2所示),给出其等效的电路图。

由于图形的变化和具体知识掌握层次的不同,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快的给出等效电路。

假如换成另一种思维模式,如将电阻看做生活中的交警,电流看做生活中的汽车,汽车每经过一个电阻就需要交费,同时经过更多的电阻也相当于过了一个交警,且交的费用将会降低,是汽车通过的最佳选择,那么他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就可以很简单的得出,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假如汽车(电流)由图2中的交警1(R1)经过,需要交一次费;由交警2(R2)经过,需要交一次费;在交警3(R3)经过,也需要交一次费;但同时经过三个交警,所缴费用将会降低,所以汽车(电流)选择同时经过三个交警(电阻),等效电路只需看一下电路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出。

经如此形象的描述后,大部分同学都已掌握了等效电路图的画法,教学效果较以前大为改善。

2.3 压强存在的根据
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像具体的实物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只能凭学生的想象来理解它的存在。

但生活中我们利用压强的
例子比比皆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使用一个装满水的小口玻璃瓶喝水的时候,在里面在不漏气的情况下我们是喝不到瓶里的水的。

还有就是烟花之所以会发生爆炸,就是烟花在点燃后,里面瞬间就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压强迅速增加而导致外面的包装爆裂。

由于以上两个实例是学生身边最为常见的生活现象,通过列举以上两个实例后,学生对压强这个概念的理解也就会相对变得深刻,而不是传统的牢记压强的概念后,仍然不能达到认知压强这一学习层次。

2.4 平面镜与光路传播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光经过平面镜后只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会像凸面镜或者凹面镜那样发生光的会聚或者散射,但光路的传播途径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之一。

比如:给出一个平面镜,在一处黑暗的屋子里有一个水桶,在屋内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会使用平面镜将外面的阳光射入屋内,这就是平面镜与光路传播问题最简单的实例。

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物理现象,经过物理理论的解释后,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2.5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问题
在介绍此内容时,最会使学生感到困惑的就是压力越大,作用效果为什么却不一定大,最简单的实例就是用锤子钉钉子的现象,使用相同的力量去锤钉子与用锤子直接锤作用面,钉子能够进入作用面,但锤子却不能,这就是最简单的压力与受力面积关系啥问题实例。

钉子头的面积很小,锤子的受力面积相对钉子头却要大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相
同作用力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实例就能够很好的让学生理解受力面积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反比关系。

再如加大使用力度,锤子也会在作用面上留下痕迹,进而就可以得出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正比关系。

3 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总结
笔者认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方法。

本文只是通过非常简单的的教学实例,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教学方法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浅要介绍,具体教学内容还需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尽可能使学生根据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实例在思想上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让物理学习成为有用、有趣的一门学科。

4 结语
填鸭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内容,而利用生活与实验的方法进行的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主动的思考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都应在思维方式和行动中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避免敷衍的现象发生。

通过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来自生活的物理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
科学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失败,会激励学生的好学之心,不断的重复摸索、实验、探讨,最终得到他们心中想要的答案,最后再由教师指出其中错误的认识与看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阎金铎.中学教师的物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张伟.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