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树木学:研究树木的形态识别及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3、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二、重要科的区别1、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主要区别2、松、杉、柏三科特征松、杉、柏三科异同点5、分属比较6、裸子植物特点:1、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于孢子体上2、繁殖器官:胚珠裸露3、具多子叶,多胚现象,胚乳丰富。
银杏Ginkgobiloba:银杏科;叶扇形,具波状缺刻;叶柄长,种子核果状,椭圆形,成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
苏铁Cycasrevolute:苏铁科;叶羽状,厚革质而坚硬,基部两侧有刺裂片条形,边缘反卷,先端刺尖;雄球花圆柱形,小孢子叶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下面着生多数药囊;雌球花略呈扁球形,大孢子叶宽卵形先端羽状分裂,密生黄褐色绒毛,下部的两侧着生2—4裸露的直生胚珠;种子卵形微扁,红褐色或橘红色。
松科的主要特征:叶条形、锥形或针形,螺旋状排列,或在短枝上簇生,或成束着生于退化短枝顶端;雌雄同株;雄球花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雌球花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珠鳞和苞鳞,苞鳞和珠鳞分离,每珠鳞具2倒生胚珠.(雌球花=中轴+短枝(退化)+珠鳞+苞鳞+胚珠)7、松科三亚科的区别8、冷杉亚科性状表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树皮灰褐色,鳞状开裂,大枝平展,树冠宽塔形.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无毛,叶先端钝尖或尖,种子白色。
(落叶松亚科金钱松属)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幼树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圆形;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白粉.冬芽褐色.针叶2针一束,细柔;树脂道边生。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鳞盾微隆起或平,微具横脊,鳞脊微凹,通常无刺;种子有翅。
(松亚科松属)湿地松Pinuselliottii:树皮灰褐色或暗红褐色。
纵裂成鳞状大块片剥落,小枝粗壮,后变为褐色或灰褐色,针叶粗长,2针-3针一束并存,树脂道2-9,内生,球果圆锥状卵形,鳞盾近斜方形,肥厚,有锐横脊,鳞脐疣状,有短尖刺。
火炬松Pinustaeda:树皮暗灰色或黄褐色裂成鳞状片脱落,小枝黄褐色,幼叶微被白粉,3针一束,稀2针并存,长12—25cm。
树脂道2,中生,球果大,卵状长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鳞盾沿横脊显著突起,鳞脊延长成尖刺.10、杉科主要特征:1、习性:常绿,非常绿或落叶乔(具脱落小枝)2、叶:条钻或鳞形(常绿:叶基下延;落叶:叶基不下延并有脱落枝;)叶螺状排列稀交互对生(水杉)3、球花:单性同株,雄蕊珠鳞螺旋状排列(水杉交互对生)雄蕊2—9花药,珠鳞2-9个,直立或倒生胚珠。
4、球果:当年稀二年成熟(巨杉属),种鳞盾形或扁平,每种鳞2—9个种子;种鳞与苞鳞半合生或近合生或苞鳞退化。
水杉Metasequoiaglyptroboides:树干基部膨大;树皮灰褐色。
大枝斜展,小枝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球果深褐色。
(水杉属)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树皮红棕色;小枝细长下垂.叶微内弯。
球果径1。
2-2cm,种鳞20左右,上部短三角形裂齿4—5(7);发育种鳞具2种子。
(柳杉属)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长条片状剥落。
大枝平展,小枝近轮生;叶披针形;苞鳞棕黄色,三角状卵形;种子扁平具翅。
(杉木属)11、柏科主要特征:1、常绿乔灌木,具香气。
2、叶鳞或刺形,或异型,交互对生或3—4轮生。
3、球花:单性,同株或异株,单生枝顶稀生叶腋;雌球花有种鳞3-4轮(轮生)或3-16对。
4、球果:①种苞合生,种鳞交互对生②种鳞木质盾形或扁平开裂;或肉质浆果不开裂。
12、圆柏属与刺柏属的区别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气孔带,叶上面中脉绿——刺柏被子植物特点:木质部具导管和管胞,稀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
叶为网状脉或弧形脉。
具典型的花。
完全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构成,雌蕊由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心皮构成,胚珠生于子房中,经双受精作用,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有胚乳或无,子叶2或1。
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结构复杂化、完善化,适应性强,种类多样化。
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简化,无颈卵器。
木兰科(Magnoliaceae)主要特征:1.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
2.单叶互生,全缘,稀分裂(马褂木),托叶大,脱落后在枝上有环状托叶痕。
3。
花两性,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萼瓣不分明,离生,3基数,3—5轮。
花程式:P6-15A∞G∞.花被、雄蕊分离,由下而上螺旋状生于柱状伸长的花柱。
4.聚合蓇葖果(翅状坚果),种子常悬于丝状珠柄上。
木兰科常见属种分类辨析:木兰科植物种: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落叶灌木,高4米,芽有灰褐色细毛;小枝紫褐色,皮孔明显。
叶椭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窄。
花蕾被淡黄色绢毛,花叶同放或稍早于叶开放.花被片9,外轮3片萼片状,内二轮紫红色。
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绿乔木,树冠呈圆锥形,小枝条有锈色柔毛.叶卵状长椭圆形,叶革质,背面有锈色绒毛,表面有光泽,边缘微反卷。
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叶薄革质,倒卵形或长卵形,长6—15cm,先端骤短尖或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两面光洁无毛,无托叶痕,花被片6,淡黄色,聚合果.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本种全体无毛,以其芽体,幼枝,叶下面被白粉为识别要点,花最大。
醉香含笑Micheliamacclurei:芽,嫩枝,托叶及花梗均被红褐色娟毛,叶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中部以上最宽,先端短急尖,基部宽楔形,下面被灰色杂有褐色平伏短柔毛,网脉呈蜂窝状,无托叶痕,花白色花被片9,花梗粗.鹅掌楸属Liriodendron:落叶乔木,幼叶在芽内对折,向下弯垂,叶道马褂形,两侧各具1—2裂,先端平截或凹缺,叶柄长,托叶与叶柄离生,花两性,顶生,花被片9—17,每轮3,雌蕊群无柄,心皮多数,聚合果纺锤形,小坚果具翅,熟时散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先端缺裂,两侧各具1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10cm,花冠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萼片状,内轮生6倒卵形,黄绿色有黄色条纹.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tulipifera与他的区别:叶下面无白粉点,侧裂片2对,花被片长4—6cm,雌蕊群不超出花被上,刺状小坚果先端急尖。
八角属Illicium;八角Illiciumverum;叶常3—6簇生枝顶,呈轮生状,革质或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尖或短渐尖。
花被片7—12,红色,心皮7—9。
聚合果平展,径3.4—4cm骨突7-8,樟科主要特征:1.常绿或落叶乔灌.2。
具油细胞,有香气。
3。
单叶互生(近对生),全缘(稀缺刻),羽状脉,三出脉,离基三出脉。
4。
花:两性、单性、杂性。
花序:圆锥、总状、伞形.花:三出数,基部联合为筒(花被筒),P6(稀4),A3+3+3+3(能育A:一二轮内向,第三轮外向,具2腺体,花药外向;败育A:第四轮).5。
浆果状核果,果托盘状或杯状、棒状,花被常宿存,无胚乳.樟科主要分类依据:花序—性别—花药开裂方式A. 圆锥花序—雌雄同株—外向开裂B. 总状花序-杂性花—外向或内向开裂C. 伞形花序—单性花-内向开裂樟科常见属种分类辨析:樟属Cinnamomum:叶互生、近对生或对生,有时聚生于枝梢,离基三出脉或三出脉,亦有羽状脉。
楠属Phoebe:叶狭长,互生,羽状脉,花两性,圆锥花序,子房卵球形,柱头膨大。
檫木属Sassafras:叶互生,聚集于枝梢,坚纸质,具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异型,不分裂或2-3浅裂,具柄;花单性,雌雄异株,具梗,总状花序。
樟科植物种: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树皮黄褐色,纵裂。
小枝光绿无毛。
叶互生,近革质,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下面微有白粉,离基三出脉,有腺体.花黄绿色,果球形,紫黑色,果梗不增粗。
国家二级保护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羽状脉,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两面无毛,新叶脉腋有纤体,果椭圆形,浆果,果托漏斗形,杯状,边缘波状。
猴樟Cinnamomumbodinieri:树皮褐色,开裂,小枝无毛,叶互生,薄革质,卵状椭圆或卵形,较大,短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至稍圆,下面密被娟毛,有白粉,羽状脉,复伞房花絮,果梗长6cm,由下至上渐粗,近号筒形。
阴香Cinnamomumburmanii:浆果,果托杯形,果梗不增粗,圆锥花絮,小枝处红色,叶形长卵形,叶两面光绿无毛,离基三出脉,无腺体。
闽楠Phoebebournei;树皮黄褐色,块状脱落,叶革质,倒披针形或披针形,下面被灰白色柔毛,侧脉11-13对,在上面微凹陷,连网脉在下面明显突起,果椭圆形,熟时蓝黑,花被裂片质硬,紧贴.国家二级保护润楠属Machilus:常绿乔木,稀灌木.顶芽大,芽鳞多数,脱落后在枝条基部留下密集的环痕.叶互生,稀集生枝顶,侧脉羽状,圆锥花絮,核果近球状,花被裂片宿存果下稀脱落。
果实成熟时梗常为鲜红色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树皮黄褐色,粗糙,幼枝光绿色而带紫红色,叶硬革质,花萼宿存向下反卷,羽状脉,无腺体,叶尾尖。
叶形倒卵形,两面光绿无毛,果球形,熟时黑紫色,果梗鲜红色。
擦木属Sassafras:落叶乔木总状花序顶生,,顶芽大,鳞片多数,叶互生且集生枝顶,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花单性异株或发育不完全的两性花(花杂性),具总苞,小枝绿色.叶纸质,树皮裂纹交叉(v型)擦木Sassafrastsumu:幼树皮平滑黄绿,老树皮灰褐色,纵列,无毛。
离基三出脉或羽状脉,落叶时呈黄色或红色花梗和花被片密被棕褐色毛,果梗长2cm,号筒状。
腊梅(樟目腊梅科):落叶灌木。
枝、茎成方形,棕红色,有椭圆形突出皮孔。
叶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顶端渐尖或阔楔形,表面深绿,背面淡绿。
花芳香,外部花被片卵状椭圆形,黄色,内部的渐短,有紫色条纹,花托椭圆形.蔷薇科主要特征:1.常绿或落叶草灌乔藤。
2。
有刺或无刺,常有皮孔。
3.单叶或复叶,有托叶,稀无(绣线菊)。
4.花两性,伞形伞房总状圆锥。
花萼(K)与花瓣(C)常为5枚,5出数花,花萼花瓣雄蕊着生于花冠筒檐口。
具特殊花托-—花萼与花冠的愈合体,具三层结构。
5。
子房上位G(绣线菊),下位(苹果),半下位.周位花(樱李桃)。
花托突起,或下陷成壶状、杯状,与子房相结合。
6。
果实:瘦果、核果、梨果、蓇葖果.瘦果:1至多个心皮,果与种皮分离,含一枚种子。
蓇葖果:一心皮一心室,腹缝线或背缝线开裂。
蔷薇科分类依据:花的结构、果实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