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地方标准

江苏地方标准

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xxxx—xxxx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及其图例和色标规范Cope of Drawing with legend and color standard for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i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草案)2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为规范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包括位置图、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工程设计图)及其图例和色标,提高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扬州大学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及其图例及色标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工程设计图制图规范及其图例和色标的使用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黄河故道项目、高沙土项目、滩涂围垦项目等相关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主的土地治理类项目兼具指导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103-2010总图制图标准GB/T50257-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50026-2016工程测量规范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3130-2016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NY/T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817-201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SL56-2013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73.7-2013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73.1-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SL73.2-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TD/T1012-2016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GB/T20203-2006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DB32/T1969-201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规范DB32/T1970-2012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32/T1971-201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验收规程3术语3.1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围绕农田主要限制性因素解除或全面质量提升而开展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培肥、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并保障其高效利用的建设活动。

3.2现状图present situation map反映项目区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和现有农田基础设施情况的图件。

3.3规划图planning map在现状图基础上,反映规划后项目区位置和建设工程布局的图件。

3.4竣工图as-built drawings反映项目建成后实际建设工程布局的图件。

3.5位置图location map反映项目区所在县域位置的图件。

3.6工程设计图diagrams of project design利用各种线条绘制的能反映工程实物基本造型、结构、材料的图形,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工程的设计图要求可研阶段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3.7图例legend图例是集中于图件一角或一侧的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图件。

它具有双重任务,在编图时作为图解表示图件内容的准绳,用图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阅读指南。

4总则4.1指标系现状图、规划图及竣工图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指北针为方便阅图和确定地形图上坐标纵线所指的北方,应设置指北针,指北针统一采用坐标北。

4.3比例尺制图采用的实测地形图测绘精度不低于1:2000。

成图比例应根据项目规模和地形地貌选定,项目规模333.3公顷及其以上的比例尺平原区不低于1:10000,丘陵可适当提高;项目规模333.3公顷以下的比例尺1:5000~1:10000;规划图、竣工图比例尺与现状图保持一致;位置图以能清晰反映项目区所在县域内的位置与轮廓为宜确定;工程设计图比例参见SL73.2-2013。

4.4图纸幅面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工程设计图的图纸幅面原则上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图纸基本幅面及图廓尺寸单位:毫米幅面代号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图幅选择可根据建设规模和项目区形状确定,以内容完整表达、便于阅读为准,必要时允许采用加长加宽幅面。

工程设计图宜采用A3图幅,必要时也可选用大尺寸幅面。

4.5注记4.4.1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的名称注记、说明注记、编号注记、数字等注记应鲜明、正确、便于读解。

4.4.2区域位置图(location map):反映本项目在本县域范围的具体位置,图幅确定以能清晰反映项目区轮廓为宜,并注记本项目名称。

4.4.3本规范所列图例及图式,主要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常用建设工程制图符号。

在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中遇到需要标注通用图例,按GB/T50257-2017执行。

4.6图色本规范规定的项目现状图、规划图、竣工图,包括区域位置图的成图均应以彩色图件呈现,不同制图要素可用不同色系表示。

5现状图5.1说明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状图以国家测绘部门实测地形图为基础,并以实测比例尺为依据补充基础设施现状进行绘制。

也可以采用能够清晰反映现状地形地貌要素的专业地图为底图,补充基础设施现状进行绘制。

5.2制图要素5.2.1地貌要素图中应反映村庄、农田、水系、道路、高程点、等高线等主要地貌要素。

5.2.2边界线图中应标明项目区的边界线,已明确项目区范围。

边界线一般应以行政区界线、河流、道路、渠沟道为显著分界。

5.2.3基础设施现状5.2.3.1水利骨干工程设施现状应绘制水源工程(库、塘、河流、拦河坝等),骨干灌溉、排水工程(支渠、中沟及以上工程)的类型与位置,注明水流方向,并按B.1的图式绘制和标注。

5.2.3.2田间工程设施现状应绘制反映斗渠及其以下主要田间灌溉、排水工程,机耕道设施状况,并按B.1的图式绘制和标注。

5.2.3.3道路交通及电力设施现状应绘制现有各种等级道路交通、输变电及变压器设施,并按B.1的图式绘制和标注。

5.2.4注记要素5.2.4.1所指示的现有工程能明确判读。

一般情况下,要求垂直于南北图廓线绘制,字头应朝上,河流、沟渠、管道、道路应沿走向从左到右、从下向上标注。

注记间隔尺寸最小不小于0.5mm,最大不宜超过字宽的5倍。

5.2.4.2注记不应压盖主要地貌要素及现状工程的特征部分。

5.2.4.3各类工程应标注名称、编号、规格型号等,以工程名称加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名称及编号,如泵站01,泵站02,渠道01,渠道02等。

名称编号与规格型号之间用“()”连接,如泵站01(200HW-8),泵站02(250HW-5),渠道01(U60),渠道02(T120)等。

其他现有工程以此类推。

5.2.4.4应标注项目区范围的主要拐点坐标,拐点坐标采用经纬度表示,经度在前,纬度在后,并在经纬度数值前面注明经纬度方向,秒精确到两位小数,如(E121°80′87.17″,N31°83′49.70″)。

5.3图式5.3.1图面配置图面配置包括图廓、图名、方位坐标、指北针、图例、比例尺、图签等。

5.3.2标题栏标题栏放在图框线顶部,底色为白色,内部放置图名。

5.3.3图名项目名称放在标题栏内并居中,字体为黑体,高度不小于20mm。

5.3.4图例图例宜位于图件左下角,图例绘制清晰,色调协调,分辨明显。

图例应符合完备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图例所列要素必须涵盖本幅图内所有要素。

境界图例按照GB/T50257-2017规定绘制。

图例及色标按照表B.1的图式执行。

5.3.4图签图签宜位于图件右下角,应标明申报单位、编制单位、比例尺及制图日期,形式按附录图B.1规定执行。

6规划图6.1说明6.1.1规划图以现状图为基础进行绘制,现状图中地形地貌要素及基础设施现状以表示清晰为前提,适当淡显(灰化处理),以凸显规划建设工程。

6.1.2新建工程、改建工程、扩建(维修)工程应加注(新)、(改)、(扩或维)予以区分。

新建也可不加注(新)。

6.1.3应按照5.2要求标注项目区边界范围及主要拐点坐标。

6.1.4图傍空白处应列出规划建设工程定点定位表,表内应有工程名称、编号、规格型号、经纬度、备注等栏目。

6.2制图要素6.2.1建设内容: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图例式样在规划图上标注必需的工程图例符合与注记。

6.2.1.1水利工程应绘制规划建设的小型水库塘堰(坝)、排灌站、机电井、疏浚沟渠、河沟护坡、衬砌渠道、输水管道、农桥、水闸、涵洞(闸)、渡槽、倒虹吸、跌水等农渠(沟)及其以上配套建筑物工程,并区分新建、改建、维修工程,渠(沟)道还应标注水流方向;喷微灌工程应标明的干支管布置及区域范围;输变电线路配套工程;按照表B.1的图式绘制。

6.2.1.2农业措施应绘制规划建设的土地平整、改良土壤、良种仓库、晒场、良种基地等农业措施的位置与范围,并按照表B.1的图式绘制。

6.2.1.3田间道路工程应绘制规划建设的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的位置,并按照表B.1的图式绘制。

6.2.1.4林业措施应绘制规划建设的农田林网的位置及苗圃范围与位置,并按照表B.1的图式绘制。

6.3编号规则与建设内容的定点定位6.3.1编号规则所规划建设工程的编号在规划图上按自上而下,从左往右顺序编号,统一使用“年度(4位数)+工程类型(2位数)+流水号(3位数)”形式。

工程类型按照表B.1选取,流水号自编,同一年度同一县(市、区)同一项目不得重号。

6.3.2定点定位所规划建设工程定点定位采用GPS定位,按照工程编号逐一定点定位。

泵站、机井、农桥、水闸、涵洞(闸)、倒虹吸、仓库、晒场、苗圃等点状(或面状)工程采用1个中心点定点定位;衬砌渠道、埋设管道、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线状工程(图件中以线条形式表示的工程)等采用首末2个点定点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