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惯性参数(精)

人体惯性参数(精)

第二章人体惯性参数
(一)自学内容
本章阐述人体惯性参数概念、人体惯性参数的实测方法,阐述人体质心、人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明确建立人体惯性参数模型是模拟和定量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要了解中国人自己的惯性参数和中国人惯性参数与外国人的区别。

(二)本章重点
1、人体环节划分的方法。

2、人体质心的测量方法。

3、人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原理。

(三)本章难点
1、人体惯性参数模型。

2、国内外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对比。

(四)本章考点
人体惯性参数的概念,转动惯量,人体惯性参数的实测方法,人体惯性参数模型,人体环节划分的方法,国内外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不同,人体质心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五)学习指导
人体惯性参数是指人体整体及环节的质量、质心位置、转动惯量及转动半径。

要掌握转动惯量的概念,并且要掌握影响人体转动惯量的因素:(1)质量大小;(2)质量分布;(3)转轴位置。

要了解各国人体惯性参数的实测方法:(1)尸体解剖法;(2)活体测量法(其中包括:重心板法、水浸法、人体测量法、放射线同位素测定法、CT法),其中我国所采用的是CT 法。

要了解中外人体惯性参数模型组成上的差别。

世界各国人体环节的划分方法是有区别的,要了解人体环节质量及环节质心,人体总质心的测量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