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泳

游泳

1.蝶泳手臂动作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动作要求有哪些?蝶泳手臂的划水动作所产生的推进力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因素。

蝶泳的臂部动作与爬泳类似,不同的是蝶泳两臂同时对称地划水,蝶泳的臂部动作由入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四部分组成。

入水:手臂入水是划水的准备阶段,动作本身几乎不产生推进力。

正确的入水位置应该是在两肩的延长线上,或略宽于肩的延长线。

太宽易使划水路线缩短,太窄不利于入水后迅速滑下和抱水。

入水应以大拇指领先,斜插入水,然后前臂和上臂依次入水。

入水时掌心朝向外下方,手掌与水平面约成45°角。

划水:与其他竞技游泳的手臂动作类似,蝶泳手臂的划水动作轨迹也是三维的螺旋曲线,根据手臂主要运动方向的变换,可把蝶泳划水分为几个阶段。

沿螺旋曲线外划及抓水手臂入水后,肘和肩关节前伸,两手立即内旋并外分,手掌对准外后方沿螺旋曲线划水。

当两手外分至超过肩宽时,屈腕,使手掌由向外、向后变为向外、向下和向后,从而抓住水。

同时屈肘,手臂向外下后方沿螺旋曲线加速划动,直到手位于水下最低点为止。

外划和抓水产生的推进力不大,是寻找支撑点的阶段,抓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划水的效果。

抓水时手要保持向外、向下、向后的攻角,不可垂直向下压水,否则头和躯干就会上升,是身体起伏加大,造成较大的阻力。

沿螺旋曲线内划两手抓水后,继续屈肘,并保持高肘姿势,手臂继续向外旋转,手的运动方向从向下、向外、向后转为向内、向上和向后沿螺旋曲线划水。

随着内划的继续,屈肘程度逐渐加大,手臂划到肩下时,肘关节屈至约90~100°。

继续向内划水到两手之间距离最近时,内划结束。

内划时手掌朝向内、上和后方,推进力以阻力为主,水流以拇指流向小拇指。

外划的后半部分和内划阶段,肘关节的动作像螺旋桨的轴,而手和前臂像围绕轴转动的螺旋桨。

划水以前臂的运动为主。

这一阶段可以产生较大的推进力,应加速完成。

到内划结束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因人而异。

内划结束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可能比外划后两手外分的程度有关。

外分程度大的运动员在内划开始时两手距离较宽,而外分程度较小的运动员内划开始时两手的距离较窄,为造成较长的划水路线,可能就需要将两手划得较近。

沿螺旋曲线上划当两手之间距离达到最近时,手臂内旋,从原来的向内、向上、向后方转为向外、向上、向后方沿螺旋曲线划水。

在上划过程中还要逐渐伸肘、伸腕,使前臂和手尽量对准后面。

上划在划水阶段产生的推进力是最大的,应用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完成。

而且,蝶泳上划时,腿正好向下打水,腿臂配合产生的合力可以使身体前进速度大增,因此更要充分利用上划的力量。

出水:手划到大腿两侧时应从旋内转为旋外,是掌心向内,朝向大腿外侧,以便减小出水的阻力。

在手划水尚未结束时,肘已经开始离开水面。

手划水结束时,利用划水的惯性,肘和肩带动手臂提拉出水。

出水时应小指领先。

空中移臂:手臂出水后,在肩的带动下迅速从空中前移到头前,准备入水和做下一个周期的动作。

由于蝶泳是两臂同时向前移臂,故一般采用低平的直臂姿势从两侧前移,以使手臂放松自然,又不会破坏身体的平衡。

移臂过程中手臂要放松,大拇指朝下,手前伸到接近入水时肘微屈,以便入水后及时抓水。

空中移臂的时间约为划水周期的三分之一。

2.大腿抽筋如何处理?小腿抽筋如何处理?小腿抽筋改后:使身体仰卧,用同侧手握其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使小腿尽量伸直,异侧手可在体侧划水或扶住水线来辅助身体平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两手同时握住一侧脚趾的方法。

大腿抽筋:采取仰卧浮姿势,去洗两手用力抱住小腿,使小腿贴近大腿,反复上下用力做振颤,伴随按摩抽筋部位,症状即可逐渐减轻或消除,抽筋症状严重可上岸后在身边人的帮助下继续解除。

3.试述游泳技术术语?动作周期:一般是指某一完整划水动作的全过程。

划频:经常被称作为动作频率,指单位时间(一般指一分钟)的动作重复的次数。

划幅:也经常被称为“划步”或“划水效果”,指每一完整的动作周期后身体位移的距离。

动作节奏:是指某一动作周期内各阶段及身体各部分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

划水次数:是游泳运动术语,指某一距离内划水的次数。

划水速度:指每一动作周期所用时间。

4.蝶泳的鞭状打腿是怎样形成的?鞭打原理是链状物在其质量大的一端先做加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动量向游离端转移,游离端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

躯干和腿是通过关节相连结的,从躯干到大腿,小腿和脚,质量依次减小,类似链状结构。

蝶泳的鞭状打腿动作,是由躯干发力,经过髋,膝,踝关节的动量传递,并且与躯干动作协调配合完成的。

由于躯干的质量大,大腿,小腿和脚的质量依次减小(脚的质量最小),根据物理学的动量定理,脚就可以获得最大的线速度,再加上腿部肌肉的协同用力,脚额速度最大。

5.作为某单位游泳比赛组织者,请试述一下工作流程?一、游泳竞赛的筹备(一)成立领导机构,确定组织方案(二)设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三)制定游泳竞赛规程(四)编排竞赛日程(五)组织报名(六)总裁判及裁判员的选派、聘任(七)编印秩序册(八)比赛场地器材的准备(九)住宿、交通的设备(十)总裁判、裁判员联席会议(十一)游泳竞赛赛前工作流程二、竞赛期间的工作(一)根据大会报到日期,做好裁判员和各参赛队等的接待工作(二)召开各类会议。

包括组委会会议、裁判员动员大会、总裁判和教练员联席会议等(三)开幕式(四)组织比赛(五)比赛期间,大会各部门应经常与裁判员及各参赛队联系,深入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使竞赛进行顺利。

三、竞赛结束后的工作(一)闭幕式及团体颁奖(二)整理成绩资料,印发成绩册(三)各部门总结(四)安排和办理各队及裁判员离会事宜(五)组委会总结,向上汇报(六)大会人员离开6.水上救生分几种?每种救生实施措施有哪些?接近溺水者间接接近法(又称间接赴救法)。

间接赴救法是指救生员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技术。

救生圈: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一条绳子,当发现溺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者。

如在江河里,就向溺者的上游掷去。

溺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至岸边。

竹竿:溺者离岸、船较近时,可用竹竿伸给溺者,将其拖至岸或船边。

绳子:在绳索的一头系一漂浮物,然后将盘起来的绳子掷在溺者的前方,使溺者握住绳子上岸。

木板(包括一切可浮物):在没有其他救生器材的情况下,木板也可作为救生器材。

直接接近法(又称直接赴救法)。

直接赴救法是救生员不借助任何救生器材,徒手对溺者施救的一种技术。

入水前的观察:当发现溺者,立刻迅速扫视水域,判断溺者与自己的距离方位,在江湖海中还要注意水流方向、水面宽窄、水底性质等因素。

救护者要遵循入水后尽快游近溺者进行施救的原则,迅速选择入水地点。

入水:指救护者在发现溺水情况后,由岸(船)边跳入水中准备赴救的过程。

入水要迅速,注意目标。

入水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甲、在熟悉的水域或游泳池中,可用鱼跃式(头先入水)的出发动作,其优点是速度快。

乙、在不熟悉的水域,可用“八一”式(跨步式)动作。

游近溺者:指救护者在入水后迅速靠拢和控制溺者做好拖带准备的过程。

当游到溺者2~3米处时,深吸一口气采用潜深技术接近游者,以保证自身体力和安全。

如溺者面向自己,则潜入水中,游到溺者身旁两手扶住他的髋部,将他转至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带。

另一种方法是正面游近溺者后,用左(右)手握住他的左(右)手,用力向左(右)边一拉,借助惯性使溺者身体转180°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带。

如溺者背向自己,可直接游近溺者急停后,一手托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一手夹胸做好拖带准备,并有效地控制对方。

在水质混浊的游泳场所,则应有意识地由正面转向溺者的一侧,看清并及时抓住溺者在水面上挣扎的近侧手,边拉边做夹胸动作控制对方。

水中解脱法虎口反抓解脱法:虎口是指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位,救生员的臀部(单臂或双臂)任何部位被溺者抓住时,可握紧双拳向溺者的虎口方向外旋,肘内收并紧接着做反抓溺者的右肘和右前臂,同时将溺者右臂拧向背后,使其背向自己,随即拖运。

如果溺者从下抓住救生者的两手腕,则紧握拳向溺者虎口方向内旋,肘关节向外展,即能解脱。

托肘解脱法:被溺者从后面抱住颈部,救生员首先握住溺者靠近自己胸前的一只手腕,另一手从下向上托溺者同侧肘关节使之转体,然后低头,并向上推溺者的肘关节,使头部从溺者腋下抽出来。

离开溺者肘关节后,乘势将其手腕拉至背后,另一手扶住溺者的前胸,进行拖带;被溺者从前面抱住颈部,救生员用左(右)手推溺者的右(左)肘关节,右(左)手握住溺者的同一手腕并向下拉,然后,头从溺者的两臂中间抽出来。

这时握住溺者的手腕从他腋下向后扭转拉倒背后,同时另一手放开推溺者肘关节的手,并托住溺者的下颌进行拖带。

推扭解脱法:被溺者从前方拦腰抱住,-救生员一手按住溺者的后脑勺,另一手托住溺者的下颌,向外扭转他的头,并顺势把溺者转至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带。

扳指解脱法:被溺者从后方拦腰抱住,救护者用右手抓住溺者右手一指,用左手抓住溺者左手的一指分别向右左用力拉开,然后放开溺者的一只手,乘势转至溺者背后进行拖带。

外撑解脱法:被溺者从背后连同两臂拦腰抱住,救生员两腿用力下蹬夹水,连同溺者一起在水中升高身体位置。

当头出水后深吸口气,然后突然下沉,同时用两臂向外撑的方法进行解脱,随后转到背部进行拖带。

拖带法侧泳拖带法:是指救生员侧卧水中,一手扶住溺者,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臂做侧泳蹬剪水的动作前进。

拖带时,一种是一臂伸直托住溺者的后脑,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腿做侧泳蹬剪水的动作。

另一种是一手抄腋下,同侧臀部紧贴溺者的背部,另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腿做侧泳蹬剪水动作。

反蛙泳拖带法:是指一手或两手扶住溺者,以反蛙泳腿的动作使身体前进。

拖带时,一种是仰卧水面,两臂伸直扶住溺者的两颊,腿做反蛙泳动作使身体前进。

另一种是仰卧水面,两臂伸直,以两手的四只挟着溺者的两腋下,大拇指放在肩胛骨上,腿做反蛙泳动作使身体前进。

上岸救生员先用右手握住溺者的右臂,将其右手先放到岸边随后再用左手将溺者的右手压在岸边,再用右手将溺者的左手重叠其右手之上,救生员用左手掌压住溺者重叠的双手,同时用右手和两腿的力量支撑上岸,然后迅速用右手拉住溺者的右手腕使溺者做180°转身(溺者背靠池壁),再分别抓住溺者的左右手腕,把他向上预提一下,再放下(头不要没入水中),借溺者身体向上的浮力,把他提拉上岸,并立即进行抢救。

7.试述侧泳,反蛙泳,踩水,潜水的技术定义?侧泳:侧泳是身体侧卧在水中,两臂交替划水,两腿做蹬剪水的一种实用价值很大的游泳姿势。

反蛙泳:反蛙泳是仰泳的前身,即身体仰卧水中,两腿同时向后蹬夹水,两臂在体侧同时向后划水。

潜泳:潜泳是在水下游进的一种游泳技术,它的实用价值也很大。

踩水:踩水也叫立泳,是实用价值较大的游泳技术之一,也是初学游泳者应掌握的自救技术之一。

8.试述蝶泳完整配合技术?由于躯干的波浪动作介入,蝶泳的完整配合要求精准、准确,而且其动作特征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肩背部、腰腹部力量和良好的柔韧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