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系别: 艺术系专业方向: 音乐表演班级: 7130101****: *******: ***职称: 助教20 年月日中文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跨时代的经典名著,《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更是令人为之流泪。
本文从历史和曲式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歌曲,《黄水谣》的创作特点,从历史角度上看,通过回顾作者创作音乐得历史背景及过程,论述了作品的时代性与群众性;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上看,通过分析音乐曲式旋律,描述了作品的民族性与艺术性。
通过本文对作品《黄水谣》的剖析,以及在演唱上的处理,来阐述声乐作品演唱情感的表现力。
关键词:《黄水谣》演唱感情演唱音色演唱呼吸AbstractIs the epoch-making classic of the Yellow River chorus,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 but also is for the tears,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and form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ngs, "including a communal"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by reviewing the author creating music history background and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 time and mass; Look from the works of form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usic melody melody, describes the work of nationality and artistry. Through the work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in the singing, to illustrate vocal music singing emotional expression.Key words: "including a communal singing emotional singing sound singing breath目录摘要 (1)前言 (4)一、作品分析 (5)(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 (5)2、作者介绍 (6)(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曲式结构 (7)2、歌词文学 (7)3、情感表现 (7)二、表演设计 (8)(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 (8)(二)服装及音响设计 (8)(三)舞台的表演设计 (9)三、练习与排练方案(一)各时间段的任务以及达到的效果 (10)(二)练习计划安排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前言本曲目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全曲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歌曲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以及演唱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对《黄水谣》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情感表达以及后期的歌曲演唱,从声乐角度进一步发现《黄水谣》的价值与意义。
这首歌具有较浓的叙事性、抒情性,表达了苦难深重的黄河儿女进行反抗和怀抱对未来胜利的希望。
歌曲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
通过对作品《黄水谣》历史以及曲式的剖析,查阅资料,运用到文章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深刻、准确的理解作品内涵,准确把握歌曲背景、情感发展对比,唱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这首作品无论是从演唱还是前后情感处理,都是非常有难度的。
我希望通过本次的表演能对自己的演唱水平和情感处理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一、《黄水谣》作品分析(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当时游走在抗敌前线的抗敌演剧队为一线部队带去话剧演出,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遇到很多事情这事他歌曲素材的来源。
他途中度过狭窄的河流急弯,湍急的漩涡,触目惊心。
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大浪涛涛,船夫们手中挥动着船镐,唱着有力的号子,勇敢的前进,毫不后退,绝不放弃。
光未然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这所有的一切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和创作灵感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他不断地寻找素材,前往当地寻找号子词谱,他一直酝酿着这部作品。
终于,他怀着饱满的爱国热情历时几个月终于完成了这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该诗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举国震惊。
2、冼星海简介冼星海是一位音乐创作丰富的作曲家,一位作品风格充盈的音乐家,一位具有学术思想的音乐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爱国的诗人,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回顾他的创作、思想、为人,不能不想到毛泽东在他逝世时题写的挽联:“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他无愧于毛泽东同志称之的“人民的音乐家”称号。
冼星海同志牺牲时年仅40岁,他为民族解放,为无产阶级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他短暂的一生为人民大众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作。
他的作品数量丰厚、取材多样、题材广泛,且极赋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鲜亮,艺术风格显露。
他用这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两百多首群众艺术歌曲、还有四部大合唱、同时拥有两部歌剧、两部交响曲、四部交响组曲,声乐独唱曲和大量的大型声乐套曲。
冼星海先生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华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在歌曲整体的曲式结构上《黄水谣》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女中音演唱的独唱歌曲。
起创作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成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型民谣体歌曲。
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歌曲,曲式上是分为带引子的A+B+A1的结构,A段式呈示段,B段是展开段,A1段是A段的短缩再现。
中段在速度,街拍,音调上又明显的对比,再现是减缩的。
歌曲的主调是E大调。
A段可以看成为两部分。
前部分1―22小节具有徵调式的色彩,后半部分23―30小节则有羽调式的色彩。
该曲曲调明朗,旋律上面优美流畅。
其中旋律级进上行及波浪音型,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黄河波浪翻滚的气势。
歌曲首句覆盖了全曲的音域(十三度),歌曲一、二句的开头和结尾都终止在同一八度的一个音上,同时歌曲的旋律和语言的四声的进行很协调。
第一、二句也是全曲的基础旋律,它在下面的旋律进行中以不同的的形式,穿插在各个细节中,歌曲的第三句是旋律平缓的表达,第四句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音调欢快。
这一句从音调上与第一、二句形成了曲式上的首尾呼应,是上面三句的综合概述,作为一个完美的开头,使音乐细节有了更多变化,使开头句的旋律结构更加的丰富多样,这样才能在开始前就把听众的心紧紧抓住。
A段旋律中八度的运用,更是将黄河水激浪高、奔腾不息向远方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了,开始出现五度的大跳,而且歌曲的旋律进行开始向上进行,充满了激情。
B段旋律变化不大,其中八度跳表现人们对敌人愤恨的情绪,当美好的家园再也不复存在,当幸福的家庭再也没有往日的容颜,这时仇恨和反抗充满了整个乐章。
2.在歌词上极富文学性《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无瑕是能使歌曲传唱至今的重要的原因。
该曲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跌宕起伏使人难以忘怀,而且歌词生动形象更赋文学性,唱着歌曲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同身临其境,使人感同身受,极富渲染力。
《黄水谣》第一段歌词中“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大浪涛涛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
“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描绘着人们再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的场景。
安静祥和,不过这种平静在第二段中将不复存在。
在第二段歌词中,词作家把笔峰一转描绘了衣服日本鬼子来到黄河岸边打破了老百姓平静生活的画面;通途展现了在入侵日军的铁蹄下往日的大好河山不复存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在这首歌曲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剧情淋漓尽致的变现了出来。
3、在歌曲的音乐情感表现上第一段歌曲进行平静而美丽,默默着流淌了几千年的黄河母亲依然奔腾着,那温柔、慈祥的双眼注视着两岸的儿女们,两岸炊烟袅袅,两岸的百姓在黄河母亲的保护下生活美满,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第一段音乐的情感很柔和,很美丽,很安逸。
听者心中的共鸣呼之欲出。
突然,进入第二段。
这旋律、着情感讲还沉浸在安逸的享受的人们拉回现实。
旋律低沉,悲痛的情绪刻画出人们在日军的侵略下,被迫离开家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人们呻吟、痛苦、彷徨,背井离乡去那未知的远方。
低沉的旋律,凄苦的情感,始终延续到第二段结束。
伴随着低沉的旋律,歌曲进入到了第三段。
第三段是前两段感情的延伸和对比,依旧是低沉的旋律开始,胆其中加入了飘渺的高声部,似乎是人们在向老天诉苦,物是人非,悲鸣贯穿着歌曲,使观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二、表演设计(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艺术表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必须抓住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创作出思想感情丰富、具有地域风情、艺术色彩浓厚的音乐形象。
民族声乐扎根于广阔的原野,许多经典民歌经过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抒发、生动的自然写实,而且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人津津乐道。
演唱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想象力和演唱技巧,同时艺术处理也相当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歌曲的艺术水准和演唱者的艺术修养。
歌唱的语言艺术效果的处理不但要符合汉语吐字归韵的规则,还要符合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撮、合)的规律。
要根据民族声乐演唱中语言与音乐的关系、演唱语言的的发音规律来处理发声、共鸣、行腔,通过艺术的处理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使歌词的思想感情高于现实生活,内容更丰富,曲调更优美,更有艺术感染力。
完美的歌唱艺术,不但语言要清晰真切、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还要使发声悦耳动听。
每首歌曲的风格是不同的,在演唱的咬字吐字中各有特色。
(二)服装及音响设计这首《黄水谣》要以亮色服装为主,来衬托整首歌曲的内容及风格,灯光我认为应该以变色灯光为主,音响的音量以适中为好,音量不宜过大,话筒的音质要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完成这首歌曲。
(三)舞台的表演设计表演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的表达,例如表情、眼神和手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