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甲醇汽油标准
贵州省甲醇汽油标——————— 作者:
———————————————————————————————— 日期:
贵州省《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关于制定地方标准〈M15车用甲醇汽油〉工作安排的通知》(黔质技监标函[2009]651号)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而确定的。
三、国内现有标准及生产技术状况
目前没有M15车用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仅有GB/T 23799-2009《车用甲醇汽油(M85)》。省外6个省(区)制定了同类相关地方标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92-2008《M5、M15车用甲醇汽油》;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448-2004《M10车用甲醇汽油》;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352-2004《M15车用甲醇汽油》、DB61/353-2004《M25车用甲醇汽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988《M15车用甲醇汽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T 2811-2007《M15、M30车用甲醇汽油》;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756.1-2009《车用甲醇汽油 第1部分:M15》、DB33/T 756.2-2009《车用甲醇汽油 第2部分:M30》、DB33/T 756.3-2009《车用甲醇汽油 第3部分:M50》。省内备案的企业标准有2个:Q/TR001-2006《车用M15甲醇汽油》、Q/TR001-2006《车用M25甲醇汽油》。其次,GB/T 23799-2009《车用甲醇汽油(M85)》修改采用(MOD)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5797:2007《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用甲醇燃料(M70-M85)》,并已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因各省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其M15车用甲醇汽油部分技术指标也有较小差异。比如馏程10%、50%、90%蒸发温度(℃)山西省、;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是(65、110、185)、(70、120、190)、(70、110、180);蒸汽压(kPa)分别是(90、86)、(90、86)、(74、84);硫含量分别是(0.05%)、(0.045%)、(0.05%);苯含量分别是(2.5%)、(2.2%)、(2.0%);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分别是(40%、35%)、(36%、31.5%)、(34%、30%)。
四、标准编制过程及参加单位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9月9日组织召开了《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筹备会议,会议确定制定《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2009年9月28日省质监局下发了《关于制定地方标准〈M15车用甲醇汽油〉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据省质监局安排的制标任务,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经过前期调研,于2009年10月19日组织召开了《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制定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贵州省〈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对标准制定的相关资料收集、文本起草、数据论证以及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等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会议达成的一致意见,会后组织成立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贵州省产品质量检测院、贵州省标准化协会、贵州省环境科学设计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贵州东方红升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壮丽精醇石化有限公司、贵州龙和能源有限公司、黔西南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在收集、研究省内外相关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资料的基础上,起草了《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草案第一稿),然后分送省内4家生产企业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M15车用甲醇汽油》(征求意见稿),并于2009年12月17日将标准草案送省质监局在省质监局网站上征求相关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拟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稿),然后再书面征求省内外相关专家的意见,经梳理汇总后形成标准送审稿(第四稿),最后报请省质监局组织专家进行标准审定。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20世纪中期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日渐匮乏,特别是世界剩余可采储量的石油仅可使用40年左右,所以寻求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对能源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能源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石油供不应求的问题更为突出,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2008年末,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008年1月-11月,国内汽油产量为5773万吨,柴油产量为12307万吨,远远满足不了国内汽柴油的消费量。2007年甲醇掺混汽油共消耗的甲醇量大约为170万吨,同比增长41.7%;据亚化咨询统计,2008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1218万吨,被用于掺混汽油的甲醇量超过200万吨;2009年1-8月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1106万吨,预计2009全年甲醇表观消费量将超过1500万吨,其中用于掺混汽油的甲醇量将超过300万吨,以M15以下的低比例掺混为主。2002年国家《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将“甲醇和乙醇替代汽油技术”列入节能发展重点技术,但是,直到2007年,甲醇燃料才被国家确定为今后20-30年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
我省虽然有较大的甲醇产量,但没有得到很好综合利用。市场所需汽油主要从外省输入,汽油紧缺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省已有4家能源企业正在生产甲醇汽油,省经信委已制定了甲醇燃料利用推广计划,分类别、有步骤开展我省“低比例”M15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因此如何将我省较大的甲醇产量转化为能源优势,同时减少甲醇对环境的污染,扶持和帮助省内甲醇汽油生产企业扩大规模、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使我省能源工业做大做强,科学制定全省统一的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积极为甲醇汽油生产销售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支撑,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据省经信委2009年6月25日至28日对山西省实施DB14/T 92-2008《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的《调研报告》介绍,该省从2002年开始推广车用甲醇汽油,目前全省11个市1000多座加油站推广使用了M15车用甲醇汽油,技术已比较成熟,大多数用户认为甲醇汽油是环保燃料,使用过程中并无不良反映。2008年该省用于甲醇燃料的消耗量已达30万吨,目前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