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到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系统和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员变化
(一)新工人入矿
1、新工人入矿,由矿技术部门组织培训,经考核合格,并与单位签定劳动用工合同。
2、队里指定老工人为师傅,并签定师徒合同后,才允许上岗实习试用。
3、新工人试用期不少于4个月,经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转为正式职工。
4、在试用期内,试用不合格的,矿可辞退。
(二)离岗返岗人员
1、凡离开本岗位一周以上职工,在返岗上班前,必须到矿技术室重新学习相关规程、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2、返岗人员的第一个班,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重点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及注意事项。
二、时段变化
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重要节假日、双休日的安全控制
1、重要节假日(长假),矿必须制定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方案和措施,并严格执行。
2、各基层单位安排干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把关工作。
3、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管不失控。
(三)生产班关键环节控制
1、矿查岗小组要加强对特殊班、特殊岗位的监督检查,有效制止“三违”。
2、交接班时间,现场带班领导、班组长、验收员、瓦检员等加强质量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
三、“三工”变化
(一)工艺变化
现场施工工艺发生改变,矿技术部门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组织职工学习和考试,并指导操作。
(二)工序变化
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生产副矿长、本班带班领导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1、现场使用的工具发生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方法正确使用。
2、矿技术部门编写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并组织学习、考试,必要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四、环境变化
(一)施工地点变化
1、施工地点发生变化,由矿技术部门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规程和措施,经会审后组织职工学习,并考试。
2、进入新作业地点施工前,必须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处理完各种隐患后才允许开工,施工的第一个生产班,必须有队长以上管理人员带班作业,协调好有关工作。
(二)地质条件变化
1、采、掘头面出现地质变化,现场跟班领导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和值班领导汇报。
2、矿总工程师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察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严格按方案和措施执行。
3、监管部门加强现场监管,督保措施的兑现,确保地质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三)单项工程施工
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分管副总工程师及以上领导牵头,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参加研究制定出施工方案,形成会议纪要。
2、矿技术部门按会议纪要制定的方案,组织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会审通过后执行。
3、施工单位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相关措施,并签字确认。
4、施工前,施工单位向矿安全生产部门提出开工申请,并经审查批准。
5、施工单位明确现场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6、矿安全生产部门加强现场监管,严格规程措施兑现,杜绝“三违”,确保工程质量。
(四)应急性工作
现场出现应急性工作,由矿生产、技术、安全部门现场协调,现场跟班领导安排工作,班组长负责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
(五)职责划分
环境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五、考核
对各类变化控制不到位的,按职责权限,对相关责任人按失职、严重不履职等进行考核,罚款500——1000元,情节严重的降职、撤职、直至开除等。
晴隆县新华煤矿
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