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君主世系简介(田齐)田齐君主世系图田氏齐国,史称田齐,为田氏代齐后的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初期,姜姓齐国为大国,最强势时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军权逐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
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
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大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
前284年五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
前221年为秦所灭。
妫姓田氏,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
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
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
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
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
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
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太公田和是第一代齐侯。
太公和之孙齐桓公午临淄置稷下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
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
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
前353年,齐大败魏国于桂陵。
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
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
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
在孟轲劝说下,齐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
齐国实力极盛。
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之。
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
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次年,苏秦、李兑合赵国、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
前286年,齐湣王乘宋国内乱,于是出兵灭宋。
由于齐国独自霸占宋国国土,引来其他各国不满,秦国于是与赵楚等和好,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
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
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
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
双方相持达五年。
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
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
前236年,秦王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分两路大军攻赵,拉开了统一战的序幕。
秦国重金收买了齐丞相后胜,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使齐国即不合纵抗秦,也不加强战备。
秦国灭五国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魏、楚、燕、赵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北)。
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
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齐国(田齐)君主(一)陈氏宗主1.田敬仲完田敬仲完(前706年-?),妫姓,陈氏,后又为田氏,名完,为陈厉公儿子。
谥号敬仲。
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
齐国田氏家族第一任首领。
陈厉公佗,为陈桓公鲍之弟。
陈桓公死,厉公佗杀陈桓公之太子免而自立。
陈厉公二年,陈完出生。
适逢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周易筮之,得卦象为:“是为观国之光,利用賔于王。
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若在异国,必姜姓。
姜姓,太岳之后。
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陈厉公即位后,娶蔡国女子为妻。
妻子和蔡国人通奸,所以常返蔡国,厉公也常回蔡国。
桓公鲍之太子免有三弟,长为公子跃,次公子林,次公子杵臼。
前706年八月,三人怨恨厉公杀其父兄,就让蔡国人诱骗厉公并把他杀死。
陈厉公被杀后,公子林等拥公子跃为君,是为陈利公。
然利公立仅五月就去世,公子林继立,是为陈庄公。
庄公林立七年卒,弟公子杵臼立,是为陈宣公。
利公、庄公、宣公之时,公子完继续住在陈国。
宣公二十一年(前672年),陈宣公杀死太子御寇。
公子完与太子友好,恐怕受到牵连,便立即逃离陈国到齐国,事齐桓公,齐桓公欲封公子完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职。
至齐国后以田为氏,为齐国田氏之祖。
陈完娶大夫国懿仲的女儿为妻,生田稚孟夷,陈完去世之后,世袭工正之职。
2.田孟夷稚田孟夷,名稚,系本作“夷孟思”,字孟夷。
齐国田氏家族第二任首领,承袭父亲田完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田孟夷死后,儿子田孟庄继位。
3.田孟庄湣田孟庄,名湣,一作“田孟芷”,系本作“闽孟克”,又称孟庄。
齐国田氏家族第三任首领,承袭父亲田孟夷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田孟庄死后,儿子文子田须无继位。
4.田文子须无田文子,名须无。
齐国田氏家族第四任首领,承袭父亲田孟庄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田文子是齐庄公的大夫,晋国的大夫栾逞作乱,来投奔齐国,齐庄公厚礼相待。
晏婴与田文子劝谏齐庄公不要这样,齐庄公不听。
田须无死后,儿子桓子田无宇继位。
5.田桓子无宇田桓子,名无宇,谥号桓,史称陈桓子、田桓子。
齐国田氏家族的首领之一,为田氏家族第五任首领,承袭父亲田文子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妻子是齐灵公和穆孟姬(鲁国叔孙侨如之女)的女儿,景公的姐姐。
前571年-前567年,田无宇随晏弱攻灭莱国。
前548年,崔杼杀害齐庄公,公子杵臼即位为景公。
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
庆封专齐政。
次年,庆舍与栾、高、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国。
田无宇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
前532年,田无宇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
其后,晏婴执政,田无宇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田无宇死后,儿子武子田开继位。
6.田武子开田武子,名开。
齐国田氏家族第六任首领,承袭父亲田桓子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田武子无子,死后弟弟釐子田乞继位。
7.田僖子乞田僖子,名乞,谥僖,又称为陈僖子、陈釐子、田釐子。
齐国田氏家族第七任首领,父亲田无宇,承袭兄长田开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历仕齐景公、齐晏孺子、齐悼公三代。
兄长田开无嗣子,田乞得立。
田乞向百姓征收赋税时用小斗收进,赐给百姓粮食时用大斗,向百姓施以恩德,晏婴多次向齐景公进谏,齐景公却不干涉。
晏婴出使晋国,暗地里对叔向说:“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
”田氏的支系子孙司马穰苴因战功被任命为大司马,因田氏势力扩大而警惕的高张、国夏对齐景公说穰苴的坏话,司马穰苴被免官。
田乞立志要除掉高氏和国氏。
前490年,齐景公死后,年少的公子荼即位为齐晏孺子,高张、国夏专权。
前489年六月,田乞联合鲍牧等大夫攻击高张、国夏,十月晏孺子退位后被暗杀。
田乞拥立晏孺子异母兄公子阳生为齐悼公。
田乞担任齐国的宰相,田氏势力更加稳固。
田乞死后,儿子成子田恒继位。
8.田成子恒(常)田成子,名恒,汉朝为汉文帝刘恒避讳,称为田常。
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领,承袭父亲田乞担任田氏家族首领。
前485年,田成子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齐简公。
田成子和阚止(又名监止,字子我)任齐国的左右相。
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
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
田成子的封邑,大于齐平公能管辖的地区。
史称田成子选齐国女子身高七尺以上为姬妾,后宫以百数,而不禁宾客舍人出入后宫。
在田恒死的时候,有七十个儿子。
田恒死后,儿子襄子田盘继位。
9.田襄子盘田襄子,名盘,谥襄子。
田常之子,田白之父。
齐国田氏家族第九任首领。
田常死后,田盘代立,继续担任齐宣公相。
齐宣公三年,韩、赵、魏三晋杀智伯,并瓜分其地。
此时,田盘派其兄弟宗族担任齐国各重要城邑的大夫,并与三晋互通使节,使田氏几乎拥有整个齐国。
田襄子为相时也是田氏夺权的重要一步。
他死后,其子田白代立,继续相齐宣公。
10.田庄子白田庄子(?-前411年),名白,父为田襄子田盘,子为田悼子。
齐国田氏家族第十任首领。
在他的努力下,田氏控制了齐国的实权。
11.田悼子田悼子(?-前405年),名不详,父为田庄子田白,弟为田和。
齐国田氏家族第十一任首领。
立六年死。
(二)田齐君主12.齐太公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
父为田庄子田白,兄为田悼子。
田氏代齐以后的首位齐国国君。
前391年,田和自立为齐君。
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
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绝祀。
13.田侯剡田侯剡(?-前375年),名剡,田和之子,田齐第二位国君。
《史记》未载他的生平。
《竹书纪年》称:“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
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
”可以知道田剡被田午所弑。
前374年田午即位,是为田齐桓公。
14.齐桓公齐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齐太公和与孝大(太)妃之子,田齐第三位国君。
当时称陈侯午(上陈下土),《竹书纪年》作田侯午,《史记》等后世史料作田齐桓公,完整谥号为孝武桓公,单字谥号为“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齐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
史载桓公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兄长田剡而自立。
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齐宣王时规模达到鼎盛。
扁鹊见蔡桓公(齐桓公)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
《韩非子·喻老》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因桓公午曾迁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所以按当时的习惯又称齐国为蔡国(蔡国原为姬姓封国,当时已经灭亡),所以齐桓公又称蔡桓公。
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而又称梁惠王,韩哀侯灭郑国后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而韩国又称郑国,这些都是同样的例子。
15.齐威王齐威王(约前378年-前320年),名因齐,田齐桓公之子,田齐第四位国君。
出土文物作陈侯因齐(上次下月)。
齐威王在位初期,“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把政事交给卿大夫处理。
“门庭若市”的典故宰相邹忌以“城北的徐公明明比自己美,但妻子、小妾、门客都不敢说”的故事,劝齐王要纳谏。
齐王果然从善如流,一时大臣争相提出意见,宫廷门前熙熙攘攘,一年后齐国大治。
这就是成语“门庭若市”的典故。
败魏称王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王任用他,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之战射杀魏将庞涓(一说自杀),擒魏太子申。
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史称“会徐州相王”。
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次年领大军伐齐,赵国、燕国两国乘机出兵攻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