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于2010年8月1日给乙公司发了一份电邮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价格12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
”8月2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回复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1000元成交。
”
请问:
1)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2)如果乙公司在8月2日回复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则甲乙之
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乙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电邮后,于8月2日派人直接去付款提货时,
甲公司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责任?
2、中国的甲公司应德国乙公司的请求,发出出售某优质木材10000立方米的要约。
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回电,要求甲公司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要约的有效期。
甲公司最后将产品的数量增至15000立方米,价格每立方米降低100欧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6月26日。
乙公司接到要约后,立即组织资金,于6月25日上午汇至甲公司的账户上。
甲公司于6月25日下午回电给乙公司,“货已卖与他人”。
乙公司接到电话后,立即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
经查,甲公司尚存20000立方米该种优质木材。
请回答:
1)乙公司要求增加数量、降低价格的行为是否属于承诺,为什么?
2)乙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
3)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4)乙公司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还能采取其他的救济措施?
3、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卖方)向B公司(买方)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
货物分两批交付。
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后10日电汇给卖方。
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1)卖方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是否有法律依据?
(2)如买方在合理时间内提出有效银行保函并请求卖方履约,卖方仍不履
行,怎么办?
(3)如第二批交货双方最终都不履行,可否因此解除整个合同?为什么?
4、被告因建造一栋大楼,急需水泥,遂向本省的甲水泥厂、乙水泥厂、原告丙水泥厂发出函电。
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150号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愿派人前去购买。
”三家水泥厂在收到函电以后,都先后向被告回复,在函电中告知他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
而原告丙水泥厂在发出函电的同时,派车给被告送去了100吨水泥。
在该批水泥送达被告之前,被告得知乙水泥厂所产水泥质量较好。
因此,向乙水泥厂发去函电:“我公司愿买贵厂100吨150号水泥,盼速发货,运费由我公司负担。
”在发出函电的第二天上午,乙水泥厂发函称已准备发货。
下午,原告水泥厂将100吨水泥送到,被告告诉原告,他们已决定购买乙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受原告的水泥。
原告认为: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
双方协商不成,原告诉至法院。
你认为应该如何判决?
5、出租车在街上揽客是要约邀请吗?
6、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下订单:“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价格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3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
请电复。
”乙电报回复为:“接受你方条件,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问题: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7、A是一个古董商,A要求B在3个月内完成修复十幅画的工作,价格不超过一个具体的金额。
B告知A,为了决定是否承诺该要约,B认为有必要先开始对一幅画进行修复,然后才能在5天内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A同意了,基于对A的要约的信赖,B马上开始了工作。
问题:A在这5天内是否能撤销要约?
8、美国纽约市某公司A于10月22日来电向中国上海市某公司B下订单(发盘)出售一批木材。
列明各项交易条件,但未规定有效期限。
B公司于当天收到来电,经研究决定,于22日上午11时向上海市的电报局交发对上述发盘表示接受的电报,该电报于22日下午1时送达A公司。
此期间,因木板价格上涨,A公司于22日上午9时15分向纽约市电报局交发电报,电文如下:“由于木材价格上涨,我10月20日发盘撤销。
”A公司的电报于22日上午11时20分送达B公司。
问,A公司是否成功地撤销了其要约,A、B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9、
1
国际商法案例集
合同法案例
1、案例分析一:关于要约邀请
出租车在街上揽客是要约邀请吗?2、案例分析二:要约的修改
法国公司甲给中国公司乙下订单:“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价格4000美元,合同订立后3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
请电复。
”乙电报回复为:“接受你方条件,在订立合同后即装船。
”问题: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3、案例分析三:关于要约的撤销
A是一个古董商,A要求B在3个月内完成修复十幅画的工作,价格不超过一个具体的金额。
B告知A,为了决定是否承诺该要约,B认为有必要先开始对一幅画进行修复,然后才能在5天内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A同意了,基于对A的要约的信赖,B马上开始了工作。
问题:A在这5天内是否能撤销要约?4、案例分析四:要约得撤销
美国纽约市某公司A于10月22日来电向中国上海市某公司B下订单(发盘)出售一批木材。
列明各项交易条件,但未规定有效期限。
B公司于当天收到来电,经研究决定,于22日上午11时向上海市的电报局交发对上述发盘表示接受的电报,该电报于22日下午1时送达A公司。
此期间,因木板价格上涨,A公司于22日上午9时15分向纽约市电报局交发电报,电文如下:“由于木材价格上涨,我10月20日发盘撤销。
”A公司的电报于22日上午11时20分送达B公司。
问,A公司是否成功地撤销了其要约,A、B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
9、要约人A在要约中明确表示,3月31日为承诺其要约的最后期限。
受要约人B的承诺于4月3日送达A。
要约人A仍然对该合同有兴趣,愿意“接受”B的逾期承诺,并且立即通知了B,A的通知于4月4日送达B。
问题:该合同是否成立,合同的成立时间是何时?
10、案例:某公司以FOB条件向境外出售一级大米300吨,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要求,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由于运输途中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故买方要求买方赔偿大米质量下降造成的差价损失。
问题:卖方是否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11、案例:我国某公司与韩国某公司签定了一份CIF合同,进口电子零部件。
合同订立后,韩国公司按时发货。
我公司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外包装破裂,货物严重受损。
韩国公司出具离岸证明,证明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对于该批货物的运输风险双方均未投保。
问题:上述风险损失由谁承担?
12、加拿大公司与泰国公司订立了一份出口精密仪器的合同。
合同规定:泰国公司应在仪器制造过程中按进度预付货款。
合同订立后合同订立后,泰国公司获悉加拿大公司供应的仪器质量不稳定,于是立即通知加拿大公司:据悉你公司供货质量不稳定,故我方暂时中止履行
合同。
加拿大公司受到通知后,立即向泰国公司提供书面保证:如不能履行义务,将由银行偿付泰国公司支付的款项。
但泰国公司受到此通知后,仍然坚持暂时中止履行合同。
问题:泰国公司的做法是否妥当?
13、意大利某公司与我国公司签订了出口加工生产大理石的成套机械设备合同,合同规定分四批交货。
在交付的前两批货物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在第三批货物交付时,买方发现货物品质仍然不符合合同要求,故推定第四批货物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向卖方意大利公司提出解除全部合同。
问题:我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
14、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与1997年10月2日签订进口服装合同。
11月2日货物出运,11月4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专卖,此时货物仍在运输途中。
问题:货物风险何时由香港公司转移到瑞士公司?
15、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进口1000公吨小麦合同。
事后A公司与中国其他两家公司分别签订转售500公吨小麦合同。
合同履行期内,B公司因故明确表示无法履行合同。
A 公司多次交涉未果,遂向B公司提出如下赔偿要求:①B公司无法履行合同造成的利润损失;
②支付给国内两家公司的违约金;③催促B公司履行合同等文电、办公费用;④其他因B 公司违反合同造成的损失。
请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A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