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
管理制度
上海明凯市政有限责任公司
曹县农村“三年集中攻坚”项目
二零一八年七月一日
目录
第一章职责 (2)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 (3)
第三章环境保护教育 (3)
第四章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4)
第一章职责
1.1 项目部是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层,对所建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1.1 全面负责在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掌握和了解环境卫生实施情况,及时处理不安全环境因素和隐患,并及时向公司汇报检查情况、环境卫生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和待解决问题。
1.1.2 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公司工程部,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1.1.3 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规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等技术文件。
在计划、检查、总结、评比、布置施工任务时,必须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1.1.4负责对本项目部所有职工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教育、培训工作。
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1.1.5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法规及企业技术标准。
1.1.6 组织对项目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策划及管理方案编制。
保证环境管理方案/措施在项目部的有效实施。
1.1.7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1.1.8 组织对现场管理、作业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负责。
1.1.9制定本项目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生活区域内环境卫生责任制,加强监督,制止不讲卫生、破坏卫生设施和管理的违规违纪行为,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
1.1.10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地方有关
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1.11 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
2.1 项目部对所属施工项目每月进行一次环境保护检查、评比。
并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奖罚制度,对照环境保护奖罚制度严格奖惩。
2.2 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采用能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3 贯彻执行“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4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2.5 材料采购优先选用国家环保、节能认证的产品,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建筑和装修材料。
2.6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卫生设施,自觉遵章。
2.7 指定专人管理,积极采取措施,从噪声、粉尘、废弃建筑垃圾、废水、废气、化学品等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管理方案。
2.8 及时处理相关方和社区对环境影响的抱怨与投诉。
第三章环境保护教育
3.1 环境卫生知识纳入工人的三级教育,分岗分工种进行教育,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3.2 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
和考核,不得从事管理工作。
3.3 定期对全员进行环境卫生知识教育,经常性地结合季节特点进行针对性饮食卫生等知识教育,并开展传染病等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3.4 对从事施工现场饮食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卫生部门体检合格,并接受卫生知识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3.5 对从业人员以教育、培训方式,告知对从事有粉尘、噪声危害、弧光辐射等人员的工作有害因素危害、防护方法和防治措施。
3.6 项目部要因地制宜,举行经常性的、多层次的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也可用各种图片、电视片、墙报、简报等宣传环境卫生保护知识。
3.7 项目部应每周组织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开展环境卫生竞赛活动,提高员工讲卫生、爱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创建良好的施工现场、生活社区环境卫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4.1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4.2 根据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环境因素,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案。
4.3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粉尘、废弃物、废水、废气等,项目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4.4 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时间有限、传播不远、振动源停止振动噪声消失、不能集中治理。
其施工现场噪声的防治措施有:
4.4.1 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强全体施工人
员的环保意识,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哨,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4.4.2 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
4.4.3 作业时间控制在晚间作业不得超过 22 时,早晨作业不得早于 6时。
4.4.4 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晚间作业)的,则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同时报工地所在地环保局批准后再施工。
4.4.5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或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4.4.6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施工作业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4.7 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实施长期监测,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4.5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粉尘、废气)的防治措施有:
4.5.1 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对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及时清理出现场。
4.5.2 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4.5.3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用帆布、密封塑料袋等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4.5.4 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4.5.5 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食堂禁止用木柴、煤作燃料,油烟排放口装设油烟净化器,以减少大气污染。
4.6 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措施有:
4.6.1 禁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4.6.2 建立厕浴卫生保洁制度,并指定专人管理,厕所必须有冲洗设备,设置化粪池,符合要求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4.7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有:
4.7.1 施工过程中做到节约用料,合理使用,减少废弃物产生。
4.7.2 固体废弃物严格分类,按划分的相应贮存区域和贮存方式,整齐合理堆放,并有明确标识。
4.7.3 有毒、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封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防止二次污染,并注明有害字样。
4.7.4 钢筋、包装容器等木作工程现场不能再次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4.7.5 可回收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桶、废塑料布、废灭火器等在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回收后处理。
4.7.6 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应委托垃圾清运分公司处理,并与其签定清运垃圾合同。
4.7.7 项目部每月两次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每季度存档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