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

楼宇深深,静观蝶变
观《霸王别姬》有感
0920121117 杨静娜中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美好的电影作品了。

时隔十几年以后再看《霸王别姬》,没有一丝一毫觉得它是老电影,从来没有觉得它过时。

也许,好的电影,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的。

《霸王别姬》的故事让人心生感伤。

样貌如女孩般清秀的小豆子被妓女母亲剁掉了第六个手指后丢到了戏班子,随即受到同学京剧的孩子们的孤立和嘲弄,只有大师兄小石头关心他,在他训练压腿的时候帮助他,从而受到关师傅的惩罚。

小豆子在一次逃跑的过程中看到京剧名家的排场,并感叹于京剧的魅力,从而决定苦练基本功。

只是豆子在唱“思凡”的时候总是唱“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被师兄拿烟斗捅嘴,之后再也没有唱错。

童年的遭遇,以及清朝遗老张公公的摧残,加上师兄小石头的百般相护,小豆子对师兄产生了一种莫名朦胧的情愫。

长大后的小豆子和小石头成了京剧名角,改名程蝶衣和段小楼,二人合演的《霸王别姬》名震京师。

后来师兄邂逅花满楼妓女菊仙,并与之结婚。

蝶衣的心灵受到重创,并与一直捧他的袁四爷走到了一起。

后来日军入侵,段小楼音不满其嚣张跋扈被抓走,程蝶衣前去营救,给日本人唱了《牡丹亭》“游园”一折。

日军投降以后,程蝶衣以汉奸罪被国民党抓进监狱。

袁四爷、段小楼、剧院经理那坤出庭为其作证,没有帮到蝶衣,但是蝶衣终无罪释放。

文化大革命到来,他们都被打倒,段小楼为了自己,揭发妻子菊仙的妓女身
份,最终导致菊仙上吊。

十年动乱以后,程蝶衣和段小楼,以衰老之躯,重登舞台。

在最后的《霸王别姬》中,蝶衣拔出了真剑,在爱慕了一生的师兄面前自刎身亡。

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壮、凄凉的故事,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两位戏子的大半生演绎得缠绵缱绻。

程蝶衣是我很喜欢的角色,他的心里只有“从一而终”,对师兄段小楼的爱慕一直未变,最终死于绝望。

他的那句“说好的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让人心生震撼。

他是戏里戏外的真虞姬,他不疯魔不成活,他单纯而执着的活着,充满诗意的活着。

他拥有女子所有美好的特质,温婉,美丽,爱得深刻,恨得疯狂,却生为男儿身,一生哀怨。

他对师兄说,你忘了咱们是怎么唱红了的,不就凭了师傅一句话,从一而终!师哥,我要让你跟我,不对,就让我跟你,好好唱一辈子戏,不行吗?他的热烈的表白换来的是师兄结婚的消息。

剧院经理那坤说,这虞姬再怎么演,也得有一死。

这也是程蝶衣的真实写照。

他出神入化的将虞姬演绎到了极致,在那个苍白动乱的年代,是一抹鲜艳的明黄,如同虞姬的披风,熠熠生辉。

程蝶衣最终自己一剑结束了生命,留下师兄独自彷徨。

师兄段小楼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鲁莽,神经大条,豪放,也在社会的动荡中变得自私,为了一己私利揭发爱他的妻子。

那一句“她是妓女,我跟她划清界限”,让人听得心里生疼,使妻子菊仙更加绝望。

他是戏里的霸王,戏外的另一个人。

他说,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
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呦!可见他是一个将演戏和生活分得很清楚的一个人,也注定了程蝶衣的心空有一番激情,却得不到哪怕一丁点的回应。

花满楼头牌菊仙,是一个让人不知道怎么评说的人物。

想声讨她,为了自己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不让丈夫段小楼唱戏,不让他斗蛐蛐。

把爱人绑得太紧。

后来又一想,她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所需要的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家庭,丈夫,孩子,太太平平的心。

她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有什么错呢。

虽然她不喜欢师弟程蝶衣,但是在帮助他戒毒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母性光辉。

这是一个很立体很真实的人物,巩俐的演出让这个坚强女子变得生动鲜活。

人物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化,他们的心境也会改变,唯有程蝶衣,从一而终,一直将唱戏作为生活的唯一,将师兄作为生命中唯一的那个人。

从清末到文化大革命以后,他一直都是温婉的女子心境,坚韧如丝,却也总得不到那无转移的磐石。

他坚持着京剧的精髓,坚持着自己对于京剧的纯粹的观点,坚持不向现实妥协。

观影过程中,我真的希望蝶衣有那么一丁点的改变,就不会受伤之深,不会在那个黑暗的黑白年代成为最后的虞姬,含笑而逝。

另一方面,我也恨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们。

程蝶衣给国民党唱戏的时候,那些人用手电筒晃人,掀蝶衣的裙子,而给日本人唱戏,是台下恭恭敬敬的坐着听戏的,程蝶衣一个人在台上唱。

这样的反差让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有那么多优秀的东西却总被忽视。

文化大革命同样是那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黑色记忆。

人们的无知和
愚昧,将所有先进的、美好的文化毁于一旦。

我无意批评什么,对历史也不想评判,只是在欣赏这部优秀的影片之时,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到深深的悲哀。

如果这是一个程蝶衣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有那么多纯粹而坚持的文化人,我们的民族,甚至我们的世界,将会是另一种模样。

楼宇深深,静观蝶变。

那一抹明黄,优雅了所有的年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