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开展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纯n 98.9 kg/hm2、p2o5 44.5 kg/hm2、k2o 108.8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可达3 899.0 kg/hm2;施用纯n 87.8 kg/hm2、p2o5 43.9 kg/hm2、k2o 95.0 kg/hm2时,施肥利润最佳,最高利润可达28 399.1元/hm2。
关键词花生;平衡施肥;效应函数;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s565.2;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13-01
花生是莆田市主要油料作物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近1.5万hm2。
为了提高花生种植的科技含量,于2012年3月对花生进行施用氮、磷、钾肥试验[1-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的埭田上进行。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5.8、有机质19.9 g/kg、碱解氮102 mg/kg、有效磷7.2 mg/kg、速效钾51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纯n 46%),福建石化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过磷酸钙(p2o5 12%),安徽省铜陵市铜管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氯化钾(k2o 60%),俄罗斯进口[3]。
供试花生品种:
莆花1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方案设计,设14个处理[4],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
2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8 m2。
各小区间设有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试验前进行整地起垄,畦宽90 cm,于2012年3月31日播种,每畦种3行,穴播,每穴播2粒种仁,株距22 cm,每小区种植162穴。
过磷酸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尿素、氯化钾的基肥用量均为60 kg/hm2,1个月后追肥,尿素、氯化钾的追肥用量分别为52.5、75.0 kg/hm2,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
2012年8月6日收获,全生育期128 d[5-7]。
2 结果与分析
2.1 缺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试验中的处理1、2、4、8、6分别代表空白无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氮磷钾平衡施肥区。
从表2可以看出,其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66.2%、75.4%、68.3%,无肥区地力贡献率为61.2%,花生产量受肥料缺失影响顺序为氮>钾>磷。
2.2 花生平衡施肥的数学模型分析
分析表2的产量数据,建立花生产量(y)与氮(x1)、磷(x2)、钾(x3)肥料实际施用量的数学模型为[8]:
经检验,方程f=5.64**>f0.01(9,18)=3.59,花生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复相关系数大于高度相关的下限值,说明花生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高度相关[2]。
极值判别方程,求解赫森矩阵各阶顺序主子行列式分别为
a1=-0.2280,a3=-0.020,赫森矩阵为负定,属典型方程,驻点为极大值,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寻优。
结果表明:莆花1号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n 98.9 kg/hm2、p2o5 44.5 kg/hm2、k2o 108.8 kg/hm2,最高产量达3 899.0 kg/hm2。
2.3 花生平衡施肥的利润数学模型分析
经检验,方程f=5.05**>f0.01(9,18)=3.59,复相关系数大于高度相关下限值,说明施肥利润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施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极显著[9-11],极值判别方程,求解赫森矩阵各阶顺序主子行列式分别为a1=-1.7380,a3=-8.828 40,赫森矩阵为负定,属典型方程,驻点为极大值,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寻优。
结果表明:施肥量为纯n 87.8 kg/hm2、p2o5 43.9 kg/hm2、k2o 95.0 kg/hm2时,施肥利润最高,达28 399.1元/hm2。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块无肥区地力贡献率为61.2%,花生产量受肥料缺失影响顺序为氮>钾>磷。
施肥量为纯n 98.9 kg/hm2、p2o5 44.5 kg/hm2、k2o 108.8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达3 899.0 kg/hm2;施肥量为纯n 87.8 kg/hm2、p2o5 43.9 kg/hm2、k2o 95.0
kg/hm2时,施肥利润最佳,最高利润可达28 399.1元/hm2。
4 参考文献
[1] 黄珍发,周琼华.应用最优回归设计研究葱头的高优施肥量[j].福建农业科技,2003(6):26-27.
[2] 张朝轩,谢祝捷,姚政,等.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出口青花菜产量和成品率的效应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7,23(3):22-25.
[3] 梁茂东.花生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7(6):67-68.
[4] 柯蓓,蒋丽娟,林家汉,等.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2(8):45-47.
[5] 黄珍发.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福建
农业学报,2008,23(2):196-200.
[6] 郑荔敏.甘薯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j].中国农村
小康科技,2011(2):29-31.
[7] 邱桂如.甘薯平衡施肥的数学模型与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06,31(3):9-11.
[8] 王兴仁,张福锁,杨靖一,等.现代肥料试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85-95,176-179.
[9] 李昌纬,连兆煌,毛达如,等.农业化学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37-159.
[10] 罗凤来.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j].福建农业学报,2006,21(4):393-397.
[11] 林爱惜,肖德贵,甘盛峰,等.秋花生平衡施肥效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