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_文化地理学——文化整合

第五章_文化地理学——文化整合


观音菩萨头戴化 佛宝冠,绀发垂肩, 双唇上下都有胡髭, 仍作男相。但五官 秀美,已流露出女 性化的特质。
古代中国 关于观音菩萨 的另类想象
鱼篮观音 香山三皇姑
元代赵孟頫绘鱼篮观音像。 此画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 香 山 到 三 千 皇 手 姑 千 眼 观 音
观音是男性还是女性?
勇猛丈夫观自在, 为度众生住此山。 ——《华严经》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的概念
概念:文化整合是指各种文化协调为整体 的过程或整体化的状态。文化整合的过程 也是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 于一体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或 欠缺的价值及成分,故而,在文化间相互 排斥、彼此冲突的同时,它们也存在相互 吸取、彼此融合的现象。
文化整合的分类: 内整合与外整合
(1)内整合——同一文化系统整合。 (二)外整合——两种不同文化之 间的整合关系,称为外整合。
晋庐山释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认为: “出家”者 “能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 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 宜高尚其迹。大德故能拯溺俗于沈流,拔玄根 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近开人天之路。如今 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中,泽流天下。虽不处 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 内乖天属之重,而不逆其孝;外阙奉主之恭, 而不失其敬也。”认为“如来之与周孔,发致 虽殊,潛相影响;出处咸异,终期必同。故虽 曰道殊,所归一也。”
思考题:
从观音菩萨的传说及形象的变化 中,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文 化整合过程?
文化整合概念的理解:
1、文化整合多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2、文化整合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慢 慢地完成由此及彼的转换 。 3、文化整合的过程也是旧有文化要素 在渐变的过程之中被取代的过程。
何谓同质文化?何谓异质文化?
哼哈二将(泰国)
哼哈二将(苏州重元寺)
北上和南下
《广东新语》卷二《地语》“越裳条” : 越裳,在象林界外,越之裳也。越 诸上郡为衣,而诸下郡为裳也。南极入 地,至南海而益下,故称交州为天下之 趾,而象林界外为越之裳也。谚曰: “裙田裙沙”,言乎为边之幅也,裳之 说也。
到观 宋 观音 朝 音像 张 有, 胜 胡可 温 须以 所 。看 绘
罗马所藏中国版《圣母与圣婴》(17世纪) 在中国与日本,都曾经用观音来代替圣母崇拜。
文化整合的意义
两种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 合中新生,最终形成具有全新 特质的新型文化。 文化整合将改变文化的某些特 征,使之产生新的特征。
来世 接引众生、往生西方
观音的两种面貌
寻声救苦 现世
千手千眼观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千 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轴: 万顷波涛,四天王背负着一 座七宝莲台,千手千眼观世音 菩萨十分庄严地站在台上。左 右各有两位菩萨随侍,下方的 天龙八部双手合什,向观音菩 萨示敬。全图赋色妍丽,璎珞 装饰和七宝莲台都描绘得十分 仔细。人物衣纹线条柔劲流畅, 这些特色都与传至日本的南宋 佛画十分类似,是一幅难得的 南宋佛教绘画精品。
衣和裳(chá ng) 衣裳(shang)
裳,下饰也。(《左传· 昭公十二年》)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 邶风· 绿 衣》) 颠倒衣裳 (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
家家阿弥陀, 户户观世音。
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地藏菩萨——安徽九华山 文殊菩萨——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四川峨嵋山 观音菩萨——浙江普陀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