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4041 园林树木栽培南京林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园林树木栽培》课程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树木的苗木培养、移栽定植、养护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课程的内容可分为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基础、园林树木苗木培养技术、园林树木的栽培技术、园林树木养护治理等四个部分,在阐述园林树木的分类及一样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园林树木的种苗生产、栽植技术、养护治理。
此外,还包括了园林树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栽培设施、爱护地环境调控、苗木微繁技术、无土栽培、都市园林绿化的日常治理规范等先进、成型的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园林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育、栽培养护治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园林树木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和治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都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树木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树木栽培所必需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操作技能。
通过讲授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园林植物的土肥水治理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治理、养护的方法等内容,使同学们明白得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原理,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途径和方法,把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技能和技巧,并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外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研究新成果、动态及进展趋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组织园林树木栽培及施工的业务工作能力,能胜任园林专业工作。
在实践技能方面,把握各类园林树木繁育、栽培的方法和要紧步骤,能够安排园林苗木的周年生产。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园林树木栽培》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它以园林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植物爱护学为基础,并与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盆景技艺等课程紧密关联,表达了该课程专业知识点覆盖面广,关联度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课程内容1.园林植物的概念和分类;2.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3.木本植物的年周期;4.环境因子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把握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和特点;了解各类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园林植物、生命周期、年周期、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喜酸性植物、喜碱性植物等概念。
2.把握:木本植物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治理要求,土壤和其他因子对树木生长的阻碍。
3.熟练把握:温度、光照、水分对园林树木生长的阻碍,各种常见园林树木对上述环境因子的要求。
第二章园林植物苗木培养技术(一)课程内容1.园林植物的良种繁育2.苗圃地的建立3.园林树木种子的生产4.园林树木的播种育苗5.园林树木的扦插育苗6.园林树木的嫁接育苗7.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8.园林植物的其他育苗方法9.大苗的培养10.苗木出圃。
(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技术措施;了解苗圃地建立的相关内容;把握种实生产和各类育苗方法和相关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种质资源、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制造种质资源、引种、生理成熟、形状成熟、种子寿命、种批、净度、硬枝扦插。
嫩枝扦插、叶插、组织培养、压条育苗、移植等概念。
2.把握:种质资源储存方法、品种退化的缘故;阻碍种子成熟的因素和各类种子的采集和调制;种子的贮藏和品种检验;组织培养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技术;各类大苗的培养和苗木出圃。
3.熟练把握:保持和提高良种种性、生活力和繁育系数的技术措施;播种、扦插、嫁接、组培和压条育苗的方法和育苗后的治理;苗木的移植技术。
第三章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一)课程内容1.木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2.爱护地栽培3.园林植物的无土栽培4.园林植物的促成和抑制栽培5.大树移植(二)学习要求了解木本园林植物的分类、爱护地栽培设施和爱护地环境调控技术;把握木本植物露地栽培技术、爱护地栽培技术;了解园林植物无土栽培设施、促成和抑制栽培的原理;把握水培和基质栽培技术,大树移植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爱护地栽培、上盆、换盆、转盆、松盆、无土栽培、倒盆、促成栽培、抑制栽培春化作用、光周期等概念。
2.把握:爱护地环境调控技术、无土栽培特点和分类、促成和抑制栽培技术、大树移植特点3.熟练把握:爱护地栽培治理技术、大树移植技术。
(一)课程内容1.露地栽培园林植物养护治理措施2.爱护地栽培园林植物的养护治理3.修剪与整形(二)学习要求了解园林植物养护治理工作月历、书体爱护和修补的意义、古树名木的作用、爱护地浇水原则和整形修剪的目的。
把握露地园林养护治理的一样方法、树体爱护和修补的方法、古树名木养护治理方法、爱护地土壤治理和施肥浇水方法、园林树木枝芽生长特性与修剪整形的关系、修剪的差不多方法和各类园林植物修剪整形技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冻害、干梢、古树名木、修剪、整形、萌芽力、成枝力、芽的异质性、顶端优势、干性、层性、截、轻短剪、中短剪、重短剪、回缩、变、疏、概念。
2、把握:露地园林植物养护治理的一样方法、树体的爱护和修补方法、园林树木枝芽生长特性与修剪整形的关系。
3、熟练把握:古树名木的养护治理方法、各类修剪技法、行道树观赏灌木和藤本绿篱的修剪整形技术。
三、有关讲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讲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把握”、“熟练把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经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要紧内容,并能够林归和明白得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不与联系,并能依照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讲明、讲明和阐述。
2、把握:要求应考者把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明白得和经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把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把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选教材为:《园林植物栽培与护》,魏岩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依照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对差不多概念必须深刻明白得,差不多原理必须牢固把握,在阅读中遇到个不细节咨询题不清晰,在不阻碍连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临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关心自学者明白得、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把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明白得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2、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3、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咨询题,依靠自己学明白”的学习方法。
4、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样的关系,辅导时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把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要关心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咨询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专门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咨询题、分析咨询题、作出判定和解决咨询题。
6、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差不多上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把握”40%,“熟练把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纳的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讲明、简答题、论述题五种类型(见附录题型举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刻为150分钟。
评分采纳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如:只剪去一年生枝的少量枝段,一样剪去枝条的1/4~1/3的方法称( B )。
A. 中短剪B. 轻短剪C. 重短剪D.极重短剪二、填空题如:把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剪去的操作称短截。
三、名词讲明如:古树名木:年龄在百年以上,或具有专门纪念意义,或是稀有的特有的宝贵植株等称之。
四、简答题如:简述古树复壮的综合措施与方法。
A、改善地下环境:包括:开沟埋条(环行沟、辐射沟、沟长条);设置复壮沟-通气-渗水系统;进行透气铺装或种植地被;土壤改良;施用生长调剂剂(6-苄基嘌呤,兴奋素、玉米素、赤霉素、2.4-D等,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B、加强地上爱护:包括:古树围栏及外露根脚的爱护;病虫害的防治;病虫枯死枝的清理与更新修剪;树洞的修补与填充;支撑加固;靠接小树复壮濒危古树。
五、论述题如:简述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特点,并依照此特点论述园林树木养护与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先论述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的特点,再举一个体树种,先分析该树种的生态习性,养护治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土壤(中耕除草、酸碱度的调剂等)、养分(施肥原则、方法、时刻、施肥量等)、水分(灌排水的原则、方法、时刻等)、整形修剪(原则、方法等)、病虫害(原则)、自然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