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师培训讲稿:课堂教学指导

新教师培训讲稿:课堂教学指导

看你一眼 致监考老师——别用那种眼光看我
镜头之一:学生的心声
作弊露馅——不是我不小心 交卷——让我欢喜让我忧 走出试场——我祈祷 致判卷老师——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考试后的“肯特”奉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镜头之一:学生的心声
发榜——到底要我等到什么时候 考试成绩——牵挂你的人是我 满分——梦里的呼唤 60分——你就是我唯一的爱 不及格——谁的眼泪在飞
(四)课堂提问戒
1.提问专叫优生, 省时省力省心。
2.提问专找差生, 哪壶不开提哪壶。
3.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4.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四)课堂提问戒
简单。 表态。
5.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6.“是”或“不是”,答案
7.“对”或“不对”。笼统
8.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四)课堂提问戒
9.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10.太大太难,无法回答。 11.太多太琐,干扰教学。 12.为问而问,无助教学。 13.手如林,答如流,图表面。
(二)课堂提问的着眼点
5.在文章的突止处提问。 6.在文章的题眼处提问。 7. 抓住疑难点来提问。 8.抓住兴趣点来提问。 9.抓住模糊点来提问。
(三)课堂提问的几个技术问题
1.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 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2.应先提问,然后请学生回答。 3.一个问题尚未作出明确结论
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问 题,以免干扰学生。
苦于设计,乐于驾驭。
三、关于备课的思考
9.要争取“倒过来”。把上课, 补课,订正,再补课,所化的 时间与备课所化的时间倒过来
10.要加强广义的备课--终身备 课。
四、小结
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得金。
黄蕖: 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王安石: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课堂提问的几个技术问题
4.先向全体学生发问, 然后指名回答。
5.发问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 6.发问时态度要自然。
(三)课堂提问的几个技术问题
7.发问时问题要只说一遍。 8.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
9.备课时,不仅要设计问题, 而且要设计问题涉及的对象。
(三)课堂提问的几个技术问题
10.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1).零解答距 (2).微解答距 (3).短解答距 (4).长解答距 (5).新解答距 11.学生答问,要及时奖赏。 12.杨柳水大家洒。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
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也。吾无隐矣。
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 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孟子: 教亦多术矣。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课堂提问
《学记》: 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一、课堂提问
珍惜生命和怎样使生命有价值、 有意义的人。
(二)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二)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1)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2)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3)学生的潜能不可低估。
(五)好的提问标准
1.体现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
平相适应。 3.能激发学生的欲望。 4.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
多项目标。 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二、课堂教学十忌
1.一忌讲风太盛。 2.二忌华而不实。 3.三忌照本宣科。 4.四忌题海战术。 5.五忌忽视过程。
(三)现代学习方式 的基本品质(特性)
1、主动性。 2、独立性。 3、独特性。 4、体验性。 5、问题性 。
(四)自信、自立的培养 “我能行”
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知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1.启发思维的功能。 2.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 3.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的功能。 4.培养能力的功能。
(二)课堂提问的着眼点
1.在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2.在内容的矛盾处提问。 3.在内容的对比处提问。 4.在内容的重复处提问。
四、小结
王国维: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为伊理念下的学生观
当心: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镜头之一:学生的心声
考试前夕——别来烦我 考前致老师——是否懂得我的心 考试铃响——玩的就是心跳 考场上的习惯动作——让我再
二、课堂教学十忌
6.六忌一韵到底。 7.七忌分配不公。 8.八忌紧锣密鼓。 9.九忌单独行动。 10.十忌刹车失灵。
三、关于备课的思考
1.备课要像牛吃草。 2.要了然于胸。 3.对教材的钻研要深。 4.对教材与学生的把握要准。
Hale Waihona Puke 三、关于备课的思考5.要进入角色。 6.要把生课备成熟课教,
熟课当作生课备。 7.要深入浅出,厚积薄发。 8.要劳于备课,逸于上课;
部。(57.2%)
镜头之二:调查显示
6.当优生、班干部是为了获得奖励。 (94.4%)
7.当优生、班干部是为了支配别人。 (52.2%)
8.当优生、班干部是为了突出自己。 (21.1%)
9.当优生、班干部是为同学服务。 (14.4%)
(一)新型学生观的应有之义
1.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 2.学生是学习怎样生活的人。 3. 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
课堂教学指导
——新教师见习期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 潘玉和
引言
1.美不在某一特殊部分的闪烁,而在所有
部分总起来看,彼此之间有一种恰倒好
处的协调和适中。
——笛卡儿
2.山川万物之具体,有正有反,有偏有侧,
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虚有实,有内
有外,有断有连,有层次,有错落,有
丰致,有飘渺,此生活之大端也。
——石涛
镜头之一:学生的心声
再致判卷老师——这次你是 真的伤了我的心
补考——谁说我不在乎 对父母表白——我不是坏小孩
镜头之二:调查显示
1.在班上,最可怕的是失去老师的信任。 (86.7%)
2.做了错事最怕点名批评。(82.8%) 3.最大的快乐是表现自我。(77.8%) 4.最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能干。(82.8%) 5.在集体中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是当班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