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应知应会试卷A一、填一填。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现实主义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2.高效的课堂法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发展。

3.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4.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材),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

5.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行为。

6.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7.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8.教学设计依次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

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然后是(“我如何去那里”);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二、选择。

1.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包括((1)(2)(3))。

(1)数学的结果(2)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3)数学思想方法(4)数学技能2.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1)(2)(3))(1)面向全体(2)因材施教(3)创造性(4)独立性3.小学数学的作业基本原则包括((1)(2)(3)(4)(5))(1)科学性(2)趣味性(3)层次性(4)规范性(5)激励性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基本要素包括((1)(2)(3)(4)(5)(6)(7)(8))(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师行为(6)学生活动(7)教学效果(8)教学特色三、简答。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是哪三点?(书第三页)答: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2.第一学段图形的运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书9页)答: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案例分析下面是在讲“鸽巢原理”一课的情境导入,请你做以分析。

一【导入】情境导入大家认识我吗?你能了解到我的那些信息?面对会场这么多的老师你们紧张吗?先考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看看你们到底紧张不?人按性别分,可分为(生:男/女),真不紧张。

那么以这种方式,愿意和老师聊天的同学举手。

真好,大家对我这么了解,为了公平,我也想认识认识大家。

我想先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向我和会场上的老师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

谁来,刚刚看过跑男?(假设来三名男生),你们就是跑男中的圣斗士队。

(简单介绍),老师还想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感受一下我们今天会场上气氛。

注意:不一样的组合哦!(简单说说)如果老师再想请三名同学来和我们大家感受一下咱再会场前面的感受谁来?对,组团的形式还是不一样。

如果老师最后请一组同学来,大家猜猜这回的组合应该几男几女呢?诶呀。

你们观察太认真了,天才。

最后一组登台,听我口令,每组同学按男左女右队形,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大家站好。

好,请大家仔细观察,台上的的这4组同学,他们有什么特点?(每组中有两名或三名同学性别一样),说的可真好!像这种“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我们还可以简单的说成为“至少有两名同学”,所以这句话可以简单说成每组中至少有两名同学性别是一样的。

好了,孩子们,你们现在放松了吗?通过刚才的聊天,我感受到了咱们班同学的勇敢、机智,观察的仔细。

这样的你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好上课!《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应知应会试卷B一、填空1.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4.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6.数学素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7.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教师个人教学计划要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着手,将学期教学计划细化到单元教学计划,落实到课时教学计划。

9.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材)。

二、选择1.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3))的过程。

(1)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2)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3)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4)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2.( (4))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1)文本资源(2)社会教育资源(3)生成性资源(4)信息技术三、简答。

1.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思想性: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科学性:符合学科自身的规律,正确把握教材内容。

针对性: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查。

创造性: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

2.复习课的操作流程是什么?(书26页)答: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自主回忆,梳理知识。

3、交流成果,完善网络。

4、典型事例,沟通联系。

5、组题训练,发展能力。

6、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3.在课程理念里对情感态度有哪些具体要求?(书4页)答: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5、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案例分析下面是在讲“鸽巢原理”一课的探究新知部分,请你做以分析。

【讲授】探究新知拿出扑克牌,当面开封,取出大王小王,剩下52张,找学生任意抽取5张,老师会猜出,里面至少有2种花色是一样的,可以再来一组!为什么呢?不要着急下结论通过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待会,聪明的你再告诉大家为什么!教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大屏幕出示:把4支笔放进3个杯子中(可以有空杯),有几种情况?小组合作,想一想,摆一摆。

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

汇报结果:学生边说教师边课件演示。

第①种:(4,0,0);第②种(3,1,0);第③种(2,2,0);第④种(2,1,1)。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有什么发现?生:每一种方法中,总是有一个杯子里面有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

有了课前上的聊天孩子们能说出有个杯子至少有两只笔。

追问至少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有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用简单的话可以说成“至少有两支”),把发现按照这种说法再总结一遍: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两支笔。

教师总结:像刚才这样,我们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枚举法(板书:枚举法)。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应知应会试卷C一、填空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教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2.数学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数学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个人计划。

3.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点子库”。

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

5.上课时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情境导入)(传授知识)(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

6.板书设计要(合理)、(清楚),(明确),(重点突出)从整体出发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体现学习内容的整体性、(概括性)、针对性,启发性、条理性、(直观性)。

7.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保证准确无误;体现(层次性),既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又有(拓展性)、(探究性)的练习,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8.小学数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二、选择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3)),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1)探究式(2)自主式(3)启发式(4)合作式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2))、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

(1)空间与图形(2)图形与几何(3)几何与直观(4)图形与直观3.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2))(1)3-4题/分(2)1-2题/分(3)2-3题/分(4)8-10题/分三、简答1.教学计划的制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书17页)答:思想性: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科学性:符合学科自身的规律,正确把握教材内容。

针对性: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查。

创造性: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

2.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书20页)答:1、面向全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创造性原则。

3.新授课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书24页)答: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3、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4、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四、案例分析请你对下面的案例作以分析《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

(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