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青年问卷调查分析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团委吴继红自从我所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深化,青年心态和所处环境亦随之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共青团员的思想状况,切实做好团员青年的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我所的全面发展,所团委在全所团员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涉及“个人基本概况、共青团工作情况、所内情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涵盖了团员青年思想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定位,对团委各项工作的看法、建议,以及对所内现状的议论、评价。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90%。
绝大部分团员青年都认真填写了问卷,基本客观地反映了团员青年的真实想法。
参加调查的团员青年层次结构如下表。
对本次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如下:一、团员青年的基本现状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团员青年逐渐有了危机感,意识到提高自身本领的重要性,加强再学习的必要性,思想也趋于积极乐观。
但是还存在一些对自身、单位信心不足,对未来把握不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1、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向上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由下列三表可见:绝大多数团员青年的人生追求更加务实,理想主义色彩淡化,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有所滋长。
大家对自己的人生走向都有一定的想法,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你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表二)2、团员青年对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基本持肯定态度由于在国有企业中研究所效益相对不错,职工的收入、福利待遇等方面也都相对可以,加之对大家的岗位分工基本遵循了“专业相关,各尽其能”的原则,团员青年对所从事的岗位基本持肯定态度,由表四、表五、表六可见一斑。
3、团员青年的自我学习意识加强,内容拓宽现在的年轻人,总是站在进步思潮的前列,最容易接受、适应新的事物和观念,也最愿意接受、尝试新的挑战和变化。
从下列三表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企业的转制、改革,团员青年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不被淘汰”。
从表九可知,团员青年对外语、专业、计算机和网络等知识的学习要求尤为迫切。
二、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1、教育方式方法欠妥,团员青年对其既爱又怕21世纪,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团员青年受到各种思想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青年,构筑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
由下表可知,我所的团员青年对此亦持认可态度。
但由于现行的理论学习,大多以传达文件精神为主,流于形式,与实际结合较少,不能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形成“对理论学习、思想教育既需要又害怕”的恶性循环。
2、现行的工作模式不尽合理,团员青年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研究所工作相对稳定,工作压力不是很大,造成团员青年工作能力一般只发挥了“25%~75%”;而另一方面,由于研究所经济效益不错,职工的人均收入也相对可观,促使部分人形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满足于现状,甚至觉得研究所就是个“养人”的所在。
由下表可以看出:团员青年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得不够,缺乏危机意识,对自己没有明确合理的定位。
3、营造的学习氛围不浓,团员青年有想法,少行动由表七、八、九可知,绝大部分团员青年都意识到再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由表十二可知,大部分团员青年自身也都具备学习的条件。
但在所内,现实情况却是个个都知道学习重要、必须学习,而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业余时间学习的人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在研究所学不学差别不大。
就象所的三项制度改革中的工资制度改革,虽然实施了“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的理念,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往往是平时少了,年底就多点;平时多了,年底就少点;干得好的与干得差的相互差距不太明显,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技术、能力的重视,这就让很多人觉得“我费那么大劲学习干吗,水平再高,技术再好,也就那么点差距,我就少拿那一点儿,乐得图个人轻松”。
试想,在这种心态下,哪还有主动性、积极性用来学习?另外一方面,虽然近几年所内也组织过各类培训活动,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涉及面太窄等种种原因,使很大一部分团员青年尤其是青年工人获得的学习、培训机会太少,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提供的发展机会不够,团员青年缺乏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来说,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所也深谙此理,但从下列三表的情况看,力度可能还不够。
这说明我们对团员青年的关注、重视和培养还远远不够。
联系近几年我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不难发现我们最最欠缺的是对人才的足够尊重。
问卷表明,对于员工来说,不可否认,收入待遇是其看重的一方面,但当收入已定位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时,多点少点已经没有太大关系,职工更看重的则是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在这儿工作开不开心。
分析我所以往人才流失现象,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研究所地处常州市郊,环境偏僻,信息获得等方面相对滞后;二是所内管理机制、岗位分工不尽合理,不能有效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内部没有形成团结一致、众人一心的企业精神,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多有摩擦、不和,工作不顺心。
三、服务青年的几点建议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市场经济的洗礼,团员青年的心态已日臻成熟,能够较为理性地看待、分析问题,适应变化。
对于研究所的未来和发展,绝大部分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愿意与研究所同呼吸、共命运。
但我们也不能小看和忽视团员青年中存在的或潜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团组织”这座架在企业与团员青年之间的桥梁,通过为团员青年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关心他们的所需所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成为团员青年的“知心人”,达到为团员青年服务的目的。
团员青年的思想顺了,生活开心了,工作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对企业的贡献也就大了,企业也就愿意为团员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
这个双赢的局面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1、宣传、教育、引导相结合,提高团员青年思想素质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使人不断进步、不断向前的先决条件,对团员青年我们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利用团干培训班、党章学习小组、团委中心组等多种载体,通过座谈讨论、观看录象、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树立立足岗位、热爱本职、塌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思想。
利用《戚所动态》等多种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另一方面,要根据青年特点,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演讲活动、知识竞赛、青年志愿者、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寓教于乐,陶冶青年情操、升华青年思想,于活动中、于无声处提升青年素质。
2、考核激励并举,帮助团员青年认识自我,合理定位我所由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单位以来,虽然采取了各项改革措施,但由于时间不长,力度不够,使很多人仍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上,这种不良氛围使青年形成了两种工作态度,一是得过且过;二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对自己没有充分认识,合理定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对策,一切以“有利企业发展”为根本,充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竞争上岗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奖惩,使人人都能做到各尽其职、各尽其能,按能力定岗位,按业绩算收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公正,合理。
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合理定位,真正意识到竞争的残酷性,明白“不付出努力、辛苦,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儿饼”,树立就业、生存的危机感。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团员青年业务能力我们面临的青年一代,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一代,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我们要结合青年实际需求,针对目前团员青年学习热情高涨,但实际学习、培训机会不多的情况,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培训机会,扩大培训面,把团员青年普遍关心、热衷的方面作为切入点,根据企业要求引导团员青年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同时鼓励、支持大家进行学历自修,自我学习,并给予他们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时要坚持开展青年科技论文征集与发布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青年学术氛围只有真正做好这两点,切实为团员青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习、工作进入互动式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研究所永葆发展的青春活力。
4、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为团员青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众多的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谁就有了获胜的优势。
而青年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可能成为碌碌无为的庸才,依何定论?一凭自身的主观努力,二凭外部的客观条件。
所以,要想在市场上立足,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喊喊“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我们要尽量创造培养人才的土壤,要把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并保证其充分、到位地实施。
在充分利用“青年科技基金”这一载体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渠道、方式,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科技人才,使团员青年有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使我们的人才储备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5、采取各种措施,解除团员青年后顾之忧“家和万事兴”。
事实证明,青年员工一旦有了稳定、安宁的家庭生活,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
所以,针对青年最为关心的婚姻、住房、经济等问题,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解除团员青年的后顾之忧。
第一,针对研究所地处偏僻,女孩子少,找对象相对不易的客观事实,团委、工会应多关心单身职工,寻求多种途径,为其提供机会。
第二,针对青年员工工作时间不长,经济紧张,买房相对困难的客观事实,在现行住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寻求更能够体现戚所优越性、更贴近职工需求的住房管理体制。
第三,针对研究所地处城郊,环境较差,信息相对滞后的客观事实,我们应通过努力尽量减轻其弱势,通过配备优良的硬件资源、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来弥补其缺憾。
第四,充分利用“青年之声”,团委公共信箱等多种资源,聆听团员青年心声,关心团员青年生活,帮助其解决各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