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答案第一章
式中 由于气体在系统内压强变化不大,故气体的密度可按1atm,50℃计 算,即 将以上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得 其中 = 1atm,50℃下空气的粘度µ=1.96× 由本教材图1——24查得λ=0.019 所以 则 风机作的有效功为 气体的质量流量为 鼓风机的有效功率为 22. 解:1)闸阀部分开启时水的流量 在贮槽水面1——1’及侧压点处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通 过截面2——2’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得
(2)有人建Leabharlann 将管路并联一根长度为l/2、内径为50mm的管子(见 附图b)。(增加26.5%)
(3)有人建议将管路并联一根长度为l、内径为25mm的管子(见附 图c)。(增加17.7%)
试分析这些建议的效果。假设在各种情况下,摩擦系数 变化不大,水在管内的动能可忽略。
答:(1)由于
,管径变为75mm时流量为原来的2.756倍(净增175.6%)。 (2)并联一段等径管后,流量净增26.5%(题解过程略)。 (3)并联25mm管子后,流量净增17.7%。
(a) 式中
可通过闸阀全开时的数据求取,当闸阀全关时,水静止不动,根据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
(b) 式中 h=1.5m
R=0.6m 将已知数值代入b,解得 将以上各值代入式a,即
9.81×6.66= 解得 u=3.13m/s
水的流量为 2)闸阀全开时测压点处的压强 在截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通 过管子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得
D’=
则上式变为
或 式 (a)中瞬时液面高度h(以排液管中心线为基准)与瞬时流速 u的关系,可由瞬间的柏努利方程式获得。
在瞬间液面1——1’与管子出口外侧截面2——2’间柏努利方程式, 并通过截面2——2’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得
式中
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为 9.81h=20
即 以上式b代入式a,得 =―5580 在下列边界条件下积分上式,即
根据Re与值,由本教材图1——25【p49】查得摩擦系数,并由图1— 27[p57]查得各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分别为
闸阀(全开) 0.43×2=0.86m 标准弯头 2.2×5=11m 所以
于是 泵的轴功率为
21. 解:以鼓风机进口压差计连接处为上游截面1——1’,防空管口内侧 为下游截面2——2’,过截面 1——1’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即
Δh=R 以分别表示水与油的密度,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出 即管路中气体中的表压强p为
p=(998―920)×9.81×0.3+920×9.81×0.003=257N/m²(表 压) 7. 解:1)空气的质量流量
从本教材附录三[p332]查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kg/m³。 操作压强N/m² 操作条件下空气的密度为
将以上数据代入柏努利方程式,解得 (表压) B处压强表的读数为 14. 解:1)用SI单位计算 从本教材附录十五【P348】中查得70%醋酸在20℃时, d=1.5cm=0.015m
则=5657 属于湍流 2)用物理单位计算 15. 解:1)1kg水流经两截面的能量损失
在截面1——1’和截面为2——2’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通过管轴作基 准水平面,得 式中
p79 3.上题图示的管路上装有一个阀门,如减小阀门的开度。 试讨论:(1)液体在管内的流速及流量的变化情况;(2)液体流 经整个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 答:(1)关小阀门,局部阻力加大,管内流速及流量均变小。
(2)整个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变,即
(包括出口阻力) (2)两管段的压强不相等。在a、b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化
―1000×9.81[(2.5―1.2)+(3―1.4)] =364400N/m² 或=364400/9.807×10=3.72kgf/cm² 6. 解: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的液面平齐。则两 扩大室液面差Δh与微差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为 当压差计读数R=300mm时,两扩大室液面差为
(c) 式中 将以上数据代入c,即
9.81 解得 u=3.51 m/s
再在截面1——1’与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基准水平面同 前,得
(d) 式中 将以上数值代入式d,即
9.81×6.66= 解得
26. 解:当BD支管的阀门关闭时,BC支管的最大排水量 在高位槽水面1——1’与BC支管出口内侧截面C——C’ 间列柏努利方
p79 4.如本题附图所示,槽内水面维持不变,水从B、C两支管排 出,各管段的直径、粗糙度阀门型号均相同,但 > 槽内水面与两支管出口的距离均相等,水在管内已达完全湍流状 态。试分析:(1)两阀门全开时,两支管的流量是否相等?(2)若把C 支管的阀门关闭,这时B支管内水的流量有何改变?(3)当C支管的阀
Δp×=8.29×10N 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 螺钉的个数=3.76×10=6.23个 3.解:U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若以分别表示气体,水和水银的密 度, 因为《,故由气体高度所产生 的压强差可以忽略。由此可认为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知
= =1000×9.81×0.05+13600×9.81×0.05
贮槽水面为截面1——1’,真空表连接处为截面2——2’,并以截面1 ——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即 式中
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并解得水在管内的流速为 水的流量为 2)泵的有效功率 贮槽水面为上游截面1——1’,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为下游截面3 ——3’,仍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即 式中
解得 θ=―5580×2 =5580×2
12. 解:1)泵的轴功率 在循环管路中任选某截面为1——1’,并兼为截面2——2’(意即流
体由截面1——1’出发,完成一个流动循环 后达到截面2——2’)。在两 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因截面1——1’与截面2——2’重合,所以 则上式可简化为 流体的质量流量为 泵的轴功率为 2)B处压强表的读数 在两压强表所在的位置截面A与截面B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通 过截面A中心做基准水平面,得 式中
=1.293× 空气的质量流量为 2)操作条件下空气的体积流量] 3)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流量为 8. 解:1)A——A’截面处水的流速 以高位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管路出口内侧为下游截面2—— 2’,并以地面为基准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即 式中
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并解得 由于输水管的直径相同,且水的密度可视为常数,所以A——A’截面处 的流速
2)水的流量 9. 解:上游截面A——A’,下游截面B——B’,通过管子中心线作基准 水平面。在两接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即 式中 根据连续性方程式,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则 所以
两截面的压强差为 =(
即 =868.5/9.798=88.6mmH2O 两截面玻璃管的水面差为88.6mm。
由于 所以
B处玻璃管的水面比A处玻璃管的水面高。 10. 解:水在管内流速与流量
程式,并以截面C——C’为基准水平面,得 式中 所以 (a)
(b) (d)
(e) 将式e代入式c,得
(f) 将式 f,d代入式b,得 =2.45m/s 2)当所有阀门全开说,两支管的排水量 根据分支管路的流动规律,则 两支管出口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下游截面列于两支管出口外侧,于是上 式可以简化为
(a) 将
门关闭时,主管路A处的压强比两阀全开时是增加还是降低? 答:(1)C支管流动阻力大,管内流速及流量均小于B支管。(2)B
支管内水的流量增大(但小于两支管均全开时的流量和)。(3) 增加(主管能量损失及管内动能比原来减小)。
p79
2.本题附图中所示的高位槽液面维持恒定,管路中ab和cd两段 的长度、直径及粗糙度均相同。某液体以一定流量流过管路,液体在流 动过程中温度可视为不变。问:(1)液体通过ab和cd两管段的能量损 失是否相等?(2)此两管段的压强差是否相等?并写出它们的表达 式; 答:(1)由于管路及流动情况完全相同,故 。 (2)压差计读数反映了两管段的能量损失,故两管段压差计的读数应 相等。
0.6×10N*s/m²。甲苯在孔板处的流速为
甲苯的流量为
检验Re数: 罐内流速
原假设正确。
思考题解答p80 5.从水塔引水至车间,水塔的水位可视为不变。送水
管的内径为50mm,管路总长为
且
>>
,流量为
,水塔水面与送水管出口间的垂直距离为h。今用水量增加50%,需对送 水管进行改装。
(1)有人建议将管路换成内径为75mm的管子(见附图a)。(增加 176%)
(b) 分支管路的主管与支管的流量关系为 将上式整理后得
(c) 在截面1——1’与c——c’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c——c’为基准 水平面,得
式中
上式可简化为
前已计算出
所以
(d)
在式b,c,d中,
根据Re与值查本教材1——24,得λ=0.034,将λ与值代入式b,即
解得 =1.79m/s
将,的值代入式c,解得
=0.708×1.79+0.469×1.45=1.95m/s
将,值代入式d等号左侧,即
23.15×1.95²+6.36×1.79²=108.4
计算结果与式d等号右侧数值基本相符(108.4≈107.9),所设可以接
受,故两支管的排水量分别为
27. 解:已知孔板孔径及管径
设
由本教材附录十七查得20℃甲苯的密度为866kg/m³,粘度为
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并解得 泵的有效功率为 11.解:本题属于不稳定流动,槽内液面下降1m时所需要的时间,可通 过微分时间内的物料衡式与瞬间柏努利方程式求解。 在dθ时间内对系统作物料衡算。设F’为瞬时进料率,D’为瞬时出料 率,dA’为在dθ时间内的积累量,则在dθ时间内的物料衡算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