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
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
的方法。
【知识链接】
1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
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
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
雄气概。
”
2 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
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一、【自主学习】15分
A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抖擞.()应和.()黄晕.()酝酿
..
liáo()亮 hōng()托朗rùn() wǎn()转
A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 (1)涨(2)散
()() _________
()()__________ (3)晕() (4)藏() __________
A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欣欣然)(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3)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4)舒展、活动。
(舒活)(5)明朗润泽(朗润(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
B4. 朗读课文,结合提示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课文内容结构图。
盼春 (1):盼……来……近(统领全篇,开启下文)
总体轮廓 (2):水(涨)山(朗润)太阳(红)
春草图 (3) :草报春
春花图 (4) :花争春
绘春 (2—7):春风图(5):风唱春
春雨图(6):雨润春
迎春图(7):人迎春
赞春(8—10):三个比喻。
娃娃(新);姑娘(美);青年(力或壮)
C5、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
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绘春”写得最详细。
因为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依次写了草、花、风、雨、人,通过写这些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D6、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分别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春草:嫩绿多软春花:多艳甜
春风:温柔和煦春雨;多亮细密
二、合作交流(8′)三、展示质疑(10′)四、精讲点拨(5′)
五、课堂小结(3′)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小组内交流。
六、达标测评(4′)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⑵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
几回迷藏。
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⑷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⑸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拟人)
《春》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
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5′)
CI、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
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
哪里?)
不知不觉的感觉。
而后半句中的“钻”字则更是运用了拟人,将草比作人,描绘了小
草刚刚长出的情态,有极强的动感。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的到来,一副生机勃勃的情形。
并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字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不好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蜜蜂忙碌可爱的身影。
如果换成叫,
不能体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D2、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四个侧面写出了春景的美,而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你知道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寓情于景。
D3、试着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万物苏醒、吐露生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D4、写几首相关春天的诗句,并指出该诗句写的是春天的那种景物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
二、合作交流(8′)三、展示质疑(10′)四、精讲点拨(5′)
五、课堂小结(3′)
《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抓住春景的特点,描写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其中绘春是全文的重点。
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
细致
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
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
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六、达标测评(4′)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写景抒情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江南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__之情,表达了作者_热爱生活积极进取_______的情怀。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闭上眼,熟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____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