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②鲁迅③陈独秀④毛泽东⑤胡适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䜣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话出自(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2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

……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

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师夷长技()()()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 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 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
(4)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 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
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
(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八年级上册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
(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