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项目技能竞赛技术方
一、技能竞赛技术方案说明
1.本项目为世赛项目。
2.本项目竞赛内容以省赛竞赛内容为参考。
3.本项目竞赛为个人赛。
4.本项目所使用设备见技术方案中五场地与设施。
5.本次技能竞赛只设技能操作技能部分,不设理论知识部分。
竞赛时间见技术项目描述。
二、技能竞赛技术方案
(一)本项目技术描述
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技师岗位的职业能力。
主要工作为检测、诊断、维护、修理及更换零部件。
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故障并完成维修工作。
掌握应用汽车机械、电气、电子系统以及各系统集成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体能,以及对各种车型熟练操作的技能。
1.竞赛内容
竞赛包含4个实操模块:A发动机管理、B汽车底盘、C车身电气、D发动机机械。
选手依次独立完成4个实操模块。
比赛形式为技能考核为主,包括基础电路与故障诊断思路测试。
2.竞赛时间
每个模块操作时间为40分钟。
3.配分比例
(二)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三)试题内容
命题流程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的命题方式,由技术专家组赛前参照世界技能大赛封闭针对A,C模块命制试题,确定故障现象,设置具体故障点并予以验证、准确的电器和机械参数测量、完成评分细则,同时验证各套比赛试题作业的难易程度和需要的标准工作时间等,最终确定每套题的比赛作业单、作业记录单、评分关键步骤等文档资料。
报告单、作业单、评分标准的模式、框架、理念、要求等应符合世界技能大赛要求。
裁判长负责对已命制好的试题进行修改并验证,修改范围在30%以内。
1.各模块考核内容
(四)评分标准及流程
1.评分规则
由于评分标准对应实操模块的故障点或操作要点,因此本项目不公开具体评分细则。
但是评分标准的模式、框架、理念、要求等完全遵循世界大赛的评分标准。
2.评分流程
裁判组组建—赛前评判培训—现场评判记录—交接记录。
裁判长根据对推荐裁判的技术摸底情况,按照模块对裁判分组,并设立模块裁判组长,裁判要服从裁判长的模块分工,模块裁判组长对本模块的裁判工作负责。
主要工作如下:
(1)按照规范要求,组织本模块有序的比赛,对本模块比赛的试题与评分细则认真领会并向本模块裁判培训解释;
(2)对本模块的比赛的裁判和选手的组织纪律负责;
(3)根据回避原则,在选手抽签选定工位后,要调整裁判的执裁工位;
(4)对本模块执裁的裁判行为与裁判结果向裁判长负责,对本模块参赛的每个选手的评分结果审核并签字确认;
(5)在比赛过程中,对本模块比赛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3.评判方法
汽车技术项目采用现场客观打分;
各工位现场裁判为每个评分点客观打分,裁判长审核后签字确认;确认后的评分表由专人送往统计组,进行审核、统计。
4.统分方法
各模块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综合成绩等于各模块成绩乘以该模块总成绩占比后相加。
(五)场地及设施设备
1.赛场布局要求
(1)赛场基本介绍
场地布置、安全等方面完全达到世赛相关要求,每赛场场地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主要包含了竞赛工位、专家休息室、选手休息室、教练休息室等区域,工位配备有比赛所需的设施设备。
2、赛场准备
(1)竞赛车(机)型
竞赛车(机)型的技术说明
(2)仪器设备、工具、量具
各考核模块的仪器设备、工具、量具,详见附表1、附表2、附表3和附表4。
附表1 发动机管理模块的仪器设备、工具、量具(一个工位标准)
附表2 汽车底盘模块的仪器设备、工具、量具(一个工位标准)
附表3 车身电气模块的仪器设备、工具、量具(一个工位标准)
附表4 发动机机械模块的仪器设备、工具、量具(一个工位标准)
14 灭火器通用型1
15 抹布/手套通用型1
16 护目镜1
17 裁判用桌椅通用型1
18 计算器/计时器/口
哨
通用型1
19 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1
20 拖把通用型1
21 密封胶1
22 机油1
(六)赛事纪律
本项目赛事纪律应参照《江苏省第四届技能状元大赛技术规则》。
本项目比赛期间,选手须封闭管理,本项目不安排赛场观摩。
(七)赛场安全
大赛的安全目标——事故为零。
1.选手防护装备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装备
汽车技术选手必备的防护装备
防护项目图示(供参考)说明
眼睛的防护1.防溅入
2.带近视镜也必须佩戴
3.赛场有提供,也可自带
足部的防护1.防滑、防砸、防穿刺
2.工作鞋选手自备
工作服
1、必须是长裤
2、防护服必须紧身不松垮,达到三紧要求
3、女生必须带工作帽、长发不得外露
4、各代表队自己准备,不准出现学校或者企业名称或者标识
手套
根据操作项目视情选择并佩戴,赛场有提供,也可自带
2.选手禁止携带物品
(1)任何储存液体、气体的压力容器。
(2)任何有腐蚀性、放射性的化学物品。
(3)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4)任何有毒、有害物品。
(5)任何没有生产厂商或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的工具及设备。
(6)任何可能危及安全问题的物品。
3.其他安全规定
(1)赛场必须留有安全通道;必须配备灭火设备;赛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操作空间要求;做好大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2)赛场必须配备医护人员和必须的药品和救护设备。
(八)绿色环保1.大赛任何工作都不应该破坏赛场周边环境。
2.提倡绿色制造的理念。
所有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都应分类处理和收集。
(九)备注
1.本技术文件仅针对操作技能竞赛;此次比赛无理论考核部分。
2.本技术文件解释权归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竞赛组委会。